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的第三方品质评价平台车质网于前不久发布了《2020年三季度汽车投诉分析报告》,文中分析到品牌国别投诉这部分时,一品君惊讶地发现,自主品牌的投诉量比德系、日系和美系合起来还要多。看来,不少人谈“自主品牌”色变,不是没有原因。
为了闹明白谁拖了自主品牌的后腿,一品君顺便查了2020年每月的汽车投诉排行榜,发现几大自主品牌都有上榜,但是也不绝对!比如上汽乘用车,1-10月的投诉排行榜上都没见到其身影,可见其产品非常可靠。另外,根据车质网投诉撤诉率数据显示,1-10月,上汽乘用车月均投诉撤诉率为79.69%,远超车质网49.82%的月均撤诉率,说明上汽乘用车的售后服务体系也很优秀,能够快速解决用户问题。
那一品君就好奇了,集上乘品质、上乘服务于一身的上汽乘用车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快来一起看看吧!
与国际标准接轨,确保生产零误差
大家都是自主品牌,为啥上汽乘用车的产品很少出问题?在一品君看来这第一点是和造车经验充足有关系。上汽集团和不少海外品牌组过“cp”,比如大众和通用,都是些TOP级车企。在这些车企身上能让上汽乘用车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比如上汽乘用车的生产制造标准和检验标准都基于这些TOP级车企的标准建立。
另外,得益于上汽集团雄厚的实力,目前,上汽乘用车在上海临港、南京浦口、河南郑州、福建宁德四地拥有四座现代化的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传承了上汽“柔性化、数字化、自动化、数据化、高品质”四化一高的制造体系,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最好的生产线、最优的制造体系和最严格的质保监测,代表了中国汽车品牌最先进的制造水平。
好的生产制造标准和检验标准,再加上现代化的工厂,上汽乘用车在产品质量的把控上完全可比肩合资品牌,某些地方甚至实现了超越。
核心技术在手,品质更有保证
现代化的工厂和严苛的质检标准可以确保车辆在组装过程中不出问题,但各个部件的稳定性就得看核心技术的掌握。
了解上汽乘用车的人都知道,其一直坚持做行业中的“技术派”,上汽乘用车诞生以来,通过收购罗孚资产和双龙汽车,加上不断强化与原有合作伙伴通用与大众汽车的合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发体系。
发动机与变速器是长期困扰自主品牌的两大难题,上汽乘用车早在2010年就着手发动机与变速器的研发,到2015年,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提出了“蓝芯”战略。发展至今,蓝芯旗下的发动机与变速器产品,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上汽乘用车还是较早布局新能源发展战略的企业,在“蓝芯”战略提出的同年里他们还发布了“NetGreen绿芯”技术品牌。经过多年的技术储备与赶超,上汽“绿芯”新能源科技已达到中国新能源技术的顶尖水平。
今年9月份,上汽集团又推出了3.0T绿色澎湃动力,集结了1.5TGI缸内中置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100kW高功率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全球首款10速二代EDU智能电驱变速箱等领先技术。以搭载该动力系统的荣威ei6 MAX为例,综合最大扭矩480N·m,0-100km/h加速仅需7.2s,百公里油耗低至1.1L,真正做到“强动力低油耗”。
掌握核心技术,让上汽乘用车具备自主研发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能力,不像很多自主品牌车型,动力系统东拼西凑,在可靠性与稳定性方面都更有保障。
拿奖拿到手软,品质无需多言
前面都是我说上汽乘用车怎样怎样,信服力可能有些欠缺,但上汽乘用车获得这些奖项肯定骗不了人。
上汽乘用车先后获得2018年上海市市长质量奖(组织)、2016年上海市市长质量奖(个人)、2013年度“上海市质量金奖”、2012年度“上海市质量标杆”、2011年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振兴攻关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设计红星奖等众多奖项;产品也连年获评“上海名牌”。另外,上汽乘用车还向“上海品牌”国际认证联盟提交了《互联网乘用车团队标准》、《混合动力乘用车团队标准》及《汽油动力乘用车团队标准》这三个能代表中国一流、国际先进的团队标准,并于2018年获得了首批“上海品牌”认证。
以上这些还是不完全统计,那些还在质疑上汽乘用车实力的,劝你们“耗子尾汁”。上汽乘用车并没有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上汽集团“新四化”战略指导下,更是构建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内部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对产品的品控与质量研发进行严格管控。才有了文章开头说到的,上汽乘用车1-10月未上过车质网投诉榜单,投诉量极低。
服务升级,永不停息
文章开头还提到,上汽乘用车投诉撤诉率特别高,为79.69%,远超49.82%的平均值。从这点可以看出上汽乘用车对客户的反馈是非常重视的。此外,展现了上汽乘用车拥有全面的售后服务体系及完备的应对机制,客户的问题都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撤诉率自然很高。
别看上汽乘用车只成立了短短13年,但这13年来,他们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比如在售后服务方面,上汽乘用车已经完成了预约服务平台、店内服务流程的升级更新,并上线了监督机制,还为用户带来保养、维修、监督机制方面的三项售后服务承诺,刷新了汽车服务透明度和便捷度。
有付出就有回报,销量不断攀升
如此这样认真做产品,再加上不断提升的服务,上汽乘用车自然远离了投诉榜,在用户心中建立可靠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市场销量持续上扬。据公开信息显示,10月,上汽乘用车销量突破7万辆,创热销新纪录。其中,荣威品牌销量近4万辆,今年6个月实现环比正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荣威首款MPV荣威iMAX8上市首月热销近5000辆,科技豪华高端品质深入人心;同时,海外销量超2万辆,再度蝉联单一品牌出口第一。
此外,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家族在10月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总销量达13646辆,环比大涨96.6%、同比大涨196.3%,一举超过特斯拉,成为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三名!尤其是在上海发布更严格的限行政策后,上汽乘用车在上海地区销量激增,10月24日到10月28日仅5天的时间就卖出了近1000辆新能源车,平均1天就能卖出超过200辆新车。“卖疯了”成为现阶段上汽乘用车新能源车最形象的市场标签。
写在最后:
当下,车市的竞争日渐趋于白热化,商人本身的逐利性也使得对成本控制的需求日益高涨,导致在汽车研发,生产过程中充斥着研发投入不足、测试时间不够、零部件质量不过关等问题,这样出来的产品自然也是问题多多。上汽乘用车在这种环境下却表现得特别“固执”,自成立以来,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销量怎样,始终坚持“用户为中心、质量为生命”,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生产制造、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每一个环节,致力为用户打造上乘品质的出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