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考古学家夏鼎先生曾说:“安阳殷墟有三宝——甲骨文、青铜器、都城遗址。”这是从文明的产生与进程的角度,高度评价殷墟的价值和意义。文明相对野蛮而言,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安阳殷墟遗址
依偎在洹河怀抱的豫北重镇安阳,曾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王朝的都邑所在地。这个王朝便是商朝。商王朝在安阳的都邑,被称为殷墟。 殷墟作为商文化精髓的见证,是一部精彩的地书,也是一部永恒的历史。
一路向北,我们来到安阳殷墟遗址,即将扣响千年前的大门,一起走进盛殷王朝的文明时代!
作为盛极一时的都邑,殷墟地下文物遗址十分丰富。遗址内分宫殿区、王陵区、手工业作坊、以及众多居民区和墓地。具备了文字、青铜器和都城遗址三大要素。
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甲骨卜辞举世闻名。这段灿烂的文明,犹如一座展示华夏历史瑰宝的艺术殿堂,它给人以古代文明的陶冶和启迪。
甲骨文
YH127甲骨窖穴,属商朝武丁时期,其形状规整,万片甲骨集中堆放,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被人们称为“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
YH127甲骨窖穴
而武丁的妻子妇好——才貌双全、功名显赫,3000年前,商朝甲骨文上有关她的记载就有200多条。同期也出土了象征她王室身份的“妇好鴞尊”、青铜酒器等。
集将军、母亲、祭祀三位一体的最高权力象征,妇好也从事占卜工作,占卜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包括对天神地祇先公先王先妣的繁缛的祭祀、对内对外征战、对所属领地的聚敛和各地的贡纳以及田猎巡行、劝农耕作、天象气候、生老病死等。
殷墟甲骨文,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文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所刻文辞因系记述占卜事项,故称卜辞。
刻辞卜骨(镇馆之宝)
甲骨文的发现使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因而也成为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气象学﹑农学﹑医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原始资料。
青铜器
在殷墟出土的最为著名的就是后母戊大方鼎了,因鼎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鼎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青铜文化中也属仅有。
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已经使用了大量青铜构件,独辕双套双轮,结构精致复杂,体现出高超的机械、青铜铸造等复合技术,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车马实物和道路遗迹。
都城遗址
01
殷墟宫殿区
它是世界古代文明中最着名的“古典城邦”之一。50余座宫殿、宗庙遗址,宏伟壮观,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石器等珍贵文物。
02
殷墟王陵遗址
这是商代的皇家墓地和礼拜场所。王岭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到目前为止,共发现了13座墓葬,2000多座墓葬。
源流有宗、衍变有续,殷墟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汇聚成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从3000多年前的远古一直流到今天。沧海桑田、博大精深、灿烂辉煌,这就是永恒的殷墟。
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数千年岁月长河,舞动着绵延起伏的文波字浪;几百世沧海桑田,积淀了中华文字的一脉传承。文字的产生,凝聚了炎黄子孙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心血智慧;文字的发展、写照了中华民族融合进步走向统一的文明历程。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以强大的超方言性、缜密的构形体系,精妙的义理逻辑和鲜明的审美内涵而著称于世。字里行间、记录了中华民族古老独特的传统文化;章节段落,再现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卓越风姿。汉字承载历史、历史演绎汉字。步入现代化进程的汉字,正在铸就中华文明新的辉煌。
中国的汉字,也会始终以其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博大宽容的胸怀,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