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在北京车展的狂欢,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大屏滚动播放的PPT页面,现场展示的科幻概念车,极具未来感、时尚感、科技感的展示实车,其中任何一项都足以吸引消费者到场观展,形成与传统造车企业截然不同的现场状况。
站在2018年广州车展即将开幕的时间节点上,回看年初北京车展上“新老造车势力”的狂欢,那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造车新势力第一次大狂欢。数万平米的展台,数十万的观众,数千篇报道,一切都围绕着新老造车势力的首次公开较量展开。
造车新势力在北京车展的狂欢,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大屏滚动播放的PPT页面,现场展示的科幻概念车,极具未来感、时尚感、科技感的展示实车,其中任何一项都足以吸引消费者到场观展,形成与传统造车企业截然不同的现场状况。
造车新势力在北京车展上的“聚光灯”现象,相信在很多人预料之中,好奇是人的天性,对新鲜事物好奇也是情理之中。
不可否认,传统车企正遭遇近几年来最严重的车市寒冬,造车新势力又岂能独善其身呢?
实话实说,新势力在造车进展方面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正面消息一两条,负面消息一箩筐。例如,贾跃亭法拉第未来与恒大资本“纠缠不清”、蔚来IPO估值大幅度缩水等。
大量资本的进入,华丽的PPT讲解之后,造车新势力最终还是要落实到“造车”上来。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对24家造车新势力在生产资质获得、生产基地建设、首款车上市及交付情况来看,24家造车新势力企业中大部分都在“拖后腿”。
根据造车资质认证情况来看,目前24家企业中仅有10家企业有造车资质,其中还有3家企业通过收购汽车公司获得造车资质。“双认证资质”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只能算得上是进入造车行业的一张入场券,如果你连拿到入场券的资格都没有,何来造车一说?
“双认证资质”的获得绝非易事儿,其需要满足发改委和工信部不同的条件要求,例如造车技术储备、研发设备、研发资金、管理团队、销售资源等,其中任何一项要求未达标,“双认证资质”将难以获得,同时也说明该企业在造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与“双认证资质”息息相关的便是自建工厂,未获得造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是无法自建工厂的,这也就诞生了造车新势力与传统造车企业合作“代工生产”的模式。按照蔚来ES8交由江淮汽车代工生产来看,代工生产还是存在一定的弊病,质量管控难得到体系化管理,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不过从目前的发展模式来看,蔚来选择了江淮代工,小鹏选择海马代工,新特汽车选择一汽代工,电咖选择东南汽车代工,博郡选择一汽吉林代工等。从造车新势力选择的传统车企代工厂也可以看出,代工厂传统汽车品牌目前均处于销量欠佳状态,选择为新势力代工不失为继续生存的好办法。
在合理利用公共资源的前提下,造车新势力选择传统车企代工生产也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合作方式。未来,随着新老造车势力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其合作应该会更加深入,毕竟造车新势力缺乏传统造车经验。
除了在资质认证、工厂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外,造车新势力在新车交付环节也是一波三折。在新车交付环节,动作最快的应该属蔚来ES8,其后延预定时间向车主交付了首批新车,但也出现了首批交付内部员工、后期交付不足等问题,让定位豪华的蔚来汽车在新车交付环节蒙上交付阴影。
同时,威马汽车在今年9月上市并交付了首批威马EX5新车,直截了当的让物流运输车从发布会现场驶向全国各地,给造车新势力在新车交付环节中打了样儿。不过后期也有媒体报道其物流车从现场驶回了车间,给本是完美的交付留下了瑕疵。
蔚来、威马等品牌即使在交付环节中出现问题,但好在新车已经量产,已陆续开始向用户交付。相比之下,剩下的20余家造车新势力进展可没有如此“顺利”。
如车和家、奇点汽车、金康汽车、零跑汽车、游侠汽车、爱驰汽车、博郡汽车、绿池汽车、敏安汽车、华人运通、帝亚一维等品牌,新车上市遥遥无期,工厂建设或代工生产进度不明确,更别提新车量产下线了。不过对于华人运通来说,外界对其品牌发布时亮相的“四轮转向”汽车还是非常期待的。
从整个造车新势力的发展来看,资质认证、工厂建设、新车量产交付应该是它们存在的通病,抛开病理性表象,造车新势力还是主要存在缺乏资金、人才、技术储备、传统造车经验等深层次问题。正如贾跃亭的FF91,因为资金问题久经波折,如今也未孕育出首款车的上市。
相比于造车新势力存在的通病,传统造车企业转型新能源领域则优势比较明显。首先,传统造车企业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深厚的技术储备,获得双资质认证比较容易;其次,传统造车企业拥有丰富的造车经验,这一点造车新势力无法匹敌;最后,传统车企营销服务网络体系完善,新能源产品上市后拥有良好的营销服务支撑。
马曰:
造车新势力作为目前汽车行业的新生态群体,不可避免的存在资质认证、工厂建设、新车交付等问题,未来随着新老造车势力混战状态的更加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下,部分造车新势力企业或将“被出局”。继续造车的新势力企业或将与传统车企展开深层次合作,正如目前存在的“代工生产”合作模式一样,双方将在车市中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