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或全面停供中国汽车芯片
继手机芯片受限后,汽车芯片又受到打击。近日,一则有关半导体芯片的新闻再次掀开了中国半导体“芯片之殇”的伤疤。据报道,全球半导体产能限制,叠加美国政府压力,欧美政府正在起草一份方案报告,计划全面停供中国汽车芯片。
中国自主品牌98%以上的车载半导体来自于欧美供应商,在货源受限的情况下,消耗完现有的存量后,中国汽车将进入大面积停产状态。部分自主品牌不得不修改车载半导体的标准,改用1990-2000年代的淘汰产品。
发改委:取消汽车限购规定 鼓励增加指标投放
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严鹏程在会上表示,今年将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鼓励限购城市适当增加号牌指标投放。
此外,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日前也透露,下一步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畅通新车、二手车、报废汽车、汽车进出口等内外循环,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起亚进军电动汽车市场
1月20日, 据媒体报道,在起亚公布全新品牌目标及全球品牌标语后,起亚汽车公司更改了公司名称,这一举动标志着起亚将打破传统制造业的商业模式,进军电动汽车市场,拓展全新业务领域。
据了解,起亚将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业务,计划在2027年前推出7款全新纯电动专用车型,包括乘用车、SUV和MPV,涵盖多个细分市场,每款车型都基于现代汽车集团电动专用平台E-GMP(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打造。
一汽-大众、奇瑞、江淮被工信部公开点名
1月18日,工信部对近期组织的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在载货汽车、专用车、挂车、乘用车等4个类别的传统汽车产品监督检查中,共有24家企业的24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
其中在传统乘用车方面涉及3家企业共计3款车型产品,涉及内后视镜、座椅头枕、液压制动软管等生产企业名称与《公告》备案参数不一致,不符合《公告》管理要求。3家车企分别是江淮汽车、一汽-大众和奇瑞汽车,3款产品分别是2019款江淮瑞风至尊型、2019年大众探歌两驱豪华版、奇瑞捷途。
全新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项目落户长春
1月18日,奥迪、大众汽车集团及中国一汽共同宣布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公司将落户长春。奥迪及大众汽车集团将持有该公司60%的股份,奥迪第一次在中国控股合资公司。这也是继大众(安徽)之后,第二家由外方控股的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
未来,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公司将生产基于奥迪与保时捷共同开发的PPE平台(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的纯电动车型。同时,PPE平台产品将由一汽-大众全资子公司一汽奥迪销售公司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