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千禧年以来第一个10年及第二个10年的国内经济,汽车业都是中国经济最闪耀的明珠之一。前一个10年,国内汽车制造业开始萌芽,不少老百姓有了买车的想法。第二个10年,自主品牌异军突起,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汽车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自主品牌的崛起也极大程度地挤压到合资车企的生存空间,受冲击较为严重的当属韩系车,作为曾经的性价比代表。在自主品牌性价比极为出色的时代,韩系车的优势逐渐被弱化,比如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一台折戟国内市场的韩系B级车——起亚K5。
![]()
![]()
2011年,起亚K5进入国内,在设计普遍较为落后的年代,K5凭借"简约直线美学"的设计在帕萨特、君威、凯美瑞等B级车中脱颖而出,还曾问鼎车界奥斯卡"红点大奖",当时的K5可谓是盛极一时。但如今的K5处境则较为尴尬,月销量多数时候只有100台左右,今年1月销量还仅为2台。或许可以用"不思量、自难忘"来形容它,大家都记得K5,但却没有人会刻意提起。作为一台韩系车,虽然K5的性价比与自主品牌无法相提并论,但相对其它合资B级车,它也拥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其16.48万-17.38万的售价区间足够亲民,同时不少车主的真实成交价还更低,顶配车型成交价在16万左右。
![]()
![]()
曾经的K5在同级车型中,最突出的优势在于颜值,但随着众多车企设计的提升,K5的颜值已不再是其突出的优势。其实,相对上两代车型,K5的整体设计也仅仅是做了细微调整,依旧能看出第一代车型的影子。直瀑式中网,延伸至尾箱盖的镀铬条、双出排气等算是它的标志性元素。外观审美因人而异,就不做过多赘述,个人认为初代车型的颜值还更高。
![]()
![]()
K5的内饰设计则是典型的韩系车风格,造型中规中矩,科技感不足,但胜在实用性还不错。仪表台上部及门板处采用软质材料包裹,副驾驶前侧带有缝线设计,虽然质感还不错,但依旧无法与同价位的国产车相提并论。空调、多媒体系统采用实体按键控制,带有手机投屏功能,兼容安卓与苹果手机,功能区域划分清晰合理。总之,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没有特别出色的点,也没有任何明显缺陷。
![]()
![]()
![]()
虽然K5的价格相对主流合资较低,但它仍然是一台B级车,4855*1835*1475mm和2805mm轴距是很标准的B级车尺寸。虽然K5一向没有将空间当作卖点,但在同级车型中,其空间表现也可圈可点。以180cm的乘员为例,在起亚K5前排,其头部空间为一指,这是K5的劣势之一。如果以较高的坐姿驾车,会有诸多不便。但它的座椅带有腰部支撑调节,乘坐舒适性还不错。
![]()
![]()
后排的头部空间依旧是起亚K5的短板,乘员落座后,头部空间仅为三指,两拳的腿部空间还算宽敞,虽然与加长轴距对手无法相比,但在同级车型中也属于中上游的表现。中间座椅受限于头部空间,乘坐空间也较为紧凑。后备箱部分,起亚K5最大进深为1060mm,但后排座椅无法放到,空间扩展性有待提升,而且对于家用车来说,这样的表现实属不该。
![]()
![]()
动力部分,起亚K5拥有两款动力组合,1.6T+7速DCT及2.0L+6AT。其中1.6T发动机在涡轮的加持下,动力爆发性会更出色,最大功率达132kW(180马力),最大扭矩为265N·m,推动整车在8.4秒内就能完成0-100km/h的加速,虽然不及迈锐宝XL、君威等"运动健将",但表现在同级车型中也足够出色。2.0L发动机参数为118kW(161马力)、193N·m,动力输出中规中矩,不能提供驾驶激情,但作为一台家用车,足够应付绝大部分家用场景。
![]()
![]()
底盘部分则是体现出韩系车的性价比优势,起亚K5配备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四轮独悬,对于这个价位的合资B级车来说,足够厚道。相对运动的外观,其行驶质感与其截然不同,偏舒适的调教很明显倾向于家用。日常行驶中,过减速带、破损路面时,底盘感受很整,接近德系车的风格。在时速110km以下时,整车对噪音的控制很出色,但时速超过110km,其对风噪、胎噪的抑制则有些差劲。
![]()
在日新月异的国内市场,不只是起亚K5,以性价比著名的韩系车,在自主品牌崛起的时代,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冲击。单从起亚K5来看,空间、动力、底盘质感都拥有不错的表现,对于家用车来说,其表现还算不错。但其整体风格较为过时,有些跟不上如今的审美,并且起亚的品牌号召力也大不如前。不过,新款的起亚K5即将上市,至于其上市之后的表现如何,或许只能交由市场来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