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遭遇召回两次叠加禁售半年风波,如今极星深陷尴尬境地。
据《欧洲汽车新闻》近日报道,按照巴黎法院的裁定,极星(Polestar)因与雪铁龙品牌的商标纠纷,需向雪铁龙支付15万欧元的赔偿金,并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禁止其LOGO在法国使用。
作为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投资推出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星目前在售车型有Polestar 1、Polestar 2,其中,先推出的Polestar 1负责品牌定调,后推出的Polestar 2则负责销量提升。此外,极星在9月份北京车展公开亮相了其Precept概念车。
秉承着“首款车型打品牌、第二款车型走销量”这一发展路径,故Polestar1 定位于电驱混动GT轿跑,售价145万元;Polestar2定位为豪华纯电中型车,官方指导价为29.8-41.8万元,单从价格来看,与特斯拉Model 3价格接近,当Polestar 2发布之初,就被许多业内人士定为特斯拉Model 3最直接的对手。
作为电动车市场的领军车型,特斯拉Model 3在市场表现不俗,其10月在华销量达到1.21万辆,相比之下,Polestar 2的销量并不乐观。另一方面,Model 3售价为29.18-41.98万,Polestar 2售价为29.8-41.8万,虽价格区间高度重叠,但目前Polestar 2已经开始交付的车型只有41.8万元的顶配版本,29.8万的基础版产品力如何、何时上市,仍是未知。
其次,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中国制造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售价从27.155万元调降至24.99万元,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售价从34.405万元调降至30.99万元。显然,随着特斯拉即将国产的消息和在价格上进一步下探加之极星品牌本身影响下力不足,Polestar 2在未发布基础版情况下,短时间内并不能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市场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极星全球CEO Thomas Ingenlath则对极星品牌充满信心。他曾公开表示:“极星的目标不仅是成为特斯拉在中国的强有力挑战者,更要从更宽泛的BBA等传统豪华车玩家手中抢蛋糕。”然而,就目前中国新能源市场环境来看,除强有力对手特斯拉外,BBA也逐步完善自身电动车布局。
前不久,一汽与奥迪成立电动车公司,生产PEE平台纯电动车,计划2024年推出首款车型。根据奥迪的电动化战略,未来几年,奥迪将在中国市场引进以及生产更多的e-tron家族电动车型,以更好的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高端出行需求。
9月,宝马的第一款纯电动SUV iX3在中国发布,定位为中型SUV。产品推出后,宝马在充电网络和产服务设施上也有所跟进。今年6月,宝马与国家电网合作,内容涵盖充电技术研究和创新、充电服务产品合作和推广、推动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力三大方面。
奔驰方面,2019年11月,奔驰在中国推出了全新EQC纯电SUV,并且直接引入北京奔驰生产,此次也标志奔驰正式开启在华纯电之路。
而除BBA在电动化布局逐步完善之外,新能源市场也不乏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其中,蔚来、小鹏、理想乃至比亚迪、广汽新能源皆已实现大规模交付,同时也纷纷建立起自身良好的品牌力。此外,合资车企也在新能源有所耕耘,11月3日,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也分别发布自身旗下两款ID.4系列纯电车,根据其9月在美国的受捧程度,大批量交付后,或将进一步推进大众在华新能源发展进程。另一方面,沃尔沃旗下电动车也将于年内推出,对于同为沃尔沃旗下的品牌,也将对极星造成不小的影响。
除此之外,更让极星品牌深处尴尬境地的,是它旗下Polestar 2在半月内进行的两次召回。离此次禁售事件最近的为10月29日,据沃尔沃旗下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星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召回Polestar 2轿车,召回原因为逆变器故障和高雅冷却液加热器故障,召回数量达7,736辆,如此大规模召回,对于本身销量不高的极星来说并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而在较早些的10月16日,极星也因动力电池原因被召回共计110辆2021年款的国产Polestar 2。
事实上,极星在如此短时间内还未开始大批量交付就已召回两次,无疑令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对于消费者而言,首位看重的产品质量问题都存在安全隐患,必定在选择上会有所顾虑,而极星此前所立下的两到三年实现5万辆以上的销量实现起来也更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