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国内车企没有停止扩土扩张的脚步,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迎来了品牌的向上,提升了销量走向了市场的巅峰。同时还孕育出了领克品牌,同样成为了中国汽车中一颗闪亮的新星。
12月3日,据外媒报道,沃尔沃汽车首席执行官Hakan Samuelsso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沃尔沃汽车与吉利的合并或联盟谈判,将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恢复。
其实早在今年2月,吉利汽车发布消息称,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正筹划进行业务重组。但是在疫情到来了,经济受到了影响,最终合并一事便被耽搁。如今,吉利在科创板上市工作的完成,与沃尔沃的合并谈判也将重启。
利益最大化
早在2010年,吉利汽车豪掷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5亿元),收购了北欧豪车“公主”——沃尔沃汽车。此举也使得吉利汽车一举成为中国汽车业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这时的吉利还仅仅是一个民营汽车公司,但是在收购沃尔沃后,不论是国企还是央企,都对李书福这个人有着刮目相看的态度。
同时,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都具有较高的品牌自信,吉利汽车也不会成为更加欧化的企业,合并是构建一个联盟,更好的协同发展。因此,合并之后,吉利和沃尔沃都在保留各自的身份,完成着市场上的动作。但是随着双方良好业务的开展,相互间的动作也开始变得更加密切。
2012年,吉利与沃尔沃汽车签署过技术转让的协议,确定了双方将联合开发小排量系列的发动机和小型车平台,以及联合研发新能源汽车等技术;2017年吉利与沃尔沃成立技术合资公司,实现了技术共享、零部件联合采购、纯电汽车平台研发等;2019年双方宣布将会合并旗下发动机业务。最近十年中,双方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吉利为沃尔沃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非常自由的发展空间,没用限制其业务市场,让沃尔沃也得到了广阔的市场。而吉利也从沃尔沃身上学习了更多的制造经验和更高深的技术作为基准。
吉利与沃尔沃的组合,得到了双方的共赢。吉利借此机会完成了产品的高质量输出,并走向了高端化市场,并在中国市场成为了最畅销的汽车品牌,2019年全年,吉利汽车共售出新车136.15万辆,并成为国产车企中的销冠;而沃尔沃更是在中国市场完全打开了大门,也让中国市场成为沃尔沃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单一市场,其交付量已增长了五倍有余,同时2019年的沃尔沃全球销量较2010年实现销量翻番,这是自成立93年以来首次突破70万辆大关,连续第六年打破全球销量纪录。
双方的融合,让两个车企互相成就了各自的市场,1+1>2的情况也就此出现。
合并将重启
在今年2月份发布消息后,吉利也一直促进着双方的合并,据外媒报道,12月3日,沃尔沃汽车首席执行官Hakan Samuelsson表示:沃尔沃汽车与吉利的合并或联盟谈判将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恢复,双方重组后的资产将纳入吉利汽车香港上市公司,并将考虑未来在瑞典上市。他认为,吉利在中国拥有众多杰出供应商,可以与这些供应商展开更多合作,此次与吉利合作,也是在探讨哪种是最好的发展方式。
其实在两家合并前已经创立了POLESTAR(极星)和领克汽车,也开发出了CMA平台,吉利在通过沃尔沃我技术指导下,已经在一步步的将自己的实力提升至更高水平。
其实对于吉利来说,与沃尔沃业务重组合并也是进军全球视野的重要部分。当前,吉利汽车旗下拥有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沃尔沃汽车、POLESTAR、宝腾汽车、LOTUS(路特斯)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汽车8个子品牌,为未来的汽车帝国做着充足的保障。并且从销量上来看,沃尔沃的年销70万和吉利的130万,双方如果合并成功将创造共计200万的销量,足以比肩任何一家全球性汽车企业。
根据市场规划来看,沃尔沃将在2030年停止投放燃油车,成为一个纯电动品牌,目前也在持续的投资着低排放汽车,持续的努力。而吉利汽车,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表示放弃燃油车市场,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投入了300亿元,拥有了48V、高压混动、纯电动、车身控制、高压电机控制及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及软件的开发能力,掌握了新能源3电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技术,并均已实现量产应用,随时等待着市场的转变。
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龙头企业和中坚力量,吉利汽车在成为全球化汽车产业的步伐已经越加迅速,也引领着中国汽车的快速发展。与大众、丰田等车企掰手腕的时刻也要真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