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的持续时间有多长?七天!这是公众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在经历各种爆炸性新闻后,所总结出来的经验。第一天,热点事件发酵,该热点事件所挑起的情绪会迅速在人群中传播。第二天是引爆,事件热度成指数级增长,波及范围和情绪的宣泄很快达到顶峰。
![]()
第三天是争辩,第四天是分析,第五天是消退,而到了新的一周,新的焦点又将出现,旧的被埋没,循环往复,如此这般。过去了,就没人再记得你了。帕萨特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热点案例。
在去年12月时,上汽大众帕萨特在中保研C-IASI碰撞测试中,车内乘员安全指数方面只获得一般(M)评价,其中在最重要的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评中拿到差(P),刷新了中保研所有参与碰撞测试车辆的最低成绩,位列倒数第一名,倒数第二名是上汽大众途观L。然而,美版PQ46平台帕萨特在美国IIHS碰撞测试中,A柱并没有发生明显形变,但在中国市场,MQB平台的新帕萨特按理说作为大众全新一代车型,安全性应该提升,但现实却是A柱强度甚至完全不如美版上一代帕萨特。
![]()
而该碰撞测试后,帕萨特安全问题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不仅车主反应强烈,周围的吃瓜群众也议论纷纷,毕竟是细分市场的常年销冠,每月都有近2万辆的销量,影响的车主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当然,围绕帕萨特的评论也是清一色的一边倒,批评声不绝于耳,似乎帕萨特在市场中已经完了,所有人都不会再考虑这辆车。
![]()
然而,在去年的12月份,上汽大众帕萨特的销量为27414辆,同比增加81.2%,夺得中型轿车第一名。直至今日,热点逐步消逝,购买帕萨特的人依然很多,虽然碰撞事件为帕萨特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影响力是在逐步减少的。等到公众彻底忘记这件事,帕萨特必然也将重回榜首。这也是为何厂家迟迟不愿处理,或者正面回复的原因。因为都知道,热点是具有“七天效应”的。
![]()
![]()
有趣的是,在事情过去几个月的时间后,各类为帕萨特“正名”的稿件频繁出现在网络上,比如“说帕萨特碰撞不好?销量可没下来”“帕萨特碰撞也无法全盘否定这车的品质”“帕萨特Passat碰撞成绩不好就等于不安全?”等等一系列的稿件,这类稿件无不指出了不能因为安全问题就放弃帕萨特,那么我想问,如果一辆车连安全都不能保证,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吗?
结语
在我们看来,帕萨特事件并不单单是上汽大众的一次安全质量问题,它更多的是代表了国内众多汽车质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背后永远都是厂家“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等待热点的消退,等待消费者购买热情的重新点燃。这也是为何这么多全球车企在国内“双标”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不能应该“好了伤疤忘了疼”,而是应该抵制这种行为,让厂家认识到错误,主动承担责任,重新评判后再选择是否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