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鼎尔
都说二手车市场水深,许多车表面看上去光鲜靓丽,但“里子”则今经不起推敲,原厂配件被换不说,底盘下或许早已严重渗油,相比起这些以次充好的情况,我甚至觉得调里程数已经算是“业界良心”。不过有时候,的确可以在二手市场找到几辆里程数极短的准新车,二手贩子拿祖宗十八代担保没有调表,那这些车的车主们是基于什么心态,刚买了车就急于卖掉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
养不起
![]()
虽然有些直接,但不能否认,有些人买车全靠冲动,没有精细地算过到底一台车每个月的花销是多少。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就以一台10万元的紧凑型轿车为例。
一年的保险要接近3000元,分摊到每个月大约就是250元。
如果上下班也开的话,一个月至少2箱油钱吧?700元左右。
再加上小区停车一年起码1500元吧,分摊到每个月大约是125元。
周末出行的停车费用也要计算进去,每周20-30元还是要的,1个月成本算它100元吧。
保养以一年2万公里算,3次小保养,一次500左右,分担到每个月是125元。
这些硬性花销每个月就需要花销1300元。如果还有车贷的话,以贷款5万分期三年免息计算,每个月需要还款1389元,加上养车的费用便是接近2700元,这还不包括自驾游、过路费、违章罚款、洗车、美容、维修等项目。
![]()
听起来2700元不是什么特别夸张的数字,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权威数据表明2019年城镇白领的平均月薪在7500元上下,减去养车的2700元,只剩下了4800元,这还不包括日常的开销。买车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与评估,买了车发现自己根本负担不起。
![]()
还有就是那些比较激进的人,喜欢利用信贷,10万元的预算敢买30万的车,一旦因为一些原因导致收支偏差,例如投资失败、丢了工作等,还贷能力就会被大幅削弱。所以说,买车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与评估,买了才发现自己根本负担不起,只能趁着新车还算值钱快速脱手了。
利用率低
![]()
这与冲动消费依然挂钩,“我的发小和同学都开上车了,我高低也得整一个”,这种情况在身边的朋友以及销售的诱导之下尤为明显,例如“外面倾盆大雨、车内云淡风轻”、“在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如和朋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脑子里一有画面,这钱包就不受控制,买之而后快。
![]()
但真的买了之后,会发现现实没有想象地美好,例如开着新车上班,发现路线巨堵无比,需要比平时乘坐公共交通更早的出门,还要承担油费以及公司停车的费用,真还不如坐地铁上下班呢。那说好的自驾游呢?小伙伴都聚多离少,平时工作又忙,出游很多时候是一种奢望。
![]()
这样看,这些消费者的心情从买车前的兴奋转化为买车后的后悔万分,但动辄十多万的东西放着也是浪费,就果断出手止损了。
不差钱
![]()
这又是什么意思?不差钱干嘛卖车?事实上这种情况更多出现在土豪之中。有一个词叫喜新厌旧,喜欢一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减弱,更何况还是冰冷的汽车,时间一长难免从最初的爱不释手趋于平淡,差钱的主也就忍了,但家里有矿的人还真不少,卖掉换新车就是。
![]()
这种情况在超跑中最常见,经常可以在二手市场看到里程数低于10000km的超跑,人家还真没调表,就是想换了玩玩。毕竟在他那个圈子里,一辆车就如同女朋友一样,一直不换是会被笑话的。今天迈凯伦、明天法拉利,二手车商都和这些人熟了,毕竟人家不差钱,讲价格也爽气。
![]()
这样看来,那些里程数少的二手车还真不一定就是车商调了表。买车看起来简单容易,但背后需要对自己的需求以及经济能力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否则钱花了却没起到作用,就得不偿失了。
注: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若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需注明来自一号汽车
如发现非法转载,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
![]()
版权联系:wowo@yihaocar.com
商务合作:marketing@yihaocar.com
13761623930(微信同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