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清平乐》剧照
现在,流行这样一句非常时髦的话: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劳动\智慧\勤奋。
许多人把这句话当做赞叹、赞赏、赞美。诚如斯乎?
对于靠天吃饭、靠山吃饭、靠海吃饭、靠双手吃饭、靠劳动吃饭,我们都耳熟能详,也很好理解。然而,对于这个“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可就需要费一番琢磨了。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靠脸吃饭——用脸换饭吃,本质上是交换经济的一种商业表现。即经济活动的主体,把各自拥有的物品在他们之间进行交换,或者说把社会的总资源和总产品在各个经济主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以使社会利益得到最大满足。
所以,靠脸换饭吃,无外乎三种情况:
一是脸大,所谓三张纸画个人头,好大的脸面。靠脸大就能吃饭,俗称刷脸卡。刷脸卡很拉风,只吃不买单、只刷不买账,洋盘得很。可洋盘的背后,官者刷了脸吃了饭,就要替别人办事;商者刷了脸吃了饭,就要还之以业务回报;媒者(无论是媒婆,还是媒体人)刷了脸吃了饭,就要替人鼓之吹之足之蹈之……《诗经》中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便是这个道理。
但是这口靠脸换来的饭,好不好吃、好不好咽、好不好消化?估计就是旁观者迷,当局者清。
二是脸厚,所谓“脸皮厚厚的,吃得够够的”。譬如那个骄其妻妾的齐人,就是凭脸厚换吃饭的代表——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到坟坝里向丧家要祭品吃);再如汉初三杰的淮阴侯韩信,贫贱时曾乞食于漂母,竟还好意思连续吃了数十日,空口白话说什么以后报答,惹得漂母大失所望:“大丈夫不能自食,还望报乎?”
当然,现在靠脸厚换饭吃的,既有那些游走在都市街头卖惨、卖病、卖残、卖疯、卖傻的职业乞丐,也有扶贫干部帮也帮不好、扶也扶不起的卖穷、卖难、卖苦,并伸手要媳妇的职业穷人;还有网络直播平台上,那些涂脂抹粉、搔首弄姿、舞动裙裾的职业主播,她们要鲜花、要游艇、要火箭,被戏称为“网络乞丐”……这口饭凭脸厚要来容不容易呢?
也着实不易。曾记否,当初晋公子重耳落魄,乞食于乡野,结果农人给了他一个土块。
三是脸美,所谓“生了一张老天爷赏饭吃的脸”。可这碗饭要是不靠劳动\智慧\勤奋,究竟怎么吃呢?是的,有的人已经吃到了,而且吃得争先恐后、吃得争风吃醋、吃得争芳斗艳……宫略、宫心计、步步惊心、爱情保卫战,使出浑身解数、吃得烟火流星。许多被各种心理驱动,被各色人等点赞为“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人”,也半推半就地步入到这波洪流之中,结果,直给一众看客流下了多少上当受骗、半途而废、红颜易老、始乱终弃的香艳美谈。
这碗看似容易并盛满红酒、红海鲜、红木家具的青春饭,许多男人也想端起来。记得那个著名的段子么: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所以,靠脸就能吃到的饭,也不是什么好饭。当你听到“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劳动\智慧\勤奋”的时候,就要警惕——此人此时此论,究竟怀揣何意?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既然可以靠劳动\智慧\勤奋吃饭,为什么要靠脸呢?
一碗人间烟火饭,几曾无限靠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