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国人对于真皮座椅有了执念,真皮座椅也被挂上了“高档”的标签。甚至,很多消费者希望五万元内的车型也配备真皮,但是您真的知道真皮的成本吗?您使用的真的是真皮吗?
目前,最低的国产真皮价格大约在160一英尺左右(质量说得过去),那么一辆车的成本要将近4000元左右,如果是NAPPA或者其他优质皮料,那一台车的成本需要数万元,所以说真皮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二十万元内搭配真皮座椅的车型微乎其微,大部分还是仿皮材质,就是所谓的超纤材质。
真皮座椅还是存在很大的不便,它怕刮伤、怕热、怕晒,非常不易打理。实际使用过的人都知道,如果饮料、化妆品等液体不慎洒在了皮座椅上,如果没有及时处理,那么这些印记有可能会伴随终身。并且,真皮的打理极为繁琐,必须使用专门的洗液不说,还有轻轻擦拭,对于操作的手法要求也极其之高。
另外,在没有装配加热或者座椅通风的前提下,冬冷夏热的体验也非常不友好,不得不加上座椅套来缓解这一问题,这也就是很多二手车皮质很新的原因。相反,织物座椅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虽然成本上相对廉价,但是冬暖夏凉而且非常舒适,只是样子上没那么高档罢了。
在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真皮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无论是超高端车型还是奢侈品,渐渐的在用一些新的技术以及材料来代替真皮。在上世纪七十年代,PVC材料的座椅风靡一时,甚至很多高档的车型都采用了PVC面料,因为在当时,这种材料的成本要远远高于真皮,并且在耐磨性以及透气性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随着化学工业的愈发成熟,PVC材料被超细纤维增强皮革取代,低廉的成本以及实用性使它在家用级车型中应用甚广,很多所谓的“真皮座椅”都是使用这种材料。
除了针织、超细纤维增强皮革以及真皮三种材质,在市面上还存在其他两种可见度较高的面料,织绒面料以及Alcantara为首的麂皮绒。织绒面料一般来讲主要用于替代针织面料,这种面料的成本与超细纤维增强皮革接近,但是无论是手感还是质感都远超针织以及皮革材料。当然它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那就是非常难以打理。
最难打理的还不止是织绒面料,以Alcantara为首的麂皮绒更加难以清理。其实看到麂皮绒的字样,很多人认为是源于某种动物的皮料,事实上它是一种人造革。但是这种材质的面料非常昂贵,单米的价格达到了1400元左右,很多超跑品牌非常喜爱使用这种材质。
很多年轻人在改装爱车时,很喜欢把中控仪表、座椅、门板以及顶配都更换为Alcantara材质,但是高昂的价格使很多普通消费者叹为止步。就用普通的轿跑车举例,这一套Alcantara的价格大约为四万元,不是普通消费者的玩物。这种材料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一般三至五年便出现爆浆脱毛等现象,如果打理不好,可能一年之后就惨不忍睹。
所以说,现在汽车座椅的选择面非常之大,消费者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符合自己的面料,不要为了面子而抛弃实用,也不要盲目改装。对于实用主义至上且接受不了针织座椅的用户,超细纤维增强皮革未尝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