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市场前景如此广阔,中国已成为了各大世界主流车企的必争之地,推出更多新能源车型成为了他们的首要“任务”。但是如何进行本土化,推出更符合国人需求的车型等问题也在困扰着那些国际车企。于是,与国内自主品牌联手让这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本周,一则消息的公布瞬时间“炸开了锅”。这条消息不仅震惊了国内市场,同时也震惊了国际市场。7月9日至7月10日,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来自中国的多家车企与德国企业签署了一系列汽车领域的合作协议。这些协议中最引人注意的则是长城与宝马、江淮与大众、西雅特“联姻”造新能源车的事儿了。
自主品牌抢占“桥头堡”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国内销量已达77.7万辆。乍一看这样的数字并不十分惹眼,毕竟现在还是汽油车当道,随便一个销量可观的自主品牌车企年销量都是过百万级的。可凡事都是不禁琢磨的,别看只有77万余辆,这个数字即使不放在国内来分析,放眼全球都是令人咂舌的。为什么呢?因为这77万余辆的新能源车占比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了近60%。
随着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不断推陈出新,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增长将有显著变化,有望达到100万辆。
显然,中国新能源市场这块“大蛋糕”不是谁都能吃得下的,如果不“对症下药”很难获得市场份额。都说新能源市场是车企的一个机遇,也是企业发展的转折点,不仅是自主品牌,对于合资品牌同样如此。
新一轮合资潮 旨在打开新能源市场的大门
(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西雅特总裁卢卡·德·梅奥于德国柏林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 )
7月9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及西雅特在德国柏林签署谅解备忘录。新的合作项目将有利于江淮汽车进一步巩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为广大客户提供丰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车联网及自动驾驶技术。
根据该谅解备忘录的内容显示,江淮汽车、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西雅特品牌三方将共同成立一座研发中心,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电动汽车车型、车联网及自动驾驶技术以及配套的零部件和核心技术。新的研发中心计划将在2021年正式建成。西雅特将参股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通过江淮大众增资或者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向西雅特进行股权转让实现。西雅特品牌将自2020年至2021年被引进中国市场。
此外,江淮大众将基于三方各自的技术储备,研发一款具有竞争力的纯电动汽车平台。新的平台将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为全球及中国客户提供更广泛的产品选择。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宝马集团研发董事傅乐希签署合作协议)
继江淮、大众、西雅特三方签署协议之后,7月10日,中国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与宝马(荷兰)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宝马)正式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
合同规定,长城宝马建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新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7亿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投资总额达51亿元人民币。公司董事会由六名成员组成,董事长由长城委派,副董事长由宝马委派,董事任期四年。合资公司规划了标准年产能16万辆的国际先进整车工厂——这是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也是长城新能源汽车迈向国际化的桥头堡。
值得注意的是,在吉利与沃尔沃、奇瑞与捷豹路虎等合作尝到甜头后,众多国际车企把眼光放在了本土化合资方面。吉利、奇瑞这些自主品牌自从与这些国企品牌车企合作后,不仅销量大幅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产品品质的提升,并使品牌有了更多的溢价空间。另一方面,在应对国人消费升级的趋势下,给了自主品牌更多的“可能”。
新势力造车虎头蛇尾 未来市场霸主还看今朝
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火热,我们有目共睹。不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想在新能源市场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块“蛋糕”。近年来,造车新势力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与传统车企不同的是,这些突然冒出来的新兴造车企业,均打着互联网造车的旗号大肆宣扬,企图让自己成为焦点话题,但实质上他们大多只有PPT,并无造车经验,甚至连造车最基本的生产资质都没有。“造车新势力”这个词随之也被赋予了 “不靠谱”、“骗补贴”等贬义之意。
究竟什么样的企业能造车,造好车,这是人们的疑问。不是国人的思维太过传统,也不是造车新势力有多么的“新潮”,在没有实质造车基础的情况下这些“新势力”很难让人们接受。传统车企是经过了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等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非常坎坷。造车新势力的“弯道超车”法至于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真的很难有人能给予肯定。但也有一些实力较为雄厚并且靠谱的造车新势力,如蔚来汽车、拜腾汽车等,因为他们均可以拿出自己的成果。
对于那些只会“PPT造车”的新势力来说,新能源市场不仅不是他们想象的如此简单,更是他们所无法企及的。
总结
与那些坐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较晚,改革开放至今几十年的光景,中国已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世界级品牌车企的必争之地,同时也是他们的最大单一市场。与早前的那些“市场换技术”的合作方式不同的是,现在自主品牌已逐步打开了造车方面以及研发领域的技术壁垒,并且有着先天的本土优势,也更加的具有话语权。此次一系列的合作协议的签订,将会使自主品牌迈向新一级的台阶,更好的发挥出自身优势。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合作共赢才是立足的根本。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