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苦无主流引擎已久,蓝鲸1.5T的出现增强了行业的信心。
CS55 PLUS与锐程CC双车上市,意味着长安整体全面进入“蓝鲸时代”,不仅仅标志着长安动力引擎正式归入国际之列,更代表着中国自主品牌驶入技术快车道。
不管你信不信,蓝鲸都成为推动长安快速行进的核心驱动力。
![]()
拥有180马力,132kW最大功率的蓝鲸1.5T,从表层账面数据上已经领跑行业,具体数据层面,其能够保证在1250转输出300牛米最大扭矩,为低速行车状态下提供更强的推动力,此外热效率表现不俗。从这些简单的数据剖析,动力已然不是制约长安发展的短板。
运动成为长安征服年轻市场的一把钢刀利刃,截止到目前为止,蓝鲸家族成员迅速扩张,1.4T、1.5T以及2.0T引擎布局完成,为不同定位、不同尺寸以及不同价格的车型提供种类更多的发动机。
同时为了保证不同动力系统的不同输出表现,长安还为蓝鲸提供了不同的变速箱技术支撑,最为关键的是调教理念也能打出完美的差异化表现。
![]()
譬如说UNI-T上的蓝鲸动力与逸动PLUS的蓝鲸动力,相比与后者更平顺、更适合家用的系统表现,前者更运动、更年轻、更激进。
不否认的是,凭借着蓝鲸架构,长安拥有更花样、更多矩阵的动力总成,并且已经在市场中收获更多用户群体的认可。
数据显示,装备蓝鲸动力总成的车型已经连续多月销量破7万,随着全新CS55 PLUS的登陆市场,显而易见这一数据还未到达巅峰。
![]()
有人说蓝鲸没毛病,有人说他666。
同排量引擎动力表现整体上升到170Ps级,本田1.5T、福特1.5T以及通用1.5T引擎都拥有强势动力表现,长安蓝鲸1.5T以及大众即将登陆市场的EA211 EV0则是行业新晋。
从输出表现以及技术高度上来说,背靠模块化平台生产出来的蓝鲸动力引擎的确是为数不多能够站撸合资对手的发动机。
![]()
自主品牌能够独立研发主流引擎的企业并不多,从目前来看三家企业迈入行业标准线以内,分别为长城、长安、吉利,三家企业不仅仅拥有主流动力系统,同时排量丰富、动力系统多元化优势明显。
目前长城已经拥有1.3T、1.5T、2.0T乃至3.0T动力引擎,丰富化程度较高,并且拥有完美落地的用户体验感以及可靠性,吉利方面PHEV、MHEV多元化动力系统落地,结构优势跃然纸上。而长安则背靠蓝鲸平台推出多排量引擎,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
显而易见从布局上来说,自主已经全面进入到后动力系统时代。
克服了引擎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如何讲好发动机的故事,将更多人“自主不如合资”的认知转变为“自主能够站撸合资”状态非常重要。
精致、可靠、稳定、全面已经成为中国引擎的代名词,主流自主品牌已经储备主流动力系统, 譬如长安蓝鲸发动机单月产量超7万台,以如此速度发展,随着全新车型的落地,一年之后保有量必然超百万,凭借着长安多车战略的不断推进,显而易见能够快速推动行业认知,扭转不利舆论环境。
![]()
像蓝鲸这样的发动机会越来越多,蓝鲸1.5T引擎的落地,事实上能够从侧面反馈中国汽车行业拥有生产出如此强悍引擎的核心实力,无论是技术人才、生产设备还是零配件供应体系已经到位。
一台蓝鲸1.5T落地,代表着中国自主研发能力已经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