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排放法规的的逐步升级,后处理技术路线也在不断变革完善。今天,码仔就带大家看看,国三到国五,后处理变出了哪些花样?
燃烧优化:通过EGR降低废气中的NOx含量
后处理措施:DOC+POC
DOC安装在POC的前端,作为系统的前级;POC放置在系统后级,可以利用DOC产生的二氧化氮对捕集的碳颗粒进行被动再生
DOC+POC后处理系统通常采用集成形式,两端接入压差传感器。其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排气尾管,距排气总口距离≤1m,以确保后处理系统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排气温度在230℃以上
此配置可以总结成一句话:控制燃烧降氮氧,尾气处理去颗粒
燃烧优化:优化燃油喷射系统(采用单体泵或高压共轨系统)和调整喷油提前正时,以降低颗粒物(在机内减少PM优化发动机功率)
后处理措施:SCR
SCR通过尿素喷射系统将尿素喷射到排气管(SCR反应箱)中,使氮氧化物与尿素发生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氮氧化物的目的
高温富氧会产生更多的NOx,所以使用SCR技术降低因燃烧优化而产生的NOx排放
此配置可以总结成一句话:高效燃烧去颗粒,SCR降氮氧
由于整车厂配置不同,有些发动机专门为国五设计,而有些发动机是由国四升级成国五。国五发动机由于技术比较先进,仅靠发动机本身策略就可以满足PM的排放要求
而对于国四升级国五的发动机,由于需要保持NOx的原排放降低,而NOx降低就意味着PM的升高
所以对于这种发动机,还需要装配DOC来控制PM排放
以上为国四、国五阶段的后处理技术措施,总结来说分为两种:EGR技术路线与SCR技术路线。
下表为两种技术路线的优缺点对比。
后处理系统形式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师傅们有哪些系统构成的相关补充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