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同样的,一部军工史,就是一部军工儿女们同艰难困苦作斗争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武器装备突飞猛进的进化史。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而对于专业性要求更高的武器装备,实现数量、质量、性能全面“脱贫”,走过的路,就更是曲折。
开国大典上飞机数量不够就飞两遍的酸楚,到如今歼-20、运-20、直-20构建的蓝天盛世。从由仿制而来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到独立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斗机歼-10,再到如今打造的高性能四代机歼-20、歼-31。中国航空军工走过的路,历久而弥新。
![]()
从0架到3000架,放映的是一段长达70年的奋斗胶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次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而当时中国哪怕连一台仿制意义上的战斗机都没有。因此,抗美援朝战场上见到的,都是由当时苏联提供的米格-9、米格-13与米格-15组成的中国空军战机。虽然抗美援朝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也让我们彻底意识到在空军装备上的极度不足。
![]()
于是,中国立即开展了以“歼”字为开头的空战主要机型的研发历程。
1951年,周总理亲自主持会议并决定,要在3至5年内成功试制出雅克-18和米格-13。在试制的过程中,军工人不断克服技术上的壁垒,逐渐将中国第一架歼击机的原型改为更加先进的米格-17,并于1956年,定型了以米格-17为原型的歼-5。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自行生产的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而放眼当时世界,也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
![]()
歼-6的研发同样得到了当时苏联的扶持,以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米格-19作为原型。20世纪6、70年代,歼-6一直活跃于国土防空作战,“歼-6包打天下”这句话风靡当时。
![]()
歼-7的发展同样始于苏联授权的米格-21,不过之后中苏关系的破裂,给中方在对该机型的试制上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但也正因如此,中国开始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的道路。通过仅有的机架样机,沈飞与成飞的工程师们一步步把米格-21的技术吃透,并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功制造出歼-7。
![]()
歼-7也成为我国空军列装规模最大的装备之一。
随后,歼-7的重大改进型战斗机歼-8问世,歼-8拥有机头进气与两侧进气两种形态。
![]()
说到歼-8,就不得不提著名的4.1南海撞机事件。2001年4月1日,中国派出两架歼-8II战斗机对侵犯中国领空的美国EP-3侦察机进行拦截,其中一架EP-3与一架歼8-II发生碰撞,中国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
![]()
迈向三代机的道路,又走了好久。
歼-9由于设计目标过高,其研发过程并不顺利。因此,中国第一架三代机的问世迟迟没有到来。不过,歼-9的价值在于其为之后歼-10的顺利试制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积累。1998年,研发长达18年之久的歼-10首飞成功,中国的战斗机正式步入三代机的时代。
![]()
歼-10于2004年列装部队,并开发出许多衍生机型,目前我军配备的最新歼-10系列战机为歼-10C,并且还出口至巴基斯坦。
98年底,歼-11的首飞成功,结束了中国无法生产重型三代战斗机的历史。歼-11的原型机为苏-27SK,而从研制歼-11B时刻起,除了外形相似外,歼-11B与苏-27SK基本没有相同的地方,国内各项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提升了中国在性能改进上的实力。
![]()
歼-15与歼-16的发展历程与歼-11B颇为相似,可以说,在性能改进上尝到甜头后,这条路也成为又一发展方向。
2011年1月11日,万众瞩目下,中国第四代战斗机歼-20首飞成功,先进的气动布局,轻松实现低速增升、高速减阻,顶尖的隐身技术,完全得益于军工人的努力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
歼-20的出现,使我国开始具备世界一流空军的实力,70年的时间里,空军实力从“脱贫”真正走向了“致富”。
![]()
同时,2012年首飞的中国第二款隐形战斗机歼-31,也正逐步完善着我国四代机的拼图。
感谢奋战在祖国各个角落的军工人、科研人,感恩你们从未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