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年的3·15我们选择讲述汽车生活的平常故事。3年,15位车主,用生活来体验,用时间来书写,每一个分享都是对于一个品牌成长的见证。
开两厢车容易造成的误解是,有时候你会被认为是个姑娘。编辑自己开的也是两厢车了,一台2015款宝马1系,我姐夫曾经直言不讳说这是小女孩开的车,大老爷们应该弄辆3系,直到现在我妈也仍然会抱怨当时我为什么不买辆途观,别说途观了,当时这个钱买辆皇冠都差不多了。
如今这辆车已经开了四年,我仍然不时会面临尴尬,比如我的主编会说“宝马牌高尔夫”,我的前主编则认为这车极其不值——“干嘛买它?”,看来我的车和我的主编是没法融洽了,不过没关系,跟我融洽就行,我得说句实话,四年了,我们之间仍处在蜜月期。
01
比烧机油更闹心的是...
当然,必须的,我先要说缺点,没必要因为这是自己的车就护犊子,这样很没意思。最尴尬的仍然是辨识度问题,我觉得开所谓豪华品牌大概能体现出一个车主的虚荣心有多强,如果你问一个A3/A4,或者1系/3系车主说,你开的什么车,若对方答:奥迪,那就说明……若对方答车型号,则说明这个人没把品牌光环放在心上。
但是我说“1系”的时候,会造成这样的尴尬——好多人不知道,
我说:“1系”。
朋友说“什么?”“1系”。
“一汽?”“1系!”
“哦,X1是吗”
“再见”。
除了诸如此类的交流障碍,这辆车的空间的确不大,从南京搬家回北京的时候,后备箱根本塞不下太多东西,虽然轴距达到2690mm,但是悬挂占用了太多空间,以至于对车门位置都造成影响,进后排的时候感觉是绕着车轱辘迈腿的,所以乘坐空间也就是勉勉强强。
早在买车之前,我就知道这车会烧机油,冷却液水壶到了几万公里之后会漏,只是没想到那么早,烧机油在二保之前就出现了,三保之前也有,而且不到每次不到6000公里就报警,如果我长途出行的话,一定会在车上备1L机油。这的确是个困扰,但并不妨碍我继续爱着它。
02
比动力和操控更重要是?
接下来说说优点。这辆车最大的好处是,设定了一个标准,所谓“好开的车是什么样的”,比如底盘,变速箱,和转向。
1系的动力谈不上优秀,当初看上它是因为试驾过3.0T的M135之后如痴如醉,没那么多钱之后退而求其次,这个1.6T虽然账面参数不错,官标0-100加速7.2秒,但主观感受也就那么回事。
真正让人满意的是变速箱,我觉得它是整车灵魂。平稳驾驶时早早升档,转速压低到1000多转,深踩1/2时降两档提拉转速,踩2/3时可以直接提拉到4000以上,纵然你的峰值扭矩只有250牛米,但变速箱可以随时让峰值爆发,你的超车需求就能满足。
底盘方面相比M135还是家常了一些,虽然名为120i运动,但不可同日而语。刹车稍微重一些就会“点头”,跑山路过急弯,悬挂压缩也不小,看得出宝马一直在向舒适性妥协,所以如今5系,3系变得温柔也在意料之中。不过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在过减速带你会挺享受那种刚中带柔的韧劲。
转向就不多说了,宝马对转向阻尼的设定有一套,既像是在引诱着你打转向,又给你设置了一些摩擦力,随速可变助力和可变转向比都是好东西,尤其后者,如今在多数BMW车型见不到了,反倒是奔驰全系标配,看来追求是能互换的。
总结
这款车有着恼人的缺点,但没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不过它能成为编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乃至在开远途的时候成为一种享受,是因为它有着驾驶上的魅力,有着真正吸引你的地方,才是爱情真正的“保鲜秘诀”。如果说真有遗憾,那就是提完车两个月后2.0T就上了,还有有点隐隐作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