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车展的取消没影响新车发布,奔驰E推出了中期改款车型,外观小许变化,内饰就换个方向盘,不过当掀起发动机盖的时候,发现这不是马上国产的M254机器吗?没错,这才是这辆E级最重磅的技术改进。
从M254往前推两代就是M264和M274,最后的数字就是气缸的数量,如果是六缸就是M276、M256。老实说,现款E级2.0T的M264发动机确实短命,从M264投产到公布M254只有短短3年,而M274可是用了6年啊,不过如果从技术角度看来,M264算是M274的改款也不为过,毕竟他们最大的差别在于它实现了模块化,并没M254那般思维上的转变。
当然并不是M264有什么明显的短板,只是这台没有皮带的M254发动机更符合环保、节能的需求。大家都知道,发动机除了驱动汽车,要干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发动机内部的冷却液的运转需要水泵、车内的用电系统需要发电机、吹冷热风的空调需要压缩机,这些部件都需要发动机通过皮带连接产生运转的动力,用车人一边享受着舒适的车内环境时,发动机也要分出力气去满足它们的工作需求,而这款M254通过48V实现了完全电气化,皮带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48V的技术早前已有详细介绍,那时候整车厂还未有完全使用起来,但是零配件巨头已经实现了技术储备,随后无论自主品牌还是现款的E级都利用上这一减排节能的科技,只是全新一代做得更加彻底。水泵、压缩机、第二代ISG取代起动机和发电机,6缸M256甚至有涡轮电动辅助器,发动机没有周边的累赘,自然也不需要皮带了。除了没有皮带之外,这款M250系列发动机还有些值得了解的科技。
第二代ISG
奔驰E级将ISG布置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是P1的结构,属于最轻量的混合动力系统,相比新发布的CLA260插混来说再简单一些,当然,ISG的电机扭矩不大,纯电动的话只能应付低速和短里程。电机的最大功率为15KW,最大输出扭矩
全新的动力系统有柴油也有汽油版本,针对国内我们只关注汽油车型,动力输出介乎154ps到362ps,按照目前在售E级的动力分配,加上电机的动力,新一代E级比新款有所提升,装配1.5T和2.0T的动力大概是154ps到300ps之间。
NANOSLIDE气缸涂层
奔驰有一气缸涂层的技术叫NANOSLIDE,实际上是气缸壁的镀膜技术,最早06年的AMG6.3L V8发动机率先用上,随后在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普及。从上代M264机器中也有用上此技术,而这代M254发动机继续沿用。
NANOSLIDE通过高压电弧将铁或者碳的涂层瞬间融化,经过高压气流推动,均匀地喷涂在铝合金的气缸壁上,便形成了一层0.1-0.15毫米厚的纳米晶体涂层。对于柴油发动机而言,取代了厚重的钢制缸套,降低质量,对于汽油机而言,最重要是减少摩擦,提高燃油消耗和降低排放。
电子辅助增压器
电子辅助增压器是M256一大亮点,据悉4缸发动机并没此福利,届时估计会用在S级别的车型上。电子辅助增压与电子涡轮不是一回事,推动涡轮的主力还是依靠废气,但是在中冷器附近却藏着一个电机。
6缸发动机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动力的顺畅和随传随到的推动力,第一代国产E级上的3.0自吸有这感觉,后来加入涡轮,低速时的顺畅感则需要变速器的换挡逻辑迁就,而全新一代M256发动机的电子辅助增压器就是解决低速的增压值不足,同时弥补涡轮天然的迟滞现象,据其官方宣称,它真正做到动力零迟滞。
小结
从M270到M260系列,奔驰实现了模块化生产,三缸、四缸、六缸发动机的研发成本大大降低,从M260到M250系列,奔驰实现了全系轻混的转变,四、六缸机器完全取消皮带结构。未来的C级、E级甚至S级还用众多的SUV车型中,M250系列将是主力,而国产只是1.5L和2.0L排量,6缸发动机依然进口,所以海外版的六缸E级,国内可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