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着“三山不见、九桥不留、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说法。其中,千年古刹隆兴寺可谓是历史文化上重要的一笔。
隆兴寺是正定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始建于隋朝,康熙四十九年赐额“隆兴寺”,并沿用至今,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行走其间,似乎就是在和历史对话。
论起建筑之绝伦、塑像之雄伟精美、文化之深厚底蕴隆兴寺都是首屈一指。这座保存完好、规模宏大、气势磅膳的宋代建筑群,被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京外名刹之首”。
寺内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艺臻极品”的建筑孤例宋代摩尼殿;被后人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坐观音;我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我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佛像——千手千眼观音铜立像;我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摩尼殿
走进隆兴寺的天王殿,刹那间就有穿越的感觉,而这种感觉还不是很真切,因为身后还有尘世的喧嚣,直至来到摩尼殿前,这种“穿越”似乎才完成。
摩尼殿是中国古建筑的孤例,始建于北宋,距今已经有近1000年的历史。大殿布局奇特,其正方形殿身的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由于殿身和抱厦的组合,大殿外观重叠雄伟,富于变化,在我国现存古代早期建筑中非常罕见。
倒坐观音
五彩悬塑自在观音像在摩尼殿的北壁,因观音菩萨有“众生普度不完,誓不回头”的誓言,而芸芸众生永远也度不完,故形成倒坐观音形象。观音像衣袂飘飘,彩妆绚丽,面容秀丽恬静,是古代彩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被后人誉为“东方美神”。
隋龙藏寺碑
隆兴寺内的隋龙藏寺碑是国内现存楷书碑刻鼻祖。此碑刻刻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是研究魏隶向楷书过渡时期书法艺术的重要碑刻,碑首高82厘米,阴刻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康有为则称其为“隋碑第一”,后人称“楷书之祖”。
千手千眼观音铜立像
一步步走进隆兴寺内殿,直到遇见它,我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这座高21.3米的观音像像一座不可企及的小山,令人心生敬畏。
除本身的两只手、眼外,在身体左右各有20只手,40只眼,据说每只手眼都各有25种法力,40只手眼和25相乘便成了千手千眼,因此这尊观音被称为“千手千眼观音”。
在一千多年前,没有机械化,完全凭手工操作铸就了如此高大的铜像,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它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者。
隆兴寺是座千年古刹,也是一座古代文明宝库,折射出历史的厚重和风雅,千百年来,它以强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走进斑斓的历史文明画卷。
红楼一梦 百年未醒
在离隆兴寺不远的地方,是建成于1986年,因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而兴建的荣国府。这座仿古建筑群,根据《红楼梦》中所描绘的“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和中国清代木结构建筑的通行规范严格设计和建造,并参照《大清会典》中规定的王公府第的建筑制度建造而成。
唐《黄帝宅经·序》有云:“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楷模。” 荣国府占地面积二万二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千七百平方米,房间二百一十二间,游廊一百零二间。府邸布局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布局严格遵循礼法的基本特点。
各轴线均有院落数进,每进院落中,以主要建筑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次要建筑,构成四合院式的布局,清砖灰瓦,磨砖对缝,雕梁画栋,游廊贯通。荣国府的中轴线,从三间兽头大门起,经仪门、向南大厅,一条大甬路直通荣国府正堂——荣禧堂。
荣国府的建成离不开当年还在正定县县委任职的领导人对文化事业的鼎力支持,《红楼梦》在这里拍摄了两个月,2000多个镜头,其中的“元妃省亲”、“秦可卿出殡”等重头戏就是在此完成。其后,《康熙微服私访记》、《雪山飞狐》、《包青天》等多部影视剧在此取景,拉动了正定旅游业蓬勃发展。
曾经我们只知道,正定这座京郊的小城,是曾经的“常山”,鼎鼎威名的“常山赵子龙”正出自于此,而这次,我们见识到了这里蕴藏着的惊人的历史宝藏,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佛之梵音,更是看尽人间繁华,再续红楼一梦的尘世浮沉。
明天,我们将走进故宫,这座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将成为别克“寰行中国”第二站的收官之地,敬请关注。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