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
捷达是一个特别有话题的品牌,自带流量,风生水起。
捷达出身于名门大户,前身是大众神车奠基人,以"合资车品质和自主车价格"横行江湖,和大众、奥迪并肩站立,打开捷达发动机,就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大众标。
在捷达之前,从未有一个品牌如此独特,引发各种话题和争议,也养活了很多段子手。
同时捷达又很低调,默默又强势的存在,江湖上到处都是捷达的传说,处于漩涡中心的捷达反而很平静。
那么捷达到底是如何诞生的,是如何做到超低价格?又是如何保证优异质量?这个貌似难以完成的任务到底如何完成?在捷达品牌诞生一年多后,我们采访到负责捷达生产的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总经理修俊一,针对这些热点问题,双方进行了一次毫无保留的交流,也破译了捷达实现"自主价格和合资质量"的密码。
为什么要推出"捷达"?
关于捷达是怎样产生的,以及捷达品牌诞生的背景,真实情况和坊间猜测差不多,但是修俊一的解释更权威,更详细,也更具体,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修俊一介绍,其实在捷达诞生之前,关于一个经济品牌的项目组已经成立,只不过当时不叫捷达,我们暂时以经济品牌代指。
当时无论是一汽-大众,还是背后的一汽集团和德国大众两大股东,对于打造一个经济品牌都抱有强烈期望。当然,各自目标并不相同。
修俊一说,"当时的一汽-大众,期望借助一个新的经济品牌,提升一汽-大众品牌的塑造能力和研发能力"。
大股东一汽集团的诉求更具体,"期望像当时的上海泛亚一样,和德国大众共同建立一个研发中心,通过这个项目来培养我们自主的项目管理能力。"当然后来观察,当时一汽集团的期望或许略显谦卑了,因为后来通过红旗和奔腾,一汽集团其实已经实现了自主项目管理等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这当然就是后话了。
另一个股东德国大众,一直期望建立一个更廉价的经济品牌。修俊一介绍,其实在项目组成立之前,德国大众曾经想过生产经济型汽车,比如推出一款8万元SUV,又担心会拉低大众品牌调性,只能另起炉灶,后来找过长城和铃木,可惜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成功。
总之,打造一个经济型品牌,是一汽-大众以及一汽集团和德国大众两大股东的共同愿望。
对于一汽-大众,可以扩大销量,弥补低端车的不足,占领更大市场份额,同时不让大众品牌过于低端;对于德国大众,可以让品牌矩阵更加合理,综合实力更加强大,在与丰田通用等竞争全球老大时候占据更有利位置;对于一汽集团,可以锻炼自我项目管理能力,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回报。
总之,在一汽-大众以及两大股东的全力支持下,这个经济品牌以非常高的效率迅速成立。
目前看来,各个方面的诉求,在"捷达品牌"身上都可以得到表达。
捷达是怎样练成的?
首先是品牌命名,目前看来,"捷达"最成功一点是利用了捷达作为品牌名称,这是一石三鸟的构想,充分挖掘和利用了捷达的剩余价值。
捷达此前是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在华投产的第一款车型,累计生产27年,累计销量超过400万辆,在民间有着极强号召力,是中国市场知名度最高的车型之一,也是大众神车奠基人。在很多人心目中,捷达是一个深刻的汽车符号,无可取代,还是皮实耐用的代名词,此前百万公里无大修的故事,成为教科书式的经典。同时因为捷达根深蒂固的大众血统,给捷达品牌牢牢打上大众的烙印。
总之使用捷达作为品牌名称,显然比重新塑造一个品牌要合适很多。
至于技术,修俊一告诉我们,捷达车型直接利用大众的MQB平台,这将保证捷达产品的先进性,并且大幅度提升开发效率。但是捷达并非一款从德国大众直接拿来的车型,而是一汽-大众本土研发的结果,它的外形内饰以及设计思路,有着浓郁的本土化印记。
最典型比如车联网,就是捷达团队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相比德国,中国互联网产业非常发达,也有着深厚的数字化产业基础,在研发过程中,德国狼堡基本没有干涉,无论是页面设计,还是程序逻辑都更符合国人使用习惯。更重要的是,捷达品牌实现了车联网OTA升级,这在大众集团历史上的第一次。总之,捷达通过自我研发车联网,不但提升了捷达竞争力,而且在某些技术层面甚至可以反哺德国大众。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捷达才是真正中德合资开发的汽车,双方优势互补,德国负责机械,中国负责软件,德国负责发动机变速箱,中方负责车联网外形和内饰,在双方优势的协同,捷达变得更加强大。它有着大众的动力系统,有着大众的出色的驾控,有着大众的安全感同时还很经济省油,同时在车联网系统方面非常强大。
事实上,捷达上市之后,凭借出色产品力。一年时间取得15万台销量,成为上位最快的全新品牌。
如何实现低价上市?
当然,捷达之所以快速上位,低廉价格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019年捷达VS5正式上市,一款德系紧凑级SUV,指导价只有8.48万元,这个价格确实诱人,而且揭开捷达的盖子,里面是大众的变速箱,大众的发动机,大众的底盘,大众的工厂生产,那么,捷达是如何做到的呢?
修俊一明确指出,捷达的劳动生产率非常出色,不但相比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优秀,即便相比丰田品牌,捷达的劳动生产率都足够优秀,出色的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成本控制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此外,捷达还有很多其它品牌无可比拟的先决条件:
1.捷达的研发成本很低;捷达虽然是一个全新品牌,却并非从零开始,它是站在大众的肩头,而大众有着非常丰富的研发经验,这就避免了捷达前期的弯路,大幅度节省了成本。如果一个缺乏背景的全新品牌,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前期恐怕需要无数款车型的学习和试错,需要走过无数弯路,填充无数大坑,才会慢慢掌握研发的经验。
2.捷达有现成的发动机,现成的变速箱,现成的底盘,核心技术方面几乎是现成的,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也是一个新品牌不具备的优势。
3.捷达品牌的车型矩阵是精品路线,现在只有三款车型,未来也不过有四款车型。这让捷达研发费用很低。可以类比的是,很多品牌选择多生孩子打群架,哪怕一年只有10万的销量,旗下车型有林林总总十几款,仅仅研发费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捷达就避免了这部分浪费,节省了成本。
4.捷达的生产成本控制也很好。比如捷达在成都工厂生产,这个工厂是一汽-大众早期建立的工厂,至今已经有10年时间,累计产量超过500万台,大多数的建厂和机器设备成本已经摊平,在生产捷达时候,工厂分摊成本非常低廉,这又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5.在降低成本方面,捷达减少了很多鸡肋配置。比如天窗,其实大多数国人对此并不感冒;比如收音机,现在基本不用,打开率不到1%,很多人买车后直接去汽配城改装一个大屏;还有就是导航也减掉,同时可以很方便和手机链接,并不影响使用。
总之,通过种种方法,捷达的成本控制做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准,一款紧凑级SUV捷达VS5,入门指导价竟然只有8.48万元,而且,第二年捷达品牌就实现了盈利。
如何保证合资品质?
很多人会担心,捷达的成本控制如此苛刻,是否会影响质量和可靠性,要知道,在前捷达时代,捷达可是皮实耐用的代名词。关于这个疑问,修俊一给出了详细解释。
修俊一说,捷达在品质方面采用了大众标准,捷达车型的开发、设计、生产标准以及检测标准,与德国大众完全一致,背后是德国大众为捷达做出品质背书和站台,揭开捷达的引擎盖,上面就是一个银光闪闪的大众标。
同时,捷达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捷达不仅仅在生产端严控质量,在研发
比如在研发端,修正一透露,"在捷达品牌新车研发过程中,厂家将此前老款捷达以及类似产品曾经出现的问题,会提前输出给开发设计部门,这让捷达车型在设计之初,就可以弥补此前产品的短板和设计不足,使得产品更加完美可靠"。
比如在售后段,捷达认真听取用户的抱怨,用户对于质量的诉求,将这些抱怨和诉求在研发时候就解决掉,避免问题拖延到生产段,这就从根本上大幅度降低了捷达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
目前捷达品控已经达到非常出类拔萃的水准,甚至比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都好。修俊一介绍,"捷达车型投放市场三个月后,三款车型千车故障数据分别是4.1,7.3和4.3,平均只有4.5个"。
4.5是什么概念呢?在目前合资阵营中,大多数车型三个月后千车故障超过5个,很多品牌超过10个,极少数品牌甚至可以达到三位数。捷达4.5个千车故障数据在行业中非常突出。更重要的是,在新车耐久和品质可靠性方面,捷达也令人放心。修正一证实"新车出售半年之后,千车故障依然可以保持在个位数,明显好于市场上的大多数品牌"。可以类比的是,某市场知名豪华品牌半年后千车故障数据是30多个。
写在最后
总之,作为一个全新品牌,捷达完成了一场令人惊讶的蜕变,在进入中国市场30年后,捷达并未老去,反而以一种更激进的形式体现了它的强势存在。
短短一年时间,捷达从一款车型升级为一个品牌,并且在短时间内连续推出几款车型,累计销量超过15万台,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当然,其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相比桑塔纳的甘于守成,捷达选择了一条更艰辛也更具有挑战的道路。
即便目前的捷达还处于艰辛的爬坡状态,但是凭借高性价比的优势,凭借一汽和大众两大股东的站台,相信捷达一定会有一个更灿烂的未来。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