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阳子 审稿:侃二姐
随着物流时代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的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安全成为用户、企业等购车首要关注的话题。而刹车制动则是安全的基本保障,当高速行驶时刹车失灵,处置不当的后果难以设想。
11月3日晚,G75兰海高速公路兰州南收费站上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解放J6重型半挂载重牵引车因刹车失灵,在距离兰州南收费站50米处与多车相撞,造成15人死亡,44人受伤,31辆车不同程度受损。肇事司机李某在被公安机关控制后交待,事故发生时因连续下坡、刹车失灵导致车辆失控。
上坡、下坡、急转弯、侧滑,这些都是当前大货车的常见使用场景。据肇事司机自述,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车辆的刹车系统失灵导致的,然而高速行驶时刹车失灵虽然发生的几率非常小,可是一旦出现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为何会酿成这样的惨剧?
众所周知,重型卡车尤其是满载的重型卡车遇到高速路或者山路长下坡路段时,长时间频繁刹车,刹车片和刹车盘频繁摩擦产生的巨大热量导致刹车出现热衰减现象,当“热衰减”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制动失灵最终导致刹车失效而酿成大祸。从这次兰海高速事故的严重程度来看,该肇事司机驾驶的一汽解放J6重卡车型显然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制动过热的措施。恰巧前不久一汽解放J7车型迎来上市,依然是搞了一堆花里胡哨的配置,而关乎刹车安全的液力缓速器还是选装,卡车司机和他人的生命依然得不到保障。
说到行车安全的问题,第一时间便会想到制动安全。对于长期跑物流运输的卡车司机来说,刹车安全也应该是不容忽视的话题。而在我国西部地区,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尽管这一次事故的发生地点位于我国西部的甘肃兰州,但《道哥说车》也不禁要拷问:难道制动失灵就应该只问责于危险的道路条件和驾驶员不规范操作吗?有没有别的改善途径?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以往卡车不论出现什么事故最先怀疑的方向就是驾驶员违规超载,卡车司机表示很无奈啊。事实上刹车失灵问题的出现不一定是因为超载,标载车辆下坡距离过长也会导致刹车过热产生热衰退甚至丧失刹车效果。在传统方式下,国内重卡司机应对连续刹车导致的刹车盘过热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加装淋水器,用给刹车盘淋水的方式,对刹车盘物理降温。而后期比较新的车辆的发动机一般都有发动机缸内制动系统,可提供最大约400马力的制动功率,可以降低下长坡时对刹车的使用频次。
刹车淋水
但是,请注意!!!根据我国《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的明确规定,从2018年5月1日开始,N3类载货汽车应装备缓速器或其他辅助制动装置。而加装了液力缓速器的重卡,稳定性、安全系数更高,尤其是发动机制动加液力缓速器不仅不用再带淋水装置,而且可从从根本上解决长下坡时的刹车失灵现象。不过,遗憾的是液力缓速器这一在欧美重型卡车上普遍加装的配置,在中国的重卡中加装的却寥寥无几。
此前为扼制住制动失灵事故的发生,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将汽车缓速器作为标准配置,应用于多种级别的重型车辆。专家透露,目前国外重卡的缓速器安装率普遍已经达到80%以上。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缓速器更是公交巴士、旅游客车、中型和重型货车的标准配置。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我国四级及四级以下等级公路里程仍有120多万公里,占我国公路总里程的70%。在西部、西南部等地区,山多、路窄、弯急,连续长距离的情况很常见,卡车安全问题仍时常会受到拷问,面对“缓速器”缺席的货车又该如何自保?
质量问题频出的一汽解放J6重卡?
实际上,一汽解放J6重卡因刹车失灵造成兰海交通事故只是反映了该车其中一个问题,一汽解放J6的问题还有很多。山东临沂车主曹先生10月19日在卡车论坛上反映,J6P460驱动桥严重跳动,造成车辆行驶不稳定,7月4号购买挂牌,到现在去过5次服务站,服务站一开始说是钢圈轮胎的原因,之后自己换了三次全新钢圈和轮胎,故障依然存在,服务站又说是传动轴的问题,更换后依然存在驱动桥跳动和抖动,之后是调换轮轴头,又是检查钢板,差不多该拆的都拆了,服务站承认是驱动桥的质量问题,但就是不给更换,一直拖延时间,互相扯皮。
同样的问题,来自湖南的尹雁城也遇到了:“我也是7月份买的一汽解放J6车子跑七八十码,抖动厉害。服务站还说车子正常,才两个月驾驶室翻转胶就抖烂了。”
2017年9月,河北石家庄的顺子反映,一汽解放J6智慧版420变速箱少装一个定位销,减配到如此地步,却不同意换车。
2018年9月份,来自上海浦东的陈先生反映,今年4月份购买的一辆解放J6货车发动机烧机油,“第一次去维修站,他们让我自费买一壶机油加进去,又行驶了一个多月,我自检机油又烧完了,机油油表线见底了,仪表盘的故障码也跳出来灯亮了,然后给他们总厂售后服务打电话反映情况;他们给我推荐了一个服务站去检测,去了后,他们的处理方案是没有做检测,又让我加2壶机油进去,他们告诉我说跑一段时间再看,跑到一千多公里,我自检发现机油又没有了;第三次又去他们服务站做检测,发现车上少了个部件,他们工作人员告诉我,发动机他们不会保养了,要让我们自费修,保养的一切费用让我们自己承担。”
有关一汽解放J6的质量还远不止这些,向来卡车是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首要来源,而卡车的质量关乎卡车司机与他人的生命安全,可有些厂家生产的卡车却频频发生质量问题,究竟置人命于何地?
在经过了无数次血淋淋的教训后,国内为缓解制动失灵甚至催生了一个新的产业———高速公路缓冲带建设。早前G15(沈海)高速公路浙闽交界处9公里长下坡路段(被称为“华东第一坡”)的避险车道开工建设完成后近一年,又连续出现两起因制动失灵发生的车祸,直接将坡下浙闽收费站的4个岗亭撞毁了3个,多名收费员受伤。
可以说,现行的“背水箱”给刹车盘淋水、修缓冲带,都可以说是中国式土法。不过,这样的“土法”显然无法一劳永逸。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杜群贵副院长曾指出这些外部手段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从车辆自身的安全性能着眼,加装缓速器才能从根本解决货车制动失灵。
现阶段卡车上技术成熟使用效果好的辅助制动就两种,液力缓速器和发动机制动器。但在目前国产主流发动机大多只标配发动机制动器,如东风DCI,解放锡柴CA6DM2、重汽MC11、玉柴6K12等,但减速效果更棒的液力缓速器装车率仍然不高。有相关人士分析称:“加装一台缓速器少则七八千元,多则上万元,甚至数万元。存量货车加装肯定动力不足。唯一的现实力量是政策推动。”
往昔由于刹车失灵而发生的悲剧依然历历在目,防患于未然才是最佳解决之道。发动机制动器、液力缓速器都是非常好的辅助制动装置,前者发展多年已经有较高的普及率,后者受限于价格和车辆匹配问题发展的并不太好,但液力缓速器在安全性方面的保证毋庸置疑。董明珠曾经说她不去没装格力空调的餐厅吃饭,我也希望未来国内重卡司机也能将辅助制动设备当做必需品,让卡车行业不再“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