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眼看就要过去了,不禁感叹一句时间过得可真快。回想我的2018年,试驾过的车还不少,粗算下来也有30多款吧。是时候盘点一下今年的试驾体验了,今天先从紧凑级轿车说起,毕竟大家对这个级别10万元到20万元之间的车兴趣都很浓。
![]()
乐趣之选——福克斯ST Line
![]()
要说印象深刻,自然是福特新一代的福克斯了,它真的像是儿时的玩伴,有回忆、有情怀、有乐趣。机敏的转向、灵活的车尾、韧性十足的底盘加之米其林PS4轮胎强悍的抓地力,开着它走一段山路,那感觉美妙极了。
除了驾驶感受,更加让我欣赏的是,新一代福克斯并没有向舒适性做太多的妥协。大多厂商的工程师总是费尽心思,希望能做出一款在舒适和运动之间完美平衡的车。但事实上这是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尤其在这种10多万元的车型上,不可能不计成本的投入。那么就必须做出取舍,而运动往往是被抛弃的那一部分,也许现在很多人觉得驾驶本身就是件多余的事吧。虽然很多车在宣传上,都说自己是运动的、年轻的,但也仅限于外观罢了。当握着方向盘踩下第一脚油门后,便再没有把它开快的欲望。对,高尔夫就是这样的。
![]()
不过新福克斯依旧延续了前代优良的运动基因,开着它一点也不闷,就像是小时候拿到心爱的玩具一般快乐。甚至我认为新福克斯那个L2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完全是个多余的配置,谁愿意把这份乐趣让电脑去完成呢,至少我是不乐意的。当然以上所说的一切仅针对福克斯 ST Line这个车型,其它车型还是更加偏向舒适一些。如果想舒适省心地开,也没必要选择福克斯了。
![]()
至于新福克斯采用的三缸机问题,我之前的试驾体验也说过了,没必要担心。动力足够用,震动的处理很理想。若非刻意,几乎感觉不出这是款三缸引擎。总之,喜欢驾驶选择福克斯 ST Line就对了,不纠结。
舒适之选——全新朗逸
![]()
假如你对驾驶这件事丝毫不敢兴趣,车对你来说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那么我会推荐你坐公交车。开个玩笑,面对这种情况,新款朗逸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空间,新款朗逸较上一代在长、宽、高上均有提升。实际乘坐感受也是非常宽敞的,翘个二郎腿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此外全新朗逸后排座垫长度增加了75mm,对大腿的支撑更好,即使长途乘坐也可以很安逸。当然也存在后排中间地台过高和缺少中央扶手的缺点,不过总体来说,实际空间和乘坐感受是好的。
![]()
说到动力,我是主张选择1.5自吸+6AT的动力组合。虽说大众调校双离合的功力很强,但总归是没有AT变速箱来得顺滑。既然没什么驾驶追求,1.5自吸足够用了,1.4T版本没什么必要。而且这台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是大众最新开发的,最大功率为85kW,最大扭矩为150Nm。相比上一代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功率增加了3kW,扭矩降低了5Nm。实际表现也说得过去,超个车,高速巡航不会觉得底气不足,还是那句话:足够用了。
![]()
最后说到NVH,全新朗逸前悬架为麦弗逊,后悬架为扭力梁,对于大小震动都可以一次过滤干净,不会出现拖泥带水的余震和弹跳。全新朗逸的NVH和同级别车相比也是不错的,引擎舱的声音隔绝的比较干净,在很高转速时才能听到引擎的噪音。风噪在80km/h以下几乎听不到,在120km/h巡航时开始有风噪传入车内,但以全新朗逸的价格来看也是可以接受的。
性价比之选——全新逸动
![]()
最后说一款自主品牌的车——长安逸动,就我个人而言,长安是我挺喜爱的一个自主品牌。它们的产品踏实,没有太多花哨的宣传,完全是靠产品力来赢得市场的。
相比上面的合资品牌车型,逸动的劣势就是品牌价值了,但配置远高于合资品牌。如果你不在意品牌,选择逸动没错,性价比超高。看看配置,以顶配车型为例,配有自动大灯、无钥匙启动、ACC自适应巡航、语音控制、空气净化器等等,而且这款顶配车型也就是10万元刚刚出头。
![]()
之所以推荐这款车,因为它是我开过的自主品牌车型中,为数不多没有硬伤的。有些自主品牌车型,设计是好,配置是高,但开过一次,这辈子都不想再碰它,要么变速箱钝的像得了帕金森一般,要么动力响应慢到让你无欲无求,总之驾驶体验极差。但逸动不会,尤其变速箱令我印象深刻。这台来自爱信的6AT变速箱,被长安的工程师调校得很听话,也可以把动力梳理得很平顺。当然降挡响应略微迟缓,不过能做到如此平顺我还是很满意的。
![]()
动力也属于无欲无求的那种,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4kW,最大扭矩为168Nm。数据比之前说的朗逸要好一些,实际驾驶感受其实差不太多,日常够用,想找乐子没戏。其实对于一款日常代步车来说这样就很好了,想开得爽买新福克斯啊!
写在最后
以上这三款车,就是我觉得2018年最值得推荐的紧凑级轿车,选谁都没错,重点看你在意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