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族,Bosozoku, “失控(暴力)部落”,是日本一种与摩托车和汽车定制相关的青年亚文化团体。这种类型的机车帮派首次出现是在1950年,然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气急剧上升。因为受到日本法律管制和年轻人自我意识的提高,以及人口增长放缓,想要加入暴走团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所以从2000年开始暴走族逐渐衰退。
![]()
二战后,受美国西部电影的启发,许多日本青年热衷于定制改装摩托车和汽车,以及在城市街道上进行帮派活动,以此获得肾上腺素的刺激。
![]()
暴走族中的参与者很多为20岁以下的青少年。由于日本法律中成年的定义为20岁,因此超过20岁就有可能留下犯罪记录。作为摩托车暴走族,他们最明显的两个特征为:异常夸张的摩托车改装和怪异的服饰。暴走族常穿的锅炉服类似于当时体力劳动者的服装,或者穿皮革军用夹克以及宽松裤子和高靴子。
![]()
暴走族一开始以成群结队骑着改装的摩托车出行而闻名。这些改装包括加大整流罩、向内移动的把手、大座椅靠背、奢华的喷漆以及改装的消声器。暴走风格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美国的chopper和greaser。疯狂的改装、另类的喷涂、别出心裁的贴纸,让“暴走一族”独树一帜。
![]()
![]()
头部高高翘起、安装猪头罩、采用加高方向把,这些并不是为了降低风阻,而是主要为了一个目的:招摇。经暴走族改装后的车子如同它的主人一样,看上去是那么桀骜不驯。而三段式靠背座垫,靠背越高,则表示自己在暴走族中资历越老。![]()
性能算什么?对于暴走族来说,张扬才是王道,所以采用大量夸张鲜艳的彩绘和喷涂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他们会把排气管改成噪音极大的直通排气。深夜警察管理松懈的时候也正是他们尽情释放的时候,成群结队的少年轰鸣着摩托,在街头极速的狂奔,尽情释放着青春的荷尔蒙,寻求着虚幻的自豪感。![]()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也是日系摩托车崛起的年代,日系摩托一步步打败了老牌欧洲摩托品牌如凯旋、诺顿等。当时涌现了大批经典的摩托车,如七十年代左右本田推出的CB750 FOUR,川崎Z2 RS750等,这些车款都成为了那个年代的印记。但是对于暴走族来说,选用什么车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改装才能让自己招摇过市。
![]()
随着真正暴走族的日益减少,现在我们提到的”暴走族”其实越来越成为一种改装风格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复古迷你车的潮流再现,把这种夸张的改装风格放在复古迷你车上会迸发怎样的视觉冲击?
![]()
![]()
这台暴走风格的“猴子”,出自于一位泰国改装大师。全车外观使用了Freddie Spencer Race Replica的涂装设计,加上猪头罩和带靠背的座垫,典型的暴走风格。另外还使用了Keihin CR化油器、干式离合器、油冷、倒置式前悬吊、后Ohlins双避震以及Frando的辐射卡钳,非常张扬。
![]()
![]()
![]()
![]()
说到暴走改装风格,那么迷你车家族中另一爆款——“长颈鹿”也是当仁不让。全车紫色喷涂搭配夸张的香蕉座垫,浮夸中又带有些内涵,让人过目不忘。这种颜色的涂装应该很受暴走女骑士们的喜爱。
![]()
可见,当我们把暴走风格用在复古迷你车上,两者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少了些犀利和不羁,却多了份柔情和可爱。
![]()
![]()
“暴走族”还形成了一系列周边文化产物,如漫画、电影、写真集、游戏等等,让曾经的暴走族们随时可以缅怀年少的热血和青春,成为时代的记录。
![]()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于: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C5%8Ds%C5%8Dzoku
https://riders.drivemag.com/news/bosozoku-badass-girl-gangs-an-outlaw-subculture-of-japan/
https://www.returnofthecaferacers.com/video-motorcycle-cafe-racer/bosozoku-biker-gangs/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66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