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们常会用“叫好不叫座”来形容有些商品虽然实力强、质量好,但却得不到很多人的认可。然而,你意识到过吗,在消费市场中,竟然存在着不少“叫座不叫好”的商品。
这类产品在方方面面达不到很高的标准,有的甚至存在缺陷,但却仍旧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在汽车这样的复杂大宗商品市场,“劣等品”上位的情况更是常见。
在“吃瓜群众”眼中,奔驰E级是50万级豪华车的标杆,是小老板们人手一辆的“场面车”;而在大多数行内人看来,北京奔驰的E级是一个因为偷工减料,被砍掉翅膀的天使。
关于它的销量,无需多言,奔驰E的受欢迎程度超过很多人的想象,而关于它的残酷事实,也远超很多人的想象。一款国外的车型引入国产,一般会在国内重新选择零件供应商,北京奔驰就在这里动了手脚。引擎盖、后备箱盖和四个车门的材料,在进口的E级上,采用的是铝合金,而到了国内,这些材料就被北京奔驰换成了更廉价,更笨重的钢,让车身增重了200-300Kg。如果说车门铝换钢只是增加了一点油耗,无伤大雅,那因质量不过关导致的“断轴门”则是置消费者生命安全于不顾。
从2017年开始,就陆续有车主表示新车行驶1万多或者2万公里之后出现减震异响,甚至是悬架断裂等情况。随后的2018年,北京奔驰E级断轴的事件开始大规模爆发。经查,北奔E级断轴的原因是支撑臂用料被减配了,再加上“铝换钢”加重了车身,更使得脆弱的悬挂不堪重负。
就是这么一辆被“偷梁换柱”的车,还能把1.5T发动机卖到40万,说到底是消费者对它太过纵容。
说到雷克萨斯,很多人会联想到它和丰田的关系,作为丰田旗下的高端品牌,它的“销冠”ES系列,也和东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江湖上常年飘着它是“换壳凯美瑞”的传闻。
光从动力系统上看,不论是ES200、ES260的汽油发动机,还是ES300h的混合动力系统,都能在凯美瑞上找相应的车型。虽然它们在马力、亦或发动机型号上,总会差那么一两匹,或者一两个字母尾标,但这掩盖不了ES和凯美瑞共用动力系统的事实。
有了凯美瑞的底子,雷克萨斯把它精装修了一番,换上更豪华的外观内饰,更下本的用料,摇身一变,成了一台豪华座驾。
出身不高还是其次,更关键的是,它还要消费者加价购买。在去年年底,一般车企都在提优惠冲销量的时候,雷克萨斯ES普遍加价2万以上,部分地区还得花钱买一些装潢、延保或者数年的保险。即便如此,想提车还是遥遥无期。而整个雷克萨斯品牌也基本走着加价的路子,近期上市的LM500h甚至活生生加了一台埃尔法的价格。因此有人用和雷克萨斯销售的对话调侃道“我加价XX万,今天能提车吗”“不好意思先生,我们没那么大优惠”。
前段时间,雷克萨斯ES系列因为机油增多和机油乳化被众多消费者投诉,虽然躲过了今年的3·15,但是它也折损了雷克萨斯的“匠心”形象。
这种极具“欺骗性”的车并不只存在于外国豪华品牌中,一些销量不错的国产车也有类似的毛病,荣威RX5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2016年上市以来,乘着“SUV”热的东风,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位居SUV销量榜的前列。消费者奔着它的大车身,互联网噱头和那有点洋气的logo,来到4S店,可没想到,买回家的却是一台故障频发的“工业垃圾”。
不少车主发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RX5开始出现顿挫,动力间断等情况,更有人的车遇到了油门踏板抖动的问题。求助4S店后,商家开始踢皮球,不予解决,让车主每天开着问题车辆上路。4S店修不好,不敢修的局面,反映了RX5病因之深。“三大件”上出问题,一大修,就要花费上万大洋,车企也付不起这个本钱来召回这些数额巨大的车辆,只能让车主担着这个风险。
不仅是汽油车,RX5的新能源版本也是有很多毛病,续航缩水,系统死机,动力中断等问题一直在困扰着车主们。而当问题出现后,车主却再也没有后悔药吃了。
对于这些“叫座不叫好”的商品而言,虽然当下销量亮眼,但并不意味着它能够一直红火下去。各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甚至加价的行为终究会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正所谓“天要让其亡,必先让其狂”,这些车型在疯狂敛财的同时,市场也在明明白白地看着,总有一天,它们会从高位重重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