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厢思域的上市和新飞度的亮相,“本田超跑”又成了热议的话题,有煞有其事说改装的,也有借此编段子的。关于运动,从没奢望过这两款车给我惊喜,不过对于本田这个品牌发展至今倒是颇有感慨。
我不是一个本田迷,但是这个品牌从小开始就进入了我的生活,所以我是熟悉他的,也是有些感情的。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舅舅买了一台五代雅阁,当时这台车给我幼小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它太太漂亮了。想想看,九十年代中期,中国汽车市场才刚刚起步,马路上的轿车净是“普桑”、“夏利”、“富康”之流,雅阁绝对称得上是当年马路上的颜值担当。
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五代雅阁是历代车型中最美的,这就像情窦初开时暗恋的那个女神,尽管日后你会接触很多女生,会谈恋爱,会结婚,但在内心深处,她依然是那个最美的女人。
而且它是真正走进我生活的车,虽然也有见过奔驰S级和宝马7系,这些车当然很厉害,但那时觉得它们和我不在一个层级,可能永远不会有交集。可是雅阁一样,我经常会坐这台车,甚至还坐在驾驶座上,幻想在马路上飞驰的情景。当然,那时候我对品牌还没什么认知,以为本田和雅阁是一回事。
后来到了中学,对汽车的兴趣愈发浓重,开始买汽车杂志,也会上网去汽车论坛和别人争论。还记得有一次,有人发帖说了一番关于VTEC的介绍,我就说这东西不是宝马、大众不是都有嘛,本田有什么厉害的呢?然后就被本田迷们用F20C和曾今在F1赛场上的辉煌战绩教育了一番,那时候的知识储备还很薄弱,所以被人说的一愣一愣的,不过这次讨论让我对本田的技术产生了兴趣。
研究了一阵子后,我好想也中了红头机的毒。F20C引擎确实厉害,升功率达到了125匹马力,10年后法拉利推出的458 Italia升功率也不过126匹。即便今天,这个涡轮增压十分普及的年代,超过250匹马力的2.0T引擎也不是很多。而且F20C的活塞运行速度也逼近了理论的极限,这里体现出VTEC厉害的地方,在接近物理极限时,能够顺畅地把空气引入气缸内。假如没有VTEC,F20C是不可能达到如此性能的。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拥有如此性能的引擎真是不多,即便有也都是那些超级跑车,而F20C被搭载于S2000这样一台小跑车上,瞬间就会有种亲切感,也憧憬着以后赚了钱一定去买一台S2000。
至于F1更加让我觉得神奇,我是2000年开始看F1的,那时正值法拉利的巅峰时期,但是依然不能和88年搭载本田引擎的迈凯轮相提并论。在88年,全年16站比赛迈凯轮拿了15个冠军,而且平均每站比赛保持着93%的领跑率,全赛季只有27圈是由其它赛车领跑。而2000年的法拉利来是不是遭到迈凯轮的阻击,虽然法拉利很强,但不至于想88年本田迈凯轮那般疯狂。
至此我也开始迷信本田,迷信它的一切,拥有一台本田,也是我中学时期相对靠谱的一个梦想。
这种迷信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在我真正做汽车行业前,都会喊着“VTEC is the best”这样的口号。直到我第一次开到S2000时,曾经一切美好的幻想就此破灭了。
能开S2000真的很幸运,这台车在国内极其的稀有,更何况它又是我少年的梦想之车,所以坐在驾驶席上就像在做梦,久久都没回过神来。但是刚刚开出100米就就得哪里不对,这车怎么这么难开,动力也很弱就像是台1.0升的三缸引擎,低头一看转速已经轰到了4000rpm。
这就是S2000这台F20C的最大短板,低扭极差,在6000rpm以下几乎没什么动力,只有超多6000rpm后VTEC打开,这时候它才是真正的S2000。可是如此特性,让S2000的日常驾驶变成了恶梦,没有会一直拉着高转日常代步,而且这种极其不线性的输出比当年的涡轮引擎还过分,所以可别一看到自吸引擎就以为输出是线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开的是中期改款后的S2000,换装了F22C引擎,加大了排量为的就是改善低扭,可我觉得它依旧很难应付日常驾驶,尤其再碰到堵车。很难想象,最初搭载F20C的S2000会怎样。
再往后和性能沾边的就是九代思域Si,这款车的性能没给我多深刻的印象,反倒日常行驶质感让我感动,非常好开,即便是台手动挡车型,我也愿意天天开,可以说它比当时绝大多数买菜车更适合代步。不过,我对于本田的运动车的奢望也不复存在,倘若追求纯正的驾驶乐趣,国内这些本田还差点意思,“本田技术”在我心中已经走下神坛。
可事情总是在变化,近些年我对于本田的技术又产生了浓郁兴趣,这都源自于i-MMD技术。其实在i-MMD系统前我就接触过本田的混动系统,最早开过的是混动飞度,那时候叫做IMA 系统。简单说是一种并联的混动模式,电动机的辅助很有限,实际的行驶品质,尤其是油耗表现都不怎么出色,相比丰田的THS差很多。
初拿到九代带着i-MMD的雅阁时,我不以为然,以为还是IMA那套东西。而且那时候雅阁混动还没有进入国内,我们借的试驾车还是美规的雅阁,所以不允许随便加油。清楚的记得,当时我忧心忡忡的问本田的工作人员:我们要去外地拍摄大概1000公里,一箱油真不够。人家轻蔑一笑,说放心吧。结果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这台车真的跑了1000多公里,同时期的丰田THS可没有这么厉害。
看了技术资料后,发现i-MMD确实值得称道,首先依旧是内燃机技术,混动系统的核心依旧是一台高效的燃油发动机,纳智捷这种一脚油门下去油箱内会产生漩涡的发动机,配上再厉害的混动系统,依旧不会太省油。从数据上来看,目前匹配第三代i-MMD的2.0L阿特金森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0.6%,是业界翘楚。
其次,虽然理念上和丰田的THS一样,都是使用电动机介入,“削峰填谷”让内燃机保持在高效区间。但本田最厉害的就是通过离合器不仅绕开了丰田THS行星齿轮的专利,同时结构也比THS简单(实际上除了丰田、本田外,通用也有一套理念接近的混动系统,但为了规避丰田的专利,通用混动系统的结构相当复杂),此外发动机直连模式也让i-MMD系统在巡航状态下效率更高。
所以本田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至少从国内能买到的车来来说,与“热血”、“激情”这些词关系不大,相反它显得很温馨、很亲切,能极大的提升家庭的幸福指数。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