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提到,面对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一些海外车企都选择了暂时歇业以避风头。按照国内的剧本推算,临时关门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应该还有其他的相关操作——没错,现在,它们开始援产物资了……
FCA:切肤之痛的先行者
毕竟集团内部流淌着不少来自意大利的血液,FCA是北美三大制造商中对疫情反应最敏感的。大约半周前,FCA就宣布要把产能转移到防护口罩的生产上来,以支援北美当地的医护人员、警察和消防部队。
但是,之前不是说好本土工厂要歇业到月底的吗?FCA的CEO迈克·曼利很快在集团内部的电子邮件中向员工加以解释,原来这一计划还包含改造其中国工厂的部分,而其最终目标是达到月产100万个口罩的目标。
嗯,虽然理论上来说这倒也不是不行,但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候,让海外工厂用物资支援本土,总觉得不那么靠谱……
通用:战时体制已开启
作为北美地区曾经最具话语权的汽车企业,通用汽车在美国需要物资时出力从来不少。昨天,其CEO玛丽·巴拉宣布通用将进行“二战式的动员”,并号召福特、FCA和特斯拉等车企进入类似战时模式的状态,优先生产对抗疫情的物资。
就通用本身而言,他们已经开启了和加拿大公司Ventec的合作,一同在通用的印第安纳州工厂加速生产20万台医用呼吸机。这还不是其“V项目”的全部。
以二战时期的经验来看,通用所呼吁的战时体制曾经开启了“技术共享、按产能分摊任务”的高效模式,战时生产的、各型细节不同的Willys Jeep正是这种模式下的产物。如果北美车企能重新拧成一股绳,那它们就能为当地物资生产减轻很多压力——当然,前提是自由主义者想的不光只有自己的钱袋子。
福特:换位思考
福特的大局观目前看起来似乎比前两家更强:他们选择和包括3M和GE Healthcare在内的公司合作,向它们提供大规模制造业和工程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协助扩大这些医疗设备公司的产能。这个想法也不错:既然有专业公司存在,那就应该互通有无,发挥福特自己在制造业的经验优势,而不是只占用对方的人力来指导福特转移产能。
另一方面,福特本身也在积极筹备生产物资,以尽快达到每周10万个口罩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福特还在利用自己的3D打印设备制造防护面罩等配套设备的零部件。此外,就“救急”而言,福特也从中国采购了16.5万个N95口罩,三套措施面面俱到。
特斯拉:高调的周转者
除了给人上课,特斯拉目前所做的大体上和福特类似,都是转产物资+买现货应急两相配套的思路(或许他们也想过和福特完全相同的模式,但较浅的资历还是让他们没有那么做)。
考虑到Model Y刚刚开始交付就摊上这么一档子事儿,强求特斯拉立即再转产物资并不太合适,而特斯拉本身的表现也在印证这一点:他们看上去更热衷于购买现货暂且应急。除了向美国国内多个医疗中心派送超过10万个口罩之外,特斯拉还从中国买过去一千台呼吸机——不过,马斯克倒也开始考虑转产呼吸机的事儿了。
由于种种原因,特斯拉在新闻中显得多少比北美其他几家传统车企高调得多。不过,想让它动员起自身产能生产物资,恐怕还要多等等。
日产:人多力量大
和北美那三头“瘦死的骆驼”们相比,日产没有特别巨大的能量,但它也在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比如在英国,日产已经开始协助一个以防控为目的而成立的财团(其中包括迈凯伦和飞机供氧系统制造商Meggitt),尽快制造抗击疫情所需要的呼吸机。
按照正常逻辑,其中的迈凯伦大概会参与工程设计(毕竟是老本行之一),Meggitt应该还是负责供氧部分,而日产则负责加速呼吸机的整体制造过程。根据计划,这一组织将在一个月内开始30000台呼吸机的制造任务。
写在最后
在这场人类的灾难面前,无论东西方彼此间如何挖苦,都没有什么赢家可言。危难面前,最好的应对措施无疑是团结一切力量,以通用所提倡的“战时状态”全力反击。在这里我们不妨也畅想一下,如果这次疫情能让纯粹的自由主义被普遍反思,那么凭借团结战胜它的传统车企们,是否又会迎来一波柳暗花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