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工信部《2018年10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1-10月,乘用车累计销量1930.4万,同比下降1%,大部分人都对2018年的车市有所担忧。但是新能源车市场却呈现另外一番光景,1-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6万,同比增长75.6%,前景一片美好。在表现不错的市场大环境下,我们就来看一下,年初各大新能源车企定下的销量任务,能否实现呢?
![]()
![]()
今年8月份,李斌与小鹏打了个赌:年底ES8交付不足1万辆赔车一台。我们就来看看截至10月份,赌约完成度如何了。
![]()
截止2018年10月底,蔚来已经在中国170座城市完成了4961台ES8的交付,目标完成度为49.61%,还剩不到2个月的时间。不过考虑到10月份产能爬坡后ES8已经交付了2059辆,并且工厂产能还在继续爬坡。蔚来官方表示,1万台肯定没问题,不过嘿电还是希望,目标完成很重要,但是软件OTA车主也很着急啊。
![]()
![]()
9月28日晚间,威马汽车官方旗下的首款纯电动智能SUV EX5正式开始交付,同期威马汽车也宣布今年10000辆的交付目标。
![]()
自9月15日起,威马订单已经达到了4016个,并且还在持续攀升,其中,从3000元预购到2万定金缴纳的转化率高达35%。不过光看订单意义不大,嘿电在查阅乘联会销量表时,新能源车中威马依旧榜上无名,查遍全网数据,也没有找到能够给人安全感的具体交付数量的数据。相比蔚来,威马的不确定性会更强。
![]()
![]()
11月16日,小鹏汽车携高智能纯电SUV小鹏G3首次亮相广州国际车展。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宣布小鹏G3将于12月12日举行上市发布会。
![]()
今年九月,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夏珩在接受汽车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小鹏汽车求质不求量,我们一定会在今年交付,对具体数量没有要求,但明年会交付几万台。”
![]()
造车势力间最初交付的赌约不过是WHO CAN WHO UP ,NO CAN 也BB的造势行为。交付的汽车质量是否可靠、消费者是否认可才是衡量一个企业硬实力的标准。本次广州车展上,嘿电也采访到了小鹏汽车CMO熊青云女士,熊总表示:双十二上市之后小鹏G3就会开启交付,不过18年只是小批量交付,真正的挑战还在19年。
![]()
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宣布2018年比亚迪王朝车型将全面迭代,全年新能源车销量目标20万辆。
![]()
根据比亚迪官方数据透露,今年10月新能源销量为26066辆,同比劲增121%,1-10月总销量为161403辆,目标完成率为80.7%。按照比亚迪新能源销量每月递增的趋势以及目前的订单情况来看,年底多半会超额完成销量任务。
![]()
2018北京车展中,广汽新能源汽车公司副总经理肖勇表示2018年达到1.5万辆的销量目标。
![]()
据官方数据公布,今年1-10月,广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13928辆,目标完成度为92.85%。由于广汽新能源目前的车型只有GE3和GS4 PHEV两款,主力车型还只有GE3,因此在今年4月份广汽传祺新能源也只是定了一个比较稳的小目标,目前来看,靠着明年地补取消的大势,完成1.5万台销量,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
![]()
2018年1月19日,在北汽集团2017年经营业绩及2018年发展战略媒体沟通会,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透露,2018年新能源目标销量为15万辆,目标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新能源车企。
![]()
北汽新能源官方发布了1-10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109839辆,目标完成度73.23%。10月单月销量27958辆,环比增长142%。嘿电觉得第四季度依旧以每月近3万辆的数量来卖的话,靠着每月超过2万台的EC系列,15万辆的目标问题也是不大,不过目前北汽新能源最大的问题还是太过于依赖微型车的销量了,一旦国补退坡、地补取消,北汽新能源会摔得很惨。
![]()
![]()
2017年年底,长安汽车副总裁龚兵表示,2018年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冲击8万辆。
![]()
嘿电在长安官方的《关于 2018 年 10 月份产、销快报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中了解到长安新能源汽车10月销量7554 辆,本年累计销量 56043 辆,目标完成度为70.05%。现在看来长安距离目标销量还是有30%的距离,而且据了解,长安新能源9月销量才从5000冲到7000以上,应该也是费了很大劲。如果后两个月每月的销量不能冲到12000台,那今年的目标可能悬了。
![]()
![]()
汽车被称为工业文明桂冠上的明珠,2009年,汽车产销量达1364万辆,一举超过美国,往后近10年时间,我国汽车销量连续呈现正增长。直至今年,市场低迷,汽车行业迎来了其首次负增长,一直不被看好的新能源车逆市上扬,表现出强硬态势。但目前新能源领域也是一片红海,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以产品为王,全力以赴,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扒开一条裂缝。2018,新能源车企之间的洗牌和淘汰才刚刚开始,到底谁能够胜出,2019年会是一个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