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凯迪拉克,大家肯定会联想到,洗浴中心VIP,30万美式大沙发,大号帝豪,,,,等等等等,虽然头衔足够多,但销量就是上不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下,只能直降身段靠降价生存下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就是车圈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对于各种车型都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降价的就是不如加价的好,涡轮的就是不如自吸的好,陆虎就是爱坏、奔驰就是漏油、买三系的就是没钱买五系、奥迪就是买降价的才划算、2.3T的野马就是野驴、买C级的就是装X、凯迪拉克=洗浴中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二线豪华品牌—凯迪拉克,很多人不知道凯迪拉克车主是洗浴中心VIP这个梗是怎么来的,其实,凯迪拉克的广大车主能有如此头衔,全都是托了高德地图的福,2017年高德地图通过大数据分析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中根据使用高德地图的各类车主用户的生活习惯和常去地点公布了各种豪华品牌车主常去的地点,别的品牌车主去的都是生活的各种圈子,像学校公司商圈等等,到了凯迪拉克车主这边,常去的地方只有洗浴推拿场所。至此,凯迪拉克车主爱去洗浴中心的梗就一直流传至今,从美国总统同款的美式豪华品牌到现在人们一提起凯迪拉克就联想到洗浴中心,以至于很多凯迪拉克车友聚会地点都设在了洗浴中心举行.....言归正传,凯迪拉克作为一家拥有100多年的老牌车企,照理说是完全有和BBA抗衡的实力,要知道,在老一辈人的眼中,年轻的时候开一辆凯迪拉克可比现在开奔驰有牌面多了,今天我们就从头捋一下凯迪拉克的发家史在车圈,以人的名字命名自家品牌的例子可以说是很普遍了,像比较老牌的梅赛德斯,保时捷、柯尼塞格、宾利,再到现代的小鹏、理想。而凯迪拉克是亨利·利兰于1902年在底特律创立汽车品牌时,用了法国著名探险家安东尼·门斯·凯迪拉克的名字来命名的,凯迪拉克标志性的盾形徽标就是源自安东尼家族的家族纹章,其中红色的部分象征着勇敢。要知道,在那个追名逐利的时代,用别人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品牌是需要勇气的,所以,凯迪拉克的广告语是【DARE GREATLY】在中国被诠释为,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同年,1902年的10月17日,凯迪拉克完成了首款车型Model A的试制,新车参考了福特和奥兹莫比尔的设计,搭载了利兰公司的1.6L单缸发动机,最大功率10马力,匹配两挡手动变速箱,链条式传动,新车在1903年1月的纽约车展上一经推出就引起巨大轰动,750美元的价格在几天时间就收到了2286份订单,在那个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时代,供不应求的状况让凯迪拉克不得不暂停接单。因为那个年代的汽车大多都是采用的马车式设计,外观造型上都是大同小异,凯迪拉克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凯迪拉克在1906年之前是没有注册专注车标的,一直都是用一串Cadillac的金属铭牌来表明身份直到1908年,凯迪拉克正式注册了第一枚车标,为了彰显凯迪拉克在汽车中的贵族地位,凯迪拉克LOGO最初的设计由王冠,花环,盾牌,文字组成,其中的王冠象征了凯迪拉克拥有贵族身份,周围的郁金香花蕾和花环象征着胜利、成就和荣耀,在之后的100多年间,凯迪拉克一共经历了大大小小40次的修改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除了Logo需要与时俱进,凯迪拉克早期的营销手段看起来也非常现代化,没有知名度就创造知名度,从诞生之初,凯迪拉克就不停的参加拉力赛、爬山赛等汽车赛事来检验商品的质量,在获得足够知名度和曝光量的同时也赢得了可靠、耐用的良好声誉,不仅如此,利兰还不满足于眼前的繁荣,大力推行出口政策,这也进一步为凯迪拉克的国际化打下了基础.。
1905年,在创办凯迪拉克之前,利兰就经营着一家不错的汽车零部件工厂,在1905年,利兰的公司和凯迪拉克完成合并,凯迪拉克良好的口碑加上利兰独特的个人风格,让凯迪拉克成为当时世界最大,装备最完善的汽车厂。1905年,凯迪拉克推出了历史上第一台首次采用全封闭式设计的汽车,搭配单缸发动机,这一创举算是奠定了现代汽车设计的雏形。1907年,通用公司购买了凯迪拉克,但是他的创始人利兰和他的儿子仍然继续开发和经营凯迪拉克,凯迪拉克自然而然成了通用汽车最大的头牌产品。1908年初,凯迪拉克为了追求产品的高质量,推行零件化的标准化和高精度,要求相同部件的误差不能超过0.05mm,并且用了三辆新生产的Model K车型进行拆分打乱再重装的测试实验,过程中除了极少部分高精度部件需要进行更换以外,取余零件全部顺利组装完成,而且组装过程中还下了大雨,导致很多零件生锈,但是组装完成后的车辆在之后近10000公里的测试过程中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化不但解决了当时一车一况的难题,让汽车的日常使用更加稳定维修更加便捷,还为以后大规模的流水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凯迪拉克还因此获得了英国皇家汽车俱乐部颁发的杜瓦奖(Dewar Trophy),这种奖项是英国下议院议员杜瓦爵士在20世纪初设立,主要用于奖励那些在汽车行业完成了最传奇的性能表现、最举足轻重的实验测试或者是促进了汽车行业进步的发明创造的汽车和品牌。早些年,人们发动汽车就跟现在启动拖拉机一样,需要持续摇动一个曲棍,不仅费时而且费力,而且还很容易被飞速旋转的手柄击伤,在那个汽车不如马快的时代,很多汽车受伤事件都是被手柄击伤导致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呢?1908年4月,凯迪拉克老板利兰的一位好朋友兼友商(Cartercar的老板)拜伦·卡特在底特律帮别人启动车辆的时候,不慎被车上的手柄打到下巴送医,后来因为伤重并发肺炎去世,至此,利兰发誓要杜绝这种事情发生,时任Delco公司的工程师查尔斯·F·凯特林带领他的团队大胆的将启动机发动机和火花发生装置整合在一起,成功解决了同类发明体积过大的问题1911年,安全又方便的自动启动装置开始装备在凯迪拉克系列车型上,凯迪拉克也因为发明了电子起动机和Delco点火系统再次获得杜瓦奖,并因此被永久授予了“世界标准”的荣誉称号。1914年凯迪拉克推出美国第一台曲柄角度为90°的平头8缸发动机,最大马力70ps,峰值扭矩25kg·m/2400rpm,能驱动汽车以每小时100公里以上的速度行驶。1918年凯迪拉克制造了Victoria Coupe。该车搭载了Delco电子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批量生产的V8发动机的车型。1917年7月,美国军队需要一种性能可靠的军用汽车,质量可靠的凯迪拉克没有悬念的入选了,最新生产的凯迪拉克55型车在墨西哥边境做严酷的测试后正式投入使用,一战中,有2350辆凯迪拉克55型在法国被用于运送美国军官。这一年,凯迪拉克首次为汽车装上带近远光调节装置的大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亨利•利兰组织凯迪拉克公司最出色的工程师成立了一家生产飞机发动机的新公司,因为1864年改选总统时,当时21岁的利兰曾经支持过林肯,所以,他以总统的名字来命名这家新公司。在生产了6500台v12飞机发动机之后,战争结束,美国又一豪华汽车品牌——林肯诞生了。后来林肯被高价卖给福特,亨利•利兰也因为开创了美国两个豪华汽车品牌而成为美国汽车史上的汽车大王。1926年,凯迪拉克的元老之一,时任凯迪拉克总裁的费舍尔招聘了一位名叫哈利•厄尔的年轻设计师。出生于好莱坞地区一个马车和汽车车身制造上家庭的哈利•厄尔在成长过程中汲取了大量来自好莱坞名流的时尚气息和家庭的熏陶,他自己对于时尚有着敏锐的嗅觉和独到的见解,曾被《绅士杂志》评选为最有衣着风格的男士称号。1927年,哈利•厄尔在凯迪拉克的第一部作品LaSalle问世,这也是第一辆从前保险杠到尾灯都由设计师设计而不是充满理性思维的工程师设计的汽车。哈利•厄尔将“时尚”概念引入汽车设计中,优雅的外形一下就俘获了众多消费者。还创新性的采用了油泥模型辅助设计法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有颜色的汽车,凯迪拉克为车主提供了500种颜色的个性组合,让凯迪拉克一度成为时尚奢华的代名词,凯迪拉克还为此重新设计了车标,LaSalle的定位为凯迪拉克的入门级车型,采用后轮驱动,搭载5.0LV8发动机,最大功率76马力,匹配上速手动变速箱。1930年,凯迪拉克制造出世界上首款顶置气门的7.4升V16发动机用于客车,最大功率175马力,但当时的美国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如此大排量的发动机注定不会走向主流地位,但当时评价车企造车技术的重要指标就是看气缸的数量,从1930年到1941年,凯迪拉克一共生产了4076台搭载V16发动机的车型,而且每卖出一辆都会亏钱,但时却巩固了凯迪拉克自身的豪车地位。(1931年V16 Sport Phaeton里程碑式的16缸发动机首次大规模的应用于这类型汽车。)
随后又相继制造出顶置气门的V8 、V16和V 12发动机,使凯迪拉克轿车成为汽车行业的“世界标准”。同年凯迪拉克还研制出第一款带同步器的手动变速箱。20世纪30年代,凯迪拉克都把市场定位于上流阶层,V12、V16发动机在凯迪拉克轿车上比比皆是,凯迪拉克还为客户提供了个性化定制服务,后来由于大萧条的影响,凯迪拉克销量直线下滑了84%,1933年整年只销售了6700余辆。最终在1937年停止了V12的生产,在1941年停止生产V16。
除了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一项不公平政策也是制约凯迪拉克销量的重要因素,当年美国法律规定,凯迪拉克品牌禁止销售给一切非洲裔美国人,这一带有种族歧视意味的法令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引起了包括凯迪拉克在内许多人的强烈谴责,在多方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政府不得不撤销了这一政策。
就在这项政策被撤销的第二年,凯迪拉克汽车销量猛增70%,废除此项法令的主导者Dreystadt也因此被提升为凯迪拉克的领导者。到了上世纪40年代,凯迪拉克销量已经是1934年的10倍。
1936年, 在Dreystadt主导下,凯迪拉克发布了定位为中端车的Series 60,带领凯迪拉克彻底摆脱阴影。1937年,凯迪拉克首次将雾灯装备于旗下车型,这种灯具以穿透力强的黄色光来提高汽车在雾天中的能见度。今天,我们身边几乎每一辆汽车上都装备有雾灯。1940年7月,美国组建了装甲部队准备应战,凯迪拉克负责从1941年12月开始为部队提供军用装备,并兼顾民用汽车的生产,直到1942年2月,凯迪拉克全面停止了民用汽车的生产,把全部精力都用于生产军需装备,包括坦克动力系统,航空发动机零件等。 1941年,Sixty Special车型设计引入了全自动传送装置,凯迪拉克成为全自动传动汽车的第二大制造商。1946年二战结束,凯迪拉克巡视恢复了民用生产线,并开始研发新车型,因为二战中美军的战绩搭载的是通用的发动机,所以在通用的首席设计师哈利•厄尔的带领下,在凯迪拉克车型上融入了战斗机元素于是就出现了美国老电影或者“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发旧的录像带里那些招摇过市的大尾鳍敞篷车,全都是哈利•厄尔的创意,后来汽车带尾鳍的设计逐渐红遍欧洲,引起各大车企争相模仿,甚至连奔驰也是其中之一。其中由彼得•霍达克设计的尾翼是凯迪拉克最知名的尾翼。哈利•厄尔还开创了概念车的概念,首次启用女设计师。哈利•厄尔在通用集团工作了一生,成了与甘迪尼、乔治亚罗齐名的设计大师。1949年,凯迪拉克推出了首款硬顶敞篷跑车,并采用无“B”柱设计。这一年11月25日,第100万辆凯迪拉克——1950 款的Coupe de Ville下线,Coupe de Ville还是首款年产量超过十万辆的车型,1950年和1951年Coupe de Ville又连续两年刷新这一纪录。
从1960年直到1964年,尾翼的大小,数量每年都在减少,并在1965年完全消失。凯迪拉克的尾翼不再是为了张扬,而是以性能的提升为目的。但是自从尾翼诞生以来,凯迪拉克车型的加油口都设计在尾翼上,因此不得不对尾灯重新设计。
1953年,凯迪拉克率先装备一种名为“autronic-eye”的灯光安全系统,通过安置在仪表台上的光传感器来侦测对面车流,当对方来车接近时可以自动降低前照灯亮度,让人们在夜晚开车时更安全也更绅士。这一无需驾驶者动手操作的灯光系统,正是今天自动大灯和灯光辅助系统的雏形。1957年的Eldorado Brougham 车型首次标配记忆座椅和全晶体管收音机。采用新式前灯和无B柱的4门设计。标准的装备包括了低位轮胎、自动开闭行李箱、气压悬挂、空调和首次采用的储物盒概念,采用拉过绒的的钢制车顶,凯迪拉克汽车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巅峰。
进入60年代,哈利·厄尔的得意门生Bill Mitchell接替了通用设计副总裁的职位。哈利时代张扬的外观设计被Bill Mitchell的简约设计取代,此后凯迪拉克车身上的镀铬装饰逐渐减少,尾鳍也逐渐减小。1964年起,凯迪拉克车型设计中不再使用尾鳍,取而代之的时简洁而流畅的车身线条,转而用竖条形的尾灯采用了竖条形的尾灯来致敬经典,同时这一设计也一直沿用至今,同年,自动空调也出现在凯迪拉克车型中。1966年全年销量达到了19万2千台,相较1965年增长近60%,1968年销量更是历史性的突破了20万台,进入真正的凯迪拉克时代。1967年,凯迪拉克推出前驱豪华轿车Eldorado,Eldorado设计简洁优雅在低调中引领着时尚,简约的块面和锐利的边缘线条灵感来源于凯迪拉克自家的盾形元素,这款车也算是钻石切割设计语言的鼻祖,一经上市就以22072辆的成绩创造了凯迪拉克当月销量的纪录,到了1970年,凯迪拉克的销量首次超越克莱斯勒。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大排量的美国豪华车遭遇进口豪华车的激烈竞争,身为美国豪华车市场领袖的凯迪拉克不得不向着小型化发展。1976年,凯迪拉克推出了在雪佛兰Nova的后驱平台上打造的全新赛威(Seville)。对于凯迪拉克而言,第一代赛威是一个突破,而对于当时的汽车科技领域而言,它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30年后,上海通用曾经国产第六代赛威的加长版。1979年,爱尔多拉多(Eldorado)也大幅度减肥。1979年推出的车型要比1978年短50厘米,轻520千克。1975年,凯迪拉克成为第一家使用电子燃料喷射系统的美国汽车制造商。在80年代开始,众多欧洲豪华汽车品牌纷纷在美国市场上站住脚跟,这逼迫土生土长的美国高级车品牌不得不针对其竞争对手采取新的产品战略。1981年通用推出了凯迪拉克有史以来最小的车型——西马龙(Cimarron)。西马龙和雪维.卡瓦里埃,庞蒂亚克2000,都以"J"级车为基础,它是为与小型的进口车型像宝马320和稍后些的325i竞争而推出的。80年代,凯迪拉克车型成为美国总统的御用座驾。1990年,凯迪拉克公司被乔治•布什总统授予Baldrige奖章。这一奖章引起了全美国对提高整体质量管理的重视,并促使美国汽车公司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从那时起,凯迪拉克取代林肯成了美国总统的座驾。
1993年,凯迪拉克最尖端的V8发动机——北极星V8DOHC32气门发动机和BoschASRIIU牵引控制系统首次配备在STS上。北极星发动机可以输出295Ps马力的最大功率,使得STS真正成为一部高性能车。这是一款震惊世界的引擎,代表了当时汽车发动机技术的最高水平。1994年凯迪拉克Fleetwood搭载了重新调教的第二代5.7升V8发动机,让北极星发动机更加盛名远播。在世纪之交担任设计副总裁的韦恩·彻里深受1967款Eldorado的影响,借助当代计算机技术,让车身凸显强烈的棱角感,在他的领导下,凯迪拉克从1999年起先后推出了多款概念车,把钻石切割的艺术手法发挥到了极致。2000年凯迪拉克推出豪华全尺寸SUV凯雷德,中期改款的凯雷德融入了Sixteen概念车的“钻石切割”理念,在全尺寸SUV中独树一帜。改款后的凯雷德进入中国,正好遇上中国车市的SUV热,即便是车型较老,销量一直十分稳定。CBA广东宏远俱乐部当家球星朱芳雨的座驾就是一辆凯雷德。上世纪90年代初,凯迪拉克Fleetwood和加长版车型就曾通过大贸或者走私渠道进入中国,霸气的外观令人印象深刻,许多加长凯迪拉克至今仍然被婚庆公司作为礼宾车使用。但是那个时期美国车油耗高和毛病多的特点也让人又爱又恨。2003年是凯迪拉克锋芒毕露的一年,凯迪拉克Sixteen概念车底特律北美国际车展上亮相,正是它确立了凯迪拉克 “钻石切割”设计的序幕。同年,《黑客帝国二:重装上阵》上映,很多观众还以为电影里的CTS是一款概念车,但其实他一件事消费者可以买到的量产版本,此后问世的STS和SRX都延续了钻石切割的风格,通用汽车把凯迪拉克 CTS形容为“21世纪的凯迪拉克经典车”,CTS是第一款采用“钻石切割”设计语言的量产车。“钻石切割”成了凯迪拉克继夸张的尾鳍之后美国人自信的又一象征。2004年,凯迪拉克在太庙大戟门举行隆重的国内首发式,凯迪拉克品牌正式进入中国。但是回顾凯迪拉克正式进入中国的这十年,只能用曲折来形容。2004 -2012年,凯迪拉克投放中国市场的车型先后有CTS、XLR、SRX、赛威和凯雷德。其中赛威、CTS和SRX都曾经国产,凯迪拉克还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长轴距版本的赛威。但是CTS和SRX小批量生产后,国产的道路就夭折了,唯一国产的赛威在销量上也无法与他的身份相匹配。作为第一款根据中国消费者偏好而特别推出的车型,轴距在北美原型 STS基础上加长后达到 3057 毫米,造型和内饰设计也经过改进优化。在 SLS 赛威上,OnStar 安吉星系统首次在中国投入应用,在「车联网」概念尚未流行的时候,就先人一步把具有车联网理念的实时在线服务从北美推广到中国。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通用不得不破产重组。凯迪拉克与别克,雪佛兰被通用保留了下来,这个曾经代表着“美国人自信”的品牌再次被通用予以重任。2013年,XTS、ATS先后登场,凯迪拉克已经为了销量而在造型上做出妥协,“钻石切割”不再棱角分明,而在制造工艺上,凯迪拉克、通用,乃至整个美国车界都在暗暗努力。2016 年,全新凯迪拉克工厂在上海浦东金桥落成,凯迪拉克 CT6 是这座工厂制造的首款车型。这家工厂拥有具备全铝车身制造能力的车身车间,可实现多项专利混合材料连接技术,领先的涂装工艺,并支持7款车型柔性组装, 成为一座具有全球领先标准的汽车工厂。虽然这代凯迪拉克CT6的产品力足够优秀,而且采用越级竞争,凯迪拉克决定用CT6那D级车的车身尺寸来跟C级车抢市场,后来又出现了宝马五系加一元得CT6,优惠十万的活动,不知不觉中拉低了凯迪拉克的品牌价值,这就导致现在的CT6高不成低不就,7系的车长,三系的价格,让凯迪拉克陷入了高价没人买,低价掉档次的尴尬境地,照目前来看,凯迪拉克要想脱离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再推出一款旗舰产品,把早就小跌到底的品牌价值往上拉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