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长城发了一个新车让我很兴奋,在最新一期工信部公告申报目录中获取了一组WEY玛奇朵的申报图。该车是继摩卡之后,WEY品牌第二款以咖啡命名的车型,定位紧凑型SUV。申报信息显示,新车采用了由1.5升发动机+电动机组成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
车型参数:
整备质量1580和1635kg,有两个配置,神奇的是这个整备质量比现在魏派全系都轻,哪怕最小的VV5整备质量也高达1595kg,塞了一套混动系统之后还能这么轻,可见这个轻量化做的是相当好。
轴距为2710mm,这个轴距是在现在魏派vv7的2950,以及VV5和VV6的2680之间,可以理解为VV6的底盘塞了混动电池之后的魔改,具体不太清楚了。
动力解析:
动力方面,玛奇朵搭载了最大功率为75kW的1.5L发动机。根据此前长城汽车发布的"柠檬混动DHT",预计摩卡将匹配DHT100混动变速箱,官方公布其系统综合最大功率为140kW(190PS),并搭载容量为1.76kWh的HEV电池。
关键就在于这个混动系统,油耗申报值为4.7L,这个油耗是什么水平,我们把2020年所有的混动车型拉出来对比一下懂了。
2020年中国市场的混动车主要都是日系,平均的油耗为4.9L,其中SUV平均油耗是5.3L,踢掉楼兰这个奇葩之后,平均也有4.9L,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威兰达的4.7L。
总之,长城这款新车的油耗表现,已经完爆了现在行业里所有的混动SUV车型,油耗表现跟威兰达一个水平,而从尺寸和轴距看的话,跟丰田RAV4和威兰达是很类似的,但是油耗水平能做到略低,可以认为可能主要还是轻量化立功了,少了差不多100kg之后,油耗再低个0.2-0.3L也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长城的产品,比较明显的短板就是油耗偏高,这次出来柠檬平台的混动系统正式发布,可以说基本是补上了这块短板,后续怎么运作是不是能走量,我觉得就看长城的定价了。相对于前期领克01做的混动试水,长城的技术方案成本更低。
而且初次投放在魏派品牌上试水,也体现了长城相对稳妥的选择。后续市场反馈良好,可靠性没问题之后,再逐步下放到哈弗品牌,以及坦克、皮卡等高油耗的产品上去,可以大幅提高长城系产品竞争力。
说完长城,来说一下对行业的一些感想。
想起2019年时候,笔者开展行业调研,对自主品牌混动技术发展规划进行研判,其中记得有长安、广汽、北汽、东风等大国企,记得很清楚的是广汽的领导说的自主不做混动的逻辑,一是技术不如人,做不到日系的节油率,二是技术做到同一水平,成本也远不如日系控制的好,三是就算做出了一样的东西,市场也不认,消费者只认日系混动。而当时自主的吉利、长城、比亚迪等反馈的比较内敛,只说在努力做各个技术路线的储备和尝试,后续都有可能。
经过“专家”的点拨,当年我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偏见,自主是做不好混动的,当时包括科力远吉利等一些失败的尝试也似乎印证了这个观点。结果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了,中国人做不了混动纯就是伪命题啊,某些企业怂又慢,根本代表不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最高水平。
最开始是本田的immd上线,大家惊奇的发现原来有比丰田体验好得多的混动,成本还更低更省油,技术结构还简单,让很多人开始思考为啥还要做功率分流呢,结构简单不好么。
后来,欧阳院士在清华演讲,号召大家要学习日产e-power,这个车结构简单适合中国企业做,清华买了好多辆拆了在研究,这时候增程式这种技术路线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结果到了2021年日产的对手产品都量产了,e-power居然还没引进,日本人是真的佛到一定境界了。
然后,2020年刚成立几年的理想通过采购东安的三缸机头,做出了中国销量第一的phev,就用最简单的增程式架构征服了市场,成为纳斯达克电动三傻,市值吊打上汽,把一众传统车企脸都抽肿了,李想的名言:“TMD就是一帮搞臭技术的,没事还天天冲我们BB,都说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但是,这帮搞技术的,他们搞出来什么优秀的技术了?都是一群完全不关心客户,毫无思维的人,天天研究技术路线,技术路线是什么?简直胡说八道!”。
想哥一语惊醒梦中人,尤其我们这种臭搞技术的,原来成功来的如此简单,东安三缸机头也能成功!我们手里现成的机头多了去了,怎么就不能干一票大的?
正是理想的成功,最终坚定了后来者的信念,终于找到了中国人做混动的正确方式,就是类immd架构,中低速串联,高速直连。彻底放弃功率分流和串并联等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方案。
所以,到2021年开始开花结果了,首先是比亚迪发布dmi车系,利用政策优惠,把PHEV价格做到跟油车一样,媒体测试油耗有低到了2.7L的。然后长城开始在wey上实践,油耗直逼丰田。后续吉利也会在领克大SUV上做类似架构的混动,预计油耗也在5.0L。大家都清楚,理想都能做到的,传统车厂有现成的发动机,不是分分钟能做出来么。
这么看,2021年除了是新能源大年,新能源乘用车轻松产销量突破200万,是比亚迪、长城、吉利的产品大年,各种新产品周期叠加,然后还是自主的混动大年,头部自主们都会拿出自己真正意义上,直面日系竞争的混动产品。在这个双积分合规压力巨大,特斯拉卖分赚到手抽的时代,全面混动化更具有现实意义。
而当头部自主开始主动跟日系混动短兵相接时,到了2021年还玩儿48V以及往车上塞1.3t或者三缸机头的欧美合资们,以及其他依托合资输血的二线的自主,会不会感觉到一丝慌乱,毕竟中国汽车市场主要风格是存量搏杀,未来五年内换购率将提升到70%,后续靠什么留住消费者,靠什么满足消费升级需求。都还不用考虑智能化和电动化浪潮,光头部自主这波产品换代,就足以整死一片老又慢,慢又怂了。
只能说,留给某些厂商的时间不多了。而2021年,新能源元年+自主超强周期+混动元年+智能化催化,四期超强催化因素叠加共振,加上疫情导致的消费需求后移,17年后连续3年调整整理完毕,预计2021年汽车产业将迎来巨大的爆发,这个高度可能只有2017年合资的历史最高点才可媲美,作为从业者错过就是一生啊。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