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以"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0年北京车展姗姗来迟,但这并不影响众多产业链企业在车展上秀出自身实力,9月28日,蜂巢能源就在展台上正式发布了无钴电池产品规划,再次吸引了行业关注的目光。
E、H双平台全领域车型覆盖 多种组合满足多种需求
在发布会上,蜂巢能源总裁杨红新介绍,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分为E平台和H平台,目前共规划四款产品,分别是容量为90Ah的VDA 1.5x(尺寸为39x148x102.5mm)无钴电芯、容量为115Ah 的VDA 2x(尺寸为52x148x112mm)无钴电芯、容量为115Ah的MEB 1.5x(尺寸为33.4x220x102.5mm)无钴电芯和容量为226Ah的L6(尺寸为21.5x574x118mm)无钴电芯。
他还介绍说,E平台和H平台所诞生的无钴电芯在材料技术上有所不同。其中E平台电芯材料主要采用高浓度阳离子掺杂和纳米网络化包覆、微观粒径控制、嵌锂路径优化,2021年容量做到160mAh/g,2023年能提升至170mAh/g;H平台电芯材料则主要采用纳米网络包覆技术、单晶化技术、阳离子掺杂的氧八面结构,2020年容量做到180mAh/g,2022年能提升至185mAh/g。
两大平台所生产的无钴电芯,对应的是不同的车型定位市场,覆盖从300-800公里以上的全系车型,可实现从A00-D级车型上的全场景应用,并支持全品类终身质保。
H平台对标三元高镍 800+Km续航里程满足长里程需求
H平台所诞生的115Ah无钴电芯(标称容量)和226Ah(标称容量)无钴电芯,分别对应的是中高端车型和高端车型,目前已经具备了在长里程车上替代三元高镍的性能水平以及成本竞争力。
其中115Ah无钴电芯当前能量密度可做到245wh/kg、大于3000次循环的寿命,相比同级的高镍三元电池,可实现能量密度提升2%、寿命延长50%、成本降低8%。将其搭载于长城汽车规划的纯电A级轿车中,续航将达到700km,而搭载于纯电SUV中,可实现600+km的续航。
而搭载于高端车型的226Ah电芯,则是采用了蜂巢能源第三代高速叠片工艺,当前能量密度可做到235wh/kg、大于3000次循环的寿命,相比同级的高镍三元电池,可实现能量密度提升1.7%、寿命延长50%、成本降低12.5%,在先进的矩阵式 PACK 设计支持下,可实现整车最长续航突破800公里的出色水平。
E平台替换磷酸铁锂 主打中续航里程车型
E平台所诞生的90Ah无钴电芯(标称容量)和115Ah(标称容量)无钴电芯,将主要应用在中里程车型中,两款电芯循环寿命可达4000次以上,相比同容量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并可降低17%的成本。目前,E平台所诞生的无钴电芯在中里程的车上已经具备替代铁锂产品的性能和成本竞争力。
量产指日可待 整车实装测试火热进行
目前,全球电池供应商和包括特斯拉在内的车企都在设法减少钴在三元锂电池中的用量,甚至是寻求无钴的电池方案。蜂巢能源总裁杨红新在发布会中表示:请走"钴"奶奶和告别紧"钴"咒,将确保主机厂、电池厂供应链的稳定性,预计2025年全球XEV动力锂电池装机350GWh,用钴金属6.5万吨,如全部使用无钴电池,总成本可降低26亿美元。
毫无疑问,"无钴"已然成为动力电池新战场,目前业内推广无钴电池的主要就是特斯拉和蜂巢能源,其中蜂巢能源无钴电芯早在2018年就已正式立项,率先在无钴技术、产品上有所突破,实现无钴产品先人一步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蜂巢能源也是第一个把无钴电池装车路试的动力电池企业,从发布会现场公布的数据来看,其150℃热箱测试、过充测试均能轻松通过,循环与日历寿命也远高于目前量产三元锂电池水平,这也标志着无钴电池正式进入实质性的落地阶段,蜂巢能源是当之无愧的无钴电池路线引领者。
开启无钴"芯"未来 蜂巢能源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蜂巢能源虽然是近两年才逐渐走入行业视野的电池"新秀",但事实上,出身于长城汽车的蜂巢能源自2012年起就在动力电池领域深耕,目前在规划布局的全球七大研发中心中,保定、韩国、上海和印度的研发中心已经投入使用。从供货量来看,蜂巢能源8月排名第19,9月份力争进入前十,增长速度很快。
在2020北京国际车展上,电动化、智能化真正替代传统燃油车成为主角。中国的市场优势及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优势等正推动着汽车工业竞争着力点的转变。电池应用技术的革新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及普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节奏的中国市场为无钴电池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土壤,使蜂巢能源、各车企、消费者集体精进,在社会协同中得到培育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