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销量都出来好几天了,笔者也没有做点评,为什么呢?很明显11月销量依然是一路下滑,看着都扎心,然鹅,为了追热点笔者还是扑面而来了。
![]()
据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11月狭义乘用车销量2141044辆,同比下降16.3%,但是较10月2021819辆的销量成绩相比,环比上涨5.9%。1-11月累计销量达到了21077358辆,同比下跌2.5%。
![]()
11月轿车销量1079137辆,同比下跌12.2%,占狭义乘用车总体销量的50.4%。前11个月,轿车累计销量10511563辆,累计同比下跌1.5%,轿车累计销量占比49.9%。虽然同比连续7个月为负,但是轿车依然是乘用车市场中销量最大且跌幅最小的车型。
SUV在本月销售913072辆,同比下降18.2%,销量占比42.6%。前11个月,SUV累计销量9046724辆,累计同比下跌0.9%,占狭义乘用车总销量的42.9%。SUV销量继续收紧,且再一次出现了两位数的同比下跌,与轿车的销量差距继续加大。
而MPV车型在本月再次出现销量大幅下跌,以同比30.2%的跌幅,收获148835辆的成绩,市场份额下降到7%。1-11月累计销量1519071辆,同比下跌16.2%,销量占比7.2%。MPV车型继续走低。
![]()
新能源销量大涨
11月狭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31880辆,同比上涨53.2%,1-11月累计销量864113辆,累计同比增长88.1%。新能源车取得如此优异的销量成绩,除去亲民的经济性表现和优厚的购车补贴,牌照政策居功至伟。
![]()
在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有四家都被日系车占据,分别是东风日产、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和一汽丰田,而且一汽丰田也是少数实现了正增长的企业。看来今年中国车市最大的赢家当属日系车了。
库存也在增长
汽车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行业,车企日子不好过,连带的上游供应商日子紧张,下游经销商同样如此。
按照国际惯例,经销商库存系数在0.8-1.2个月之间属于健康合理范围,超过1.5个月就达到警戒水平了需要注意,而一旦大于2.5个月,风险就相当大了,这意味着太多产品积压在经销商那里。
![]()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库存深度超过2个月的品牌已经达到了21个,其中有今年销量表现糟糕的,比如东风标致、长安福特和广汽菲克;也有一些表现还不错的,比如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和上汽荣威。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销量持续下滑呢?
第一点原因就是现代人的消费观念,高消费、低收入,没钱买车,且都进入了提前享受的状态,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没有一点存款,长辈的钱都用来买房。我们都知道90后是目前市场消费的主力军,但90后不同于80后、70后,90后不喜欢存钱。今年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56%的年轻人暂未开始储蓄,开始储蓄的44%的年轻人中,平均月储蓄人民币仅一千四百元。
![]()
第二点原因是购车优惠政策不再执行。从去年年底开始,1.6L排放量一下的车型可以减免购置税,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年11月份的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20%,但是今年过后,减免购置税政策不再执行,因此今年的销量大滑也是由于去年的销量大增引起的。
第三点原因是最严“国六”排放标准将至,消费者处于观望状态。虽说目前国六标准已经公布下来了,并且许多汽车厂商已经在在按照这个标准造车,但是国六标准的真正实施还需要等到明年1月份。
第四点原因是限购政策范围越来越大。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实行小型客车限购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之下,让许多想购买乘用车的客户都只能望而却步了。
第五点中国经济增速从去年的6.9%下降至6.6%,人民币的加速贬值,股市的持续下滑、家庭的高负债率,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消费降级影响深至吃、住、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变少、丰富便捷的出行方式让买车从生活必需品降级为不那么必需。
明年也不容乐观
今年是年末的平稳消费的心态,因此超高基数下的12月零售增长压力巨大,4季度持续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是正常的。但展望2019年的车市至暗时刻已经逐步走过。
![]()
今年经销商盈利情况普遍严重下滑,相对去年12月的火爆盈利,今年年末尤为艰难。经销商12月背负着年底公司运营指标和单店销量双重指标压力倍感艰难。由于广州等地明确国六标准的实施在2019年1月1日之后延后数月实施,这是极其明智的理性减压举措。
虽然2018年4季度的经销商库存增长较快,但历年春节前的火爆销售是铁定的规律,因此12月到1月初的经销商库存增长是相对安全的,但1月末建库存就有压力了。
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逐步趋稳,经济逐步转向外需与内需的均衡发展,因此春节前后返乡购车需求应该相对较好。目前车市终端市场优惠并未减少,12月价格是春节前的价格谷底,一定程度上会促进销售。
由于行业对2019年新能源补贴的调整有了预期,预计将形成年末的新能源乘用车增量热潮,12月新能源车的生产厂家数量和车型增量拉动年末增量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