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米造车”,又有了最新消息,虽然这次比以往传的更加有模有样(有品牌、有价格),但是仍然很快被官方辟谣了。同一天,据外媒报道,百度也计划制造自己品牌的智能电动汽车,而百度官方回复“不予置评”。
电动知家消息,12月15日,多个网络媒体和博主传出,“小米即将发布和比亚迪联合出品的‘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青悦 S1,售价为 84999 元”,并配有多张相关图片。网上流出多组图片显示,该车辆是一辆敞篷车型,并标注“小米蓝天计划”,用户预定后须到达指定的比亚迪经销商店进行提车。
经比亚迪方面核实,该内容属于虚假消息,比亚迪并未与小米生产该款车型。比亚迪方面回应还表示:“目前我司针对相关信息已依法取证,后续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企业声誉。望广大网友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此外,小米品牌安全微博也转发小米集团公关部副总经理王化辟谣回应:小米没有造车计划,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徐洁云在微博回应“小米造车”事件称:“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比亚迪和小米确实联手了,但是不是造车,而是联手创立了一个联合实验室。12月11日,比亚迪电子和小米共同创立的联合实验室在比亚迪电子惠州园区正式落成。小米集团副总裁、手机部总裁曾学忠、比亚迪电子CEO王念强出席揭牌仪式。
据介绍,自2014年以来,比亚迪电子共参与了三十余款小米手机的零部件及整机制造。此次成立联合实验室,双方意在搭建技术开发平台,持续探索业内高精尖工艺技术,以满足终端消费者日新月异的外观及功能需求。(小米、比亚迪宣布联手!)
这已经不是小米第一次被传“造车”,此前还传出如小米收购某车企、小米自研汽车、小米入股某车企、小米新出汽车核心周边、MIUI For Car等等。早在2014年就传出消息,小米将在2015年量产纯电动汽车。小米创始人、董事长雷军不得不多次自己站出来辟谣。多年来,每当有雷军与车企高层的照片曝出,总有“小米造车”的传闻出现。此前最近的一次造车传闻就在今年6月。小米商城官方发布微博,称将有新品推出,并且附上了一张汽车的海报,上边写着“造车?我们是认真的!”。最终曝光出来的产品的是一款电动遥控车。不过小米也确实有在汽车领域进行布局,只不过是基于车联网方面的布局。此前,小米已经与北汽、一汽等多家企业展开相关领域的合作。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对于造车的态度,他表示,谁说造车一定要造发动机?就算没有发动机也可以造,我不知道为什么做个整车就是没技术。雷军在采访中还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小米手机就是通过全球采购组装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再以高性价比取胜。靠着这种模式才有了如今庞大的生态链。小米旗下的其他电子产品也基本复制了这个模式。
大家似乎都很期待小米进入汽车领域,期待“把汽车的价格打下来”,小米入局汽车行业,如果真的能把汽车的价格打下来,那还是值得鼓励的。对于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徐洁云在微博回应“小米造车”事件称:“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有网友就表示,“凡是辟谣的,最终都是真的”。小米汽车或许真的要来了,年轻人的第一台汽车你买吗?
相对于官方对小米和比亚迪造车进行紧急辟谣外,12月15日,还有一则百度造车的消息,显得更加真实。
电动知家消息,12月15日,据路透社报道,百度正在考虑生产自己品牌的电动汽车,并已与吉利汽车、广汽集团和一汽集团就这种可能性进行了谈判,或组建一家持有多数股权的合资企业,但尚未达成任何协议。
一位知情者表示,百度打算采用合同代工的模式生产电动汽车,有可能与传统汽车制造商成立优势控股合资公司,而百度当前深入涉猎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网联设施领域,足以为电动车业务提供技术基础。
对于百度造车的消息,相关各方表态不一。百度表示对市场传闻不做评论。广汽表示,公司与百度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任何进一步的合作都在讨论之中。吉利表示“不对市场传闻做回复”。一汽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受此消息影响,今日凌晨消息,周二收盘,百度股价大涨13.83%,报185.5美元,刷新2019年4月份以来新高,市值重回600亿美元,达到632亿美元。
与传统车企合作造车,成为这一轮科技互联网巨头较为青睐的模式。今年11月滴滴出行同比亚迪联合开发了滴滴D1出行专用智能电动车。华为更是开启了“华为+长安+宁德时代”的造车模式。
而百度在汽车领域也深耕多年,并且与上述三家传统车企也都有合作。早在2017年,百度就与一汽签署合作,一汽成为Apollo生态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就“互联网+汽车”合作模式展开探索。在2019年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宣布了与吉利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领域达成合作。2020年12月10日,百度与广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进行智能驾驶、智能车联、数字化营销方面相关技术及产业的开拓。
汽车产业规模之大,对于科技互联网企业极具吸引力,国内汽车领域频繁有圈内圈外的大型企业进场也就不足为奇了。据statista 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乘用车总销量为5700万辆,销售额为1.3 万亿美元,2022 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5万亿美元。电动知家了解到2018 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规模约5100亿美元,销量约为2400万辆。预计到 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将规模平稳增长到6300亿美元,销量达到2900万辆。
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浪潮下,智能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公认的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之一。作为通信、能源、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创新交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吸引了各方参与其中,“生态圈竞争”正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新旋律,全新的竞争形态也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