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6日,日本制造业史上最大规模的破产案诞生,一间拥有84年历史的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它就是被讽刺为“杀人气囊”的日本高田公司(TAKATA)。高田公司是世界三大、日本最大的安全气囊供应商,仅安全气囊这一产品就占据了全球20%左右的市场份额,世界大小车企均与其有着合作关系;而它影响“zui”大、范围“zui”广,也由此可见。
“杀人气囊”的根源在于高田气囊在安全气囊增压泵内使用了硝酸铵化学物质,而该物质若长期处于炎热和潮湿环境下,容易分解、变得不稳定,致使安全气囊弹出的力量过大,飞溅出金属碎片伤及驾乘人员。莫以为气囊弹开是小概率事件,要知道全球因此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17人,超过180人受到伤害。
高田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生产这类缺陷气囊,虽然早在2000年就有美国消费者投诉气囊缺陷的问题,但直到2015年 5月,高田公司才首次公开承认产品的缺陷,进而引爆了此次史上最大的汽车单一缺陷召回,而高田也因无力承担这一后果而申请破产,将许多召回的难题抛给了曾经亲密的合作伙伴。目前有关高田气囊召回的进展,还在持续推进,尚有许多在马路上行驶的车辆还搭载着高田“杀人气囊”。
2017年10月8日,神户制钢所公开承认篡改了部分产品的检验数据,将产品以次充好供应给客户。五天后,神户制钢所承认将篡改了技术数据的产品用于汽车、新干线和飞机等行业,涉及大约500家国内外客户。神户制钢所造假事件与“杀人气囊”有所不同,安全气囊是汽车领域的应用,而钢材所涉及的则是各行各业。因此,自神户制钢所承认数据造假后,其关注热度便居高不下(日本第三大制钢企业)。
受神户制钢数据造假影响的车辆,基本集中在车辆保险杠和车辆覆盖件(引擎盖、行李箱门等部件)。从神户制钢公布的信息来看,以次充好的情况从十年前便已存在,兵哥不是说神户制钢数据造假对汽车的安全没有影响(对航空、新干线等影响巨大),只是从另一角度来看,神户制钢十年间产品的以次充好,日系车依然在世界舞台独领风骚,这一现象甚是讽刺。反观国内,没有造假丑闻,新车中却不乏“生锈门”等问题,个中的缘由引人深思。
作为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SUV,CR-V一直有着不错的车主口碑与销量;但2017年7月份刚上市的全新一代CR-V,显然没能继承前辈车型留下的良好口碑,甚至还险些毁了前人的“衣钵”。在经历“刹车门”不久,又爆出了其搭载的1.5T地球梦发动机存在机油增多的缺陷;作为本田以引为豪的黑科技,在今年被沦为了“地球噩梦、暗黑科技”。
如果说产品存在缺陷是难以避免,那企业就应当尽应尽的义务与职责,对缺陷的产品进行积极的召回,尽可能减少消费者的损失。不过本田在“无中生‘油’”这事上,显然起到了很好的反面教材。从1月20日东风本田表示对问题进行调查,到2月2日宣布将在2月12日公布解决方案,再到2月9日质检总局宣布启动调查;在大半个月的时间里,东风本田就整理出了针对思域、CR-V 1.5T车型“升级ECU、增加机油尺刻度、修订用户手册”的召回方案。直到3月1日质检总局因“召回措施不完善”约谈东风本田,后者才做出停售1.5T CR-V,进一步改进技术解决方案的措施。
2月12日东风本田公布的召回方案涉及思域与CR-V的1.5T车型,但目前停售仅针对CR-V,并且经销商仍可接受预订,只是提车时间无法确定;即目前最终的解决方案仍然尚未出台,一众受影响的车主除了等待、只能继续等待。不过讽刺的是,国内CR-V正处风头浪尖,欧版的CR-V却在日内瓦车展上抛头露脸,两者同样搭载了1.5T涡轮增压和2.0L混合动力两套动力系统。
就在日前,长安福特刚刚宣布召回567167辆的蒙迪欧与锐界,涉及2013-2017款的蒙迪欧(371371辆)和2015-2016款的锐界(195796辆)。召回的原因是“由于制动软管材料不能满足福特耐久试验规范,如果频繁大幅度转向操作,长期使用情况下,造成软管内部编织层疲劳受损。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制动软管鼓包、开裂并漏油,引起制动效率衰减、制动距离变长,存在安全隐患。”
据了解,福特车型在出厂前是要经过超过30多项严格细致的品质测试的,可为什么从2013款到2017款的蒙迪欧都需要召回解决刹车软管的隐患呢?显然这无法用“未雨绸缪”来搪塞,但凡在网上搜索“蒙迪欧或锐界刹车软管”,简直是各种投诉满天飞。所谓的耐久试用规范,莫不是从2013款的新车开到2018年才发现问题?不过有意思的是,2017年11月,福特投资6.8亿的南京测试中心正式落成,该测试中心是福特在中国建造的首个整车测试和验证基地;随后不久,蒙迪欧与锐界就正式被召回了。
你能想到的开车时最惊悚的事是什么?部分雅阁、奥德赛、思铂睿、艾力绅、MDX、TLX的车主或许会这样回答你:“灵异后视镜”;本田、讴歌官方对此的描述是“车辆行驶或停车过程中左右外后视镜同时自动折叠,影响驾驶员的后方局部视野,存在安全隐患”。而造成这一安全隐患的原因是“由于设计原因,后视镜开关内部可动触点表面处理不当,操作开关的过程中可动触点磨损,磨损粉末堆积、氧化后,接触电阻增加”。
后视镜似乎是个不起眼的配置,但它的作用并非只是象征性的“耳朵”,它是驾驶员在车上的另一双眼睛;如果行驶途中后视镜发生自动折叠,后果可想而知;更有甚者,如果是在夜晚行车,后视镜自动折叠了,这灵异的一幕光想想就可怕。看似小问题,实则后患无穷;很多网友表示本田的这次召回很能体现企业责任,但从涉及车型的数量(本田335357辆/讴歌3524辆)与型号(最早2014款/最晚2017款)来看,有失日本精细化制造与工匠精神的美誉。
产品缺陷召回存在的意义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也是为了保障企业的最大利益。追逐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核心,而提高客户对企业产品的认可度则是获取利益的催化剂。通过召回体系,企业可以对用户的反馈、产品的缺陷一目了然;但并非积极地召回就能换来用户的认可。例如斯巴鲁关于力狮空气泵继电器的召回,显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2016年11月斯巴鲁曾对力狮的空气泵继电器进行过一次召回,然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车主又收到了召回通知,并且召回的理由还是空气泵继电器,只是前面加了一句“由于之前召回的维修作业方法内容指示有误”。
因为同样的缺陷被召回两次,理由竟是上一次召回操作有误;如果这事出现在医院手术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召回本是尽可能地消除产品出厂后存在的缺陷,没曾想召回本身的操作也存在缺陷;本来斯巴鲁在国内就已经是小众品牌,靠着水平对置发动机、对称式全时四驱系统,以及全进口的品质,成为不少人心中的信仰之车。如今力狮的二进宫则显露出了,小众的背后往往是各种配套不完善的事实。
此次7宗“zui”中“zui”走心的召回被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夺得,因为一张副驾驶遮阳板安全气囊警示标签漏贴了,进而在质检总局备案进行召回,召回车型为沃尔沃XC90,总共涉及42辆。召回的处理方式也不是简单的补贴警示标签,而是免费更换副驾驶侧遮阳板化妆镜盖。很多人表示这个召回作秀的成分更大,可要知道当初沃尔沃装备三点式安全带的时候,很多人也认为是多此一举。
不论你认为沃尔沃此次召回是否是作秀,只要你有去了解这个警示贴纸存在的意义,显然这就够了。这张警示贴纸的内容是“不要让儿童乘坐在副驾驶,即便是背向式安全座椅也难以避免安全气囊弹出时造成的伤害”。在一个儿童安全座椅普及率都不高的地方,沃尔沃对这张警示贴纸的重视,显然是有道理的;沃尔沃带给人“安全”的品牌认知,也并非浪得虚名。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