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汽车最近一系列动作不断,先是(3月20日)原北汽股份高管蔡建军出任宝能汽车副总裁兼观致汽车执行副总裁(分管营销),紧接着(3月23日)宝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在陕西西咸新区开工建设。
![]()
项目总投资400亿,规划产能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及配套项目,整车和零部件产值将超千亿元。对于人事调整,小编在此不做评论,只对宝能西咸基地做一些探讨。
纵观目前主流造车新势力们的整车制造基地布局,和宝能选择陕西西咸有些大相径庭。
![]()
先来看看威马、电咖、零跑选择的浙江,可是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产业集群优势巨大。在这里有吉利汽车、众泰汽车等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另外有超威、天能等电池供应商、同时有专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胜电子等一票企业、电机及驱动控制有方正电机、卧龙电气等实力型企业、充电设备方面有万马股份、中恒电气等相关企业,总体上来看,配套条件非常成熟。
再看看前途、拜腾、车和家选择的江苏,也是和浙江不相上下的一个汽车产业核心区域。它有长三角的地缘优势,加上南京汽车集团、南京长安等传统车企以及系列的零部件配套资源,另外还有诸如南京博郡、 华英控股等新能源汽车研究设计机构,所以江苏地区成为全国汽车工业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蔚来汽车选择的湖北,是东风汽车的大本营,得益于多年经营积累,该区域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非常完善,另外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有骆驼集团、武汉力神等为代表的电池生产大户,宇清传动、武汉理工通宇等电机及驱动控制公司,武汉合康、北方能源等充换电设备知名企业。
小鹏汽车选择的广东,该地区新能源产业政策是走在各省前面的,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累计超25万辆,其中私人乘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量超20万辆。另外凭借珠三角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加上以广汽和比亚迪在这里的多年发展,无论是汽车零部件还是新能源汽车所需的“三电”系统都有稳固且充足的采购渠道。
奇点汽车选择的安徽,它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该区域有江淮汽车、奇瑞汽车两大汽车集团,零部件配套体系很成熟,同时还有国轩高科等一众电池生产商、力高新能源等电池管理系统供应商、皖南电机等电机及驱动系统生产企业。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区的人力成本较其他区域来说,还是比较有竞争优势的。
爱驰汽车选择的江西,貌似有些冷门,实则该区域传统车企也有不少,诸如江铃汽车、昌河汽车等;另外有孚能科技等多家电池生产企业、江特电机和一超科技为代表的电机及驱动控制企业、英开新能源等充换电设备制造企业。这样看来,江西区域的配套体系也比较成熟。
从上面来看,造车新势力们纷纷把整车制造基地选在东部地区,原因是这些地区产业供应链已具规模,同时地理位置、新能源政策、人力资源都也都有优势。但是宝能汽车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新能源基地选在西部内陆地区的陕西西咸。是何原因呢?
新能源造车领域,不得不说“先下手者为强”。随着车企数量的不断增加,东部地区可选建厂土地逐渐趋于饱和。西部地区开发将成为必然趋势。另外目前来看,已经有部分车企入驻西部地区,如知豆在甘肃兰州建立生产基地、长江汽车在云贵地区建厂。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陕西省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的企业已超过300家,已形成了整车和关键零部件较为完整的研发生产体系。整车企业以陕汽集团、吉利汽车和比亚迪汽车等为代表;新能源方面,陕西起步较早,基础较好,配套企业方面,三星电池、沃特玛电池、华星PACK(电池包)、捷普电机等一批新能源关键零部件企业。
![]()
此次宝能汽车落子西安,跟当年比亚迪的起步之路颇为相似,不过比亚迪当初是为了资质,宝能明显是为了资源。西安目前已经有了吉利新能源的基地,而且又提出了《关于支持西安经开区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政府资源上给予了新能源车企巨大的支持,宝能汽车本次的大规模投入,显然是奔着西安的政策而去。
另外西安作为国内知名高校的聚集区,人才积累本就深厚,近期推出的落户政策更是在国内掀起一股“抢人风潮”,创造了1天吸引8000人落户的耀眼成绩,这对于宝能而言也是个巨大的利好。
宝能新能源此次布局西安,第一原因自然是政府资源吸引,这也是国内新能源车企选择落户地的普遍原则。第二原因更多是跑马占地,避实击虚。与其跟友商扎堆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还不如另辟蹊径在竞争不激烈的区域快速发展。至于第三点,我只能说宝能汽车恐怕也存着追随国家政策红利的心思,毕竟西安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上的核心城市,整体辐射力会越来越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