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言风语,风评特斯拉。
在所有人都在叫衰特斯拉的时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仔细聊聊这个进入中国乘用车市场也才不足十年的企业,为何能够在乘用车市场掀起如此巨浪。
从独立建厂到频频破万的销量,特斯拉的背后必然有一只隐形的推手在推动这家企业向前奔跑。
![]()
让很多人都不舒服的是,特斯拉的到来似乎触动了多方利益,让那些非常不合理却又很常规的事情,在特斯拉面前显得格格不入。
譬如说,当年北汽EV电动车高喊25万售价,在巨额补贴的情况下依然需要十余万,那个续航只有100多公里的电动车,放在今天如何?
特斯拉的出现没有冲击强者,它冲击的一定是这个市场平平无奇的落后产品。
![]()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特斯拉?在仇视这家企业质量差,不注重老车主体验的同时,也应该从行业角度来看,特斯拉到底带给了行业怎样的颠覆。
新能源发展最快的几年,一定是特斯拉进入的这几年。
指导价20多万的北汽EV变成了指导价20多万的比亚迪大汉以及特斯拉Model3,行业自身在强化自身实力,其中离不开外来物种的影响。
![]()
没有特斯拉,你依然可以买到很强的产品,但可能就是3年后,整个市场中必须要有一个格外出圈儿,性能格外出色的产品,才能够给后来者树立新的高度,技术瓶颈可以打破,成本再也不是问题。
从目前市场消费观念来看,这种影响甚至会蔓延到传统豪华车市场。
一年卖出十几万的特斯拉,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它暗自在博弈谁?
![]()
中高端电动车市场事实上没有这么大份额,特斯拉在挖掘全新客户群体的同时,也在掠夺传统意义上的豪华车市场。
我身边买特斯拉的用户群体,之前或多或少都考虑过入门级的BBA车型,但最后都放弃了,原因很简单,这些车型在他们看来,似乎都少那么点意思。
对于,买Model3的车主,有几个是95后,也就是很多人说的Z时代群体。
![]()
买车年龄是不断年轻的,再过5年,那些00后用户群体也要买自己的第一台车,家境殷实的用户群体还会有多少选择传统豪华车,在行业电气化浪潮推动下,这些长成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下一代消费者,是否还会有对特斯拉如此之大的偏见,一切都应该打上问号。
但必须要了解的是,传统豪华车本身也在转型,顶尖的头部品牌保时捷Taycan目标就是特斯拉,BBA三大品牌的产业也在做不同方向的推进,大众丰田无一不是如此,那么很显然,电动化之路不可阻挡。
在这种情况下,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特斯拉,是否会在未来扮演者起舞者的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