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特斯拉来说,其不仅仅需要提防随时崩塌质量口碑带来的隐患,还需要谨慎对待那些不断崛起的中国品牌们。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对于特斯拉而言,真正能够冲击市场架构的对手不是新势力,而是比亚迪。
原因很简单,特斯拉的攻击战略是从上往下,侵入的是普罗大众的平民电动车市场,过去三年发起的几十次降价策略足见其背后深一层次的用意。
![]()
随着Model Y登入市场,更小尺寸的Model系列产品也在筹备中,这也意味着未来更加便宜的特斯拉一定会出现。
价格越来越低,意味着特斯拉未来将会出现在更多人的购车清单中,并且排名不会太靠后。
而新势力执行的无一不是高端策略,比如说蔚来,大有价格集体超越50万的意思,车那是越卖越贵,注定不是走向寻常百姓家的消费品,既然如此,那就不可能是特斯拉的对手。
![]()
要说人家蔚来也挺聪明,知道品牌劣势,跟你特斯拉在一个水平线上,绝对在产品优势扩散之前就被人家特斯拉干废了。
特斯拉在价格下探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此前预料之外的对手,那就是比亚迪。
一个品牌是向上的,一个品牌是向下的,特斯拉从80万降到20万,拿的是品牌优势做护盾,而比亚迪是向上的,从5万一路做到了30万,拿的是产品优势做护盾。
品牌跟产品,都是消费者最关注的点。
![]()
正式交锋之前,双方已经试过了对方的火力,针对Model3强势的攻势,比亚迪制定反攻战略,汉EV的登场已经在诠释核心竞争力。
而特斯拉也感知到了,汉EV持续破万的销量,表现出来的劲头已然不容小觑。
在比亚迪汉Ev上,比亚迪强势的制造工业能力,让细节设计,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同价位之最,即便放在燃油车领域,汉EV的内饰也不会输给奥迪A4L、宝马3系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豪华车。
同时在核心技术表现力上,汉EV的豪华属性要更强,尤其是电池稳定性上,在过去几十万台电动车中,比亚迪是自燃率最低,自燃数量最少的电动车,没有之一。
![]()
而特斯拉,反而是问题最多的企业之一。
这里不是诋毁特斯拉,而是两家企业发展方向不太相同,特斯拉执行的是芯片为王策略,FSD、OTA等技术一定是行业先驱佼佼者,而比亚迪则将乘用车最基本的可靠、稳定性夯实,三电技术储备强势无比。
这两家企业未来必然会有交锋的那一刻。
![]()
特斯拉的战略一定是20万以内市场,这样才会更大程度上扩展份额,强化自己生态环境容量,更容易打出品牌文化标签。
但20万以内,之前一直是比亚迪的市场,更好的质量控制,更出色的品牌标签,以及更强势的服务体系,这意味着双方在未来必然会有一场硬战。
特斯拉哪儿受到过这种狙击,在25万级市场比亚迪汉EV与Model3销量差距已经缩小到了30%,这对于比亚迪来说是一种高端化的成功,对于特斯拉来说,则是一种不小的威胁。
![]()
强者总在一线对抗,未来更低价位的特斯拉切入市场,可能比亚迪也会有全新车型针对性研发,强者对垒必然更加强大,在中国市场中,能够让特斯拉虎躯一震的,可能只有比亚迪一家。
毕竟那些新能源,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在资本市场更有看头,而不是在市场征程中开疆扩土,而传统领域的丰田、大众巨头们,已经被比亚迪跟特斯拉甩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