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日本的朋友,无论是在东京还是大阪,相信偶尔会在街道上见过各种装扮夸张的机车以及改装车。它们是正在消失的一个群体,是日本夜晚街道的暴走族。暴走族是日语中【ぼうそうぞく】的直译,对于暴走族以及日本飙车文化的产生则要追溯到很久以前了。
共计 1734 字丨建议阅读时间 5 分钟
![]()
一颗原子弹改变了历史,在日本广岛被轰炸过后,许许多多不甘投降的日本士兵回到家乡,看到曾经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从小受到军国主义洗脑的他们似乎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了,堕落便成了逃避以及发泄的一个出口。于是他们骑上了摩托,穿起了特攻服,穿梭在布满瓦砾的街道上,这就是最初的暴走族。
![]()
![]()
暴走族穿的特攻服也有许多讲究,通常是颜色醒目的风衣配上各种不同的刺绣,从文字到鬼面般若等应有尽有。
特攻服上常见的字有喧嘩上等【けんかじょうとう】,意思是“想要干架?正合我意”, 裏番【うらばん】则是指“暗处的头目”, 魂【いのち】在日语中的意思就是“灵魂”,暴走族将魂绣在特攻服上来形容那种被正面攻击仍然可以屹立不倒的英武姿态。
![]()
既然提到了暴走族也就自然与日本的“不良文化”产生联系,日本不良少年兴盛于70/80年代,虽然那个年代正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但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与物质文明却把年轻人的精神文明远远抛在了身后,其中也包括着那些退伍军人。
于是我们会看见那些穿着着奇装异服,染着五颜六色头发,手拿棒球棍、骑着招摇的改装摩托车游荡在街头的年轻人,他们把对生活的不满寄托在了代表着速度与激情的摩托车上,他们用这种方式来释放日积月累、无处消耗的精力。
和同伴们浩浩荡荡的行驶在街道上,将油门轰到最大,这是他们吸引路人注意力的方式,这是他们获得社会关注的手段。渐渐地,暴走族便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流行方式,从退伍军人间风靡到整个青少年群体。
![]()
![]()
当然,暴走族也并不全是由暴力人士所组成的,暴走族也分为“文暴走”和“武暴走”。
许多十五六岁加入暴走族的不良少年,在毕业之后面临生活的压力都会选择退出暴走族,在隐退仪式上围成一圈大声喊出自己跟同伴的名字,对同伴说“请多保重”!从此忘掉过去这段历史,继续开始正常人的生活。
当然,还有许多“武暴走”并没有退出这个圈子,而是选择加入黑社会。
![]()
“文暴走”与“武暴走”不同,“文暴走”一般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年人,白天他们都是普通的上班族,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到了夜晚他们便换上衣服,开上自己心爱的改装摩托车,感受身体划破空气的快感,在骑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
至于摩托车的种类就很多了,不过一般都是日本产的本土品牌,例如本田、铃木、川崎以及雅马哈等,车主都会在买回来之后进行深度改装来张扬属于自己的个性。
![]()
花哨是不变的主旋律,通常暴走族的车头都会安装一个高高扬起的导流罩,这可不是为了什么降低风阻,纯粹只是为了引人注目,越高越翘越好。
五颜六色的彩绘、巨大的气喇叭跟直通排气也都是改装的重点项目,所有的改装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引人注目。
随着暴走族的发展,汽车也加入了改装行列,那些你平时在动画片里才能看见的奇怪改装,在日本都可以找到。
![]()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到了2004年,日本政府修改了日本的的《道路交通法》,特别增加了《道路交通法》的危险行为的条目——在高速路飙车就会被视为危害公共交通安全,无论这种行为是否造成了危险性行为,都会受到处罚,致人死亡会被判处最高20年的有期徒刑,日本警方在打击地下飙车的同时也在打击为暴走族提供改装、服饰的商家。
![]()
日至今日,已经很难再看到大规模的暴走族组织的大游行了,只有偶尔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小规模游行,这便是即将消失的暴走族。“骑着摩托车行驶在银色的街道上,感觉世界都是我们的”,这样的青春也一去不复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