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党委书记 帅石金
混合动力是发展趋势
动力系统的多元化符合节能减排的趋势,完成法规的要求,尤其在乘用车领域这个趋势是比较明显的。动力系统适应不同的地方,电动车、内燃车、混合动力汽车各有优势。多元化的起因还是每项技术都有利弊,不能单纯依靠某一项技术解决所有问题。
比如电动车更适合有固定停车位,短距离的在城市行驶。但是它的痛点是里程短和充电难,这恰恰是内燃机的优势。内燃机汽油柴油的能力密度很高,加油站基础设施非常完善,零部件的供应也很完善,所以它使用方便,成本也相对较低。混合动力介于两者之间,它虽然不能完全实现0排放,但是比内燃机还是要高出很多。但是缺点就是其成本比内燃机也要高一些。我认为,以油电混合和机电混合为主的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主流。
所以现在有言论说内燃机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消亡,我认为不准确。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也是需要使用内燃机的,随着政策法规越来越严格,纯内燃机汽车本身也不能满足了要求,所以我认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纯内燃机汽车未来或许将失去市场。企业会将重心越来越多的向混合动力转换。
从目前来看,三缸发动机是减量排放很好的技术,轻量化、减少排量、减少摩擦,这是节能非常好的技术。过去不能达到排放要求的四缸发动机,使用三缸发动机后排放要求可能就通过了。尤其是对纯内燃机、还有就是对于混合动力汽车来说三缸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不能说三缸机一定是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汽车从很多汽车从6缸变成现在的4缸,现在又有车企使用了三缸,将来也可能出现两缸机,这只能说明小排量发动机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 许敏
内燃机还是有潜力可挖的
现在很多车企都在同时布局多种动力形式,比如纯电动、小排量发动机加涡轮增压、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微混等。事实上,十几年来,全世界的车企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他们必须选择多种动力技术路线并存的方式。
当然,中国政府更偏向于纯电动这种动力技术,于是很多车企为了争夺中国市场,展开了一系列电动化战略攻势。有些企业把政府的导向当作唯一的,这样其实是有风险的,政府的支持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会优先选择。国际上,那些传统车企巨头既要做传统的,也要做新的,他们不可能、也不会一下子就改变原有的动力技术模式,都是慢慢地转型。
不可否认的是,车企坚持多条动力技术路线并存是有很多问题的,比如资源分配、成本过高等。如果一个车企只发展一种动力技术,也不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但是没有车企敢这样做,因为他们并不能确定市场的主流是什么。
现在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禁止传统内燃机的时间表,但要知道,这并不是消灭内燃机,只是禁止了内燃机低效的使用方法。目前,很多车企都在研发小排量的发动机,我认为内燃发动机开发的潜力是非常大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家对其投入的热情不减反增,这足以证明内燃机还是有挖掘的潜力的。但要注意到的是,内燃机不可能永远这样存在下去,其发展方向就是电气化,混合动力是内燃机下一步必须要走的路,国际上将混合动力称为内燃机的电动化。内燃机作为单一的动力源时代应该很快就结束了。现在的问题是,虽然内燃机改善了,但真正的把它高效利用起来只有用电机辅助,这样就不需要很大的能量,自然做到了节能减排。
三缸发动机,顾名思义,三个气缸,结构简单、摩擦少、重量和体积也都变小,对于油耗和排放都是有好处的。当前,消费者所反映的三缸发动机振动平衡不太好、容易抖动,这都是由一些三缸发动机做的不好的车企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像是丰田、国内领克这样的车企,其三缸发动机和四缸的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也不是为了追求低成本,而是真的想提高效率、节能减排。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邢敏
推行电动车不应贬低燃油车
现在我们国家政策是力推电动汽车,有些媒体和企业就开始看衰传统内燃机汽车,这是错误的。现在的传统内燃机已经可以摘掉传统的“帽子”了。因为其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智能控制系统,比如其车用动力的沿用系统是智能化的、车用动力的增压系统是电控的,可以说智能化已经支撑起了内燃机的动力系统。此外,我们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亿台,国六排放标准2019年7月就要实行,国家的排放标准将倒逼内燃机的技术提升,内燃机技术的提升也将促进车用动力的发展。内燃机将来的排放肯定是符合国家法规。所以我认为大家不应该一边提倡发展电动汽车一边打压内燃机汽车。
我认为,内燃动力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应该紧盯国际的技术路线在节能、减排和符合国家的标准下下功夫。第二,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内燃机热效率的提升对于汽油机和柴油机油很大的支撑。比如日本已经在2016年由政府和企业组成了一个团队,专门研究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的热效率的提升,从30到40甚至到50的热效率的提升都是有可能的。未来的内燃机的热效率将达到55-60,内燃机也有可能实现0排放。我们现在总是将目光对准整车,但是很少谈及动力。动力是汽车的心脏,动力如果不行,何谈动力总成,动力总成不行,一辆汽车就只是个空壳子。
反观我国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一定要符合国情。电动车包括燃料电池车政府可以推进、可以未雨绸缪,但是工程化变成商品化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扶植非常重要。电动车要在技术上和工程化上应该扎扎实实的做功课。
但是我始终认为,单独的推行电动车并不是我国的方向,纯电动汽车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前端从材料的产生是污染的,后端的燃料电池的处理也是污染的。新能源一定要和传统的动力“双轮驱动”。所以我们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慎重,要客观。
天津大学教授、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姚春德
内燃机仍在发展,而且会更加高效
欧洲多国提出禁止内燃机汽车上路,基本都是应对碳排放目标提出的口号,根据现实情况看,不太可能做到。总体来说,内燃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一定是和机电联合起来的。
关于车企同时布局多种动力形式的这一现象,我认为中国车企自身积淀还不够,技术还不完善,看到什么好就做什么,这样很容易丢失了自己的特色。国际上知名的几个传统车企在这方面做得可以说是领先的。比如,日本的丰田汽车,在发展混合动力车型、氢燃料电池车型以及纯电动车型的同时,依然没有放弃研究传统内燃机。这说明,多重领域的布局是很正确的方向。内燃机涉及的领域很宽泛,比如说乘用车、商用车,乘用车又分为轿车和SUV等,商用车也分为轻型商用车和重型商用车等,一定要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来解决问题。根据市场不同的需求来解决问题,不可能一个方案解决全部的问题。
从当前的形势看,大幅度提高内燃机效率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三缸发动机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国工信部要求汽车油耗不能超过5L,如果想依靠燃烧来解决排放问题,那么三缸发动机就成为了一种选择。利用小机子的轻量化来减少油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过去由于平衡问题,大家对三缸发动机有一些偏见。但随着技术的逐渐完善,现在市场上的三缸发动机做的很好。事实上,在实际驾驶时,三缸机传递到车内的抖动并不十分明显,各大厂商都会在发动机抖动上采取措施。例如通用就采用平衡轴来消除三缸机的不平衡力矩。既然解决了抖动的问题,那三缸发动机的优点就变得明显了。首先是油耗,由于发动机结构相对简单,重量会减轻不少,随着热效率的提升,发动机的整体油耗会明显低于同功率下的四缸机。而得益于三缸机的特殊构造,在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会相对较少,这使得三缸发动机无论是维修成本还是耐久性都要更胜一筹。
对于纯电动的发展,如果没有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内燃机还是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从我个人的角度,短期来看,混动动力是最适应当下大环境的一种动力技术路线。当然,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内燃机仍然在发展,而且变得更加高效。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