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了数百万产能的新能源工厂之后,宝能的首款车型却是一台燃油车,其中的玄机让外行人百思不得其解。
如若没记错,这是宝能入主观致之后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宝能推出了三年之后的第一款新车,观致7。
关于观致7的产品力解读,从这个不断收紧的乘用车市场中已经没有任何解读的价值,红海一片的乘用车市场观致7能够有多强的表现力,目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不过从2019年全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销量中,我们能够找寻到观致的生存现状。
去年,观致全年销量22695台,同比2018年下滑幅度高达63%,今年上半年观致销量2873台,从销量数据层面分析观致本身市场表现以至边缘化。
奇瑞、以色列量子时代的观致事实上已经无力回天,宝能时代的观致三年才登陆市场。
中国乘用车市场一年一变,在这个品牌运营强度不断增大,难度设门槛的乘用车环境中,边缘化的观致品牌又遭遇三年无新品困境,显而易见市场对观致的认可度继续下滑。
而一切的一切,最终使得观致经销商体系分崩离析,过去两年不断有经销商发泄自己的不满,店面巨大的投资以及日常运营费用并没有获得一定的销售量,品牌亏损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观致7是否能够为带去较好的销量,一切交于一年之后的市场销量来评说。
毕竟,从目前来说诡异的不是观致7,而是为何宝能会在圈出300余万新能源汽车工厂之后,首款车型却是与之前规划毫不相干的燃油车。
在宝能的所有对外规划中,重点提及的都是“新能源”产业。
2017年10月,宝能于杭州富阳签订协议,有意向投资140亿,在杭州建设年产30万的新能源项目工厂,该项目占地3000亩,项目内容为“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研发等相关。
同年12月,宝能广州投资300亿建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年产预计50万台。
2018年,宝能于西安规划400亿、100万产能的新能源配套项目,产值预计超千亿。
2019年2月,宝能于贵阳投资的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开工,项目预计投资164亿,预计成为贵州最大的企业。
事实上,宝能制定了6大项目,前四个项目杭州、广州、西安、贵阳四大基地累计产能达到230万,加上尚未披露的两大项目以及奇瑞、以色列量子时代遗留下来的产能,观致的产能目前被宝能吹爆到300万量级。
至于投资,140亿、300亿、400亿、千亿以及164亿、未披露数据,宝能对观致的规划已经超过了2000亿。
而需要了解的是,这些规划的都是新能源项目,如若根据宝能此前对各地的承诺,这些项目产品已经开始对外销售,譬如说承诺西安的是,2019年9月底即可实现总装量产,12月力争首台车辆下线。
距离宝能承诺的新车下线已经过去9个月,但关于宝能西安新能源工厂的消息却鲜有人提起。甚至截止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看到观致相关项目的具体信息流出。
事情再一次被观致7的登场推向风口浪尖,外界传闻的“圈地造车”质疑并没有因为新车的登陆市场而消散。
目前生产观致7的仍然是常熟工厂,而常熟工厂是奇瑞、以色列时代留下来的初代工厂,这意味着观致目前在售所有车型均与宝能规划的新能源项目没有任何关系。
观致3、观致5以及全新推出的观致7,都是常熟工厂生产的燃油车。
而宝能在西安、杭州、广州、贵阳等地规划气势磅礴的新能源项目,至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换句话说,就算观致出到观致9,如若还是在常熟生产燃油车,那么宝能的造车疑云就难以被解开,毕竟宝能承诺各地的是投资上百甚至上千亿,在当地生产新能源车。
既然宝能在当地承诺的所有项目均未开拔,并且承诺当地的经济投入、税收带动、销量数据没有实质性进展,那么宝能仍然无法化解“圈地造车”疑问。
用最好的宏图,规划最美好的愿景,拿最好的土地,最廉价的土地。
目前,宝能依靠“新能源项目”从全国拿到了上万亩土地,分别是杭州的3000亩、昆明的6318亩、广州的4935亩以及西安的2090亩土地。
事实上,宝能“新能源项目”落地之后,都会有配套的房地产、旅游、仓储物流项目落地。
走在哪里跟到哪里的宝能地产,让宝能造车更披上疑云。
2018年6月宝能汽车、宝能弘石置业以过5亿的价格摘得秦汉新城2090亩土地,除了工业工地之外,还有商业用地。
有意思的是,以“新能源项目”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宝能汽车,在动作上却远远慢于宝能地产。
依靠宝能汽车项目拿地的宝能健康城项目,项目早已经开始动工,这个集精品酒店、汽车展厅、特色商业街、私人会所、主题民宿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领先型商业综合体,已经在速度上超越了宝能“新能源项目”。
商业配套开展速度远远快于“新能源项目”,这更给了市场诸多疑惑,
对于各地政府来说,宝能并没有如约履行自己的责任与承诺,应诺的“新能源项目”三年之后仍未有新车推出,各地的工厂更未动工。
杭州、江苏的工厂以及配套建设计划依然是一片白纸,尚未有所动作。
观致7的上市,并不能为市场抹除宝能“圈地造车”的疑虑,毕竟生产观致7的常熟工厂是奇瑞、以色列时代留下来的老底儿。
而宝能为各地政府画出的大饼,到现在也没有兑现承诺。
那么推出观致7的意义,我可以认为是宝能的权宜之计,入主观致三年无新车,大肆拿地的背后如若长期没有新车推出,市场舆论必然严重质疑宝能造车。
但,宝能规划投资的上千亿、数百万工厂生产新能源,截止到今天仍然没有对外公布新能源产品的宝能,单单凭一台常熟工厂生产的燃油车,就能解围各地政府的困惑?
动机不纯,仍然是悬在宝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