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双十一购物节拉开了序幕,好几家车企也推出了全新车型,似乎生怕我们的手不够“剁”。作为半个吉利车主,我最关注的自然是吉利星瑞的价格。
自从Preface定名为星瑞,吉利为它定制了一个口号“中国家轿颠覆者”。说实话,这么多年看了这么多新车,我对这种宣传口号早就无感,自夸呗,谁不会。
但13.77万的限量版价格一出,我开始觉得事情并不简单。小刘试驾之后,它的最终售价就成了我最近几天最关注的事情。
共四款车型,11.37万-14.97万元,主流合资A级轿车的价格。但除了价格之外,星瑞几乎没有什么地方像是一台A级轿车。
首先,星瑞全系配备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90马力,最大扭矩300Nm,也就是沃尔沃的T4。不过它匹配的变速箱是7挡湿式双离合。如果说14.97万的2.0T还算正常,那11.37万的2.0T真的是闻所未闻。不过这个版本在上市初期应该是很难买到的。
这个动力可能算不上多么惊人,毕竟同级还有一个204马力的菲斯塔,但2.0T这个发动机可以说是15万以下目前唯一的一款了。卖得最好的那些合资A级车,都是1.2T、1.4T、1.5T、1.6L……
其次,星瑞轴距达到了2800mm,放在几年前这就是台B级轿车的水平,车宽也达到了1869mm,当年的“宽体奢适轿跑”相比之下不值一提。如此一来,星瑞的后排空间超过了同级绝大多数车型,视觉感受也更加宽大“高级”。
最后,是它的配置水平。高配的尊贵型和旗舰型配有:车载香氛、Bose10扬声器音响、全套主动安全系统、12.3英寸液晶仪表、自动远光灯等。各位应该也能分辨出,里面好像混了点不该出现在A级车上的东西。
顶配的旗舰型还带有抬头显示(直接投在前风挡上)、副驾老板键、前排座椅通风、驾驶座座椅记忆、无线充电(这个居然不标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盲区监测系统,价格高1万元。
至于精英型和豪华型,配置相对普通一些,外观来看就是18寸轮毂和红色卡钳没了,车内的座椅功能更少,没有全景影像,主动安全配置也有所缺失,精英型没有侧气帘和前雷达。而车联网智能互联和整车OTA是全系标配的。
整车OTA升级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电动车新势力的专属,实际上这和车子用油还是用电关系不大。当然电动车会更容易实现一点,OTA一下加速更快的事情也是发生过的。对于燃油车来说,星瑞算是进行了一次创新,至于将来都能升级哪些功能,还有待观察。期待吉利几何+这个开放平台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有趣的功能。
星瑞是基于CMA架构打造的,和大众的MQB、丰田的TNGA齐名,都是新生代的先进架构。在大家最关心的安全性方面,根据已有的测试数据,CMA和TNGA不相上下,至于MQB,不提也罢。
但也不要盲目乐观地认为这车就是轿车版XC40,根据我们试驾以及长期使用的经验,吉利、领克、沃尔沃三个品牌,即使都叫CMA架构,驾驶感受和零部件的选用也是有区别的。但不可否认,CMA的星瑞的先天条件确实高过同级大半车型。
不过继承了CMA架构的星瑞也继承了一些来自更高级别的“富贵病”。其一是它的车重,高配1542kg,比我的领克03更重,已经和本田雅阁在一个水平。当然这可以解释为星瑞配置更高,用料更足,但至少,轻量化并不是它的长项。
其二是它要加95号油,这一点在网上引发了颇多讨论。但别忘了,大众的1.4T才150马力,一样也加95。
再做个简单的计算,95号油每升比92号贵3-4毛钱,那么按0.35元算,如果每年开两万公里,百公里8升,一年下来也就多花560元,开10年也才五千多。而星瑞的动力、空间、设计、配置,比起同级的合资车,哪个不值五千多?除非你拿这车跑运营。
现在再看其他的A级轿车,越看越简陋,越看越不划算。我当年买车的时候,从丰田4S店逛到领克就是这种感受。说实话,要是我现在才买车的话,很大概率会弃03买星瑞。
所以星瑞不仅颠覆了其他合资A级车,也让自家的博瑞除了降价以外无路可走、隔壁的领克03处境尴尬。这也是自主品牌在这几年飞速发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更新迭代速度太快,让老车主悲喜交加。喜的是自主品牌越做越好,悲的是自己的车越来越不值钱。
摆在星瑞面前唯一的阻碍可能就是吉利品牌本身,一方面是比较抽象的品牌价值和认可度,另一方面则是非常实际的保值率和故障率。
不过吉利的造车水平早已今非昔比,保值率比起早些年也有了明显的上升,这次星瑞还推出了两年7.8折回购的政策。同时推出的还有首任车主4.5年或12万公里免费保养和保修,算下来能省一万元左右。不过这两项政策仅有今年内购车的用户可以享受。
在国内的汽车销量榜上,自主品牌在SUV市场能占据前十中的一半左右,而在轿车市场,完全是合资车的天下,前三十大概只有三款自主品牌。
星瑞便是吉利对轿车市场发起的一次猛攻,希望它能获得与其实力相符的销量。如果你还对自主品牌抱有偏见,不妨到店里亲自感受一下。我下个月要是拍到沪牌,估计就得去一次吉利4S店……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敖奕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