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火龙菓
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巨额补贴和政策扶持,各个品牌的电动汽车犹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出来。这里面有传统车企,也有造车新势力,如果你关注汽车新闻的话,我想蔚来汽车这个品牌你一定并不陌生。这次有幸参加《电动知士》发起的蔚来ES6深度试驾活动,也让我终于有机会可以近距离的感受一下蔚来ES6。
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吧,我家里已经有一台汽油车了,但在2月份又排到了新能源指标,正好之前就考虑买一台新能源车作为日常通行。之前也想过几个品牌,像蔚来ES6、比亚迪唐EV、特斯拉Model 3都在考虑范围内。但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更倾向于蔚来,也是因为我一直在关注蔚来,对他们更熟悉一些。
这次拿到的车型是首发纪念版,B柱有签名的那款,电池容量70kWh,充满电续航显示430km。动力上采用的是前永磁同步电机+后交流异步电机,功率为400kW、扭矩为725N·m,永磁同步电机保持长时间工作,交流异步电机就只在车辆高速下运行,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兼顾了续航和性能,官方表示零百加速只要4.7秒。
先来看下设计,其实熟悉的人已经很熟悉了。蔚来前脸的造型我一直都认为是比较科幻的,放在科幻电影里(像《流浪地球》这种)一点都不违和。当然了,好看不好看、喜欢不喜欢,还是因人而异的,毕竟每个人的审美不同。
尾部看起来比较厚实,给人一种敦实的感觉,尾灯的“勺子”造型辨识度非常高,即便夜晚也可以很好辨认出是什么品牌的车。
车内空间很大、很宽敞,内饰设计简洁明了,用料也很实在,手能触摸到的地方全是皮质包裹,无形中增加了车辆的高级感。两块液晶屏幕显示不同的车辆信息。当然大屏也不全是优点,比如中间的大屏幕由于是镜面屏,比较容易留指纹,但好在坐在前排看起来没这么明显,不会影响观看和操作。
座椅这一块儿,前排座椅坐起来比较舒服,属于运动型座椅吧,不过个人感觉腰部的两侧稍微少了点支撑。副驾驶要着重提一下,选配了蔚来独有的女王副驾,前面有电动脚凳、下面有电动腿托,座椅和椅背还能调得非常靠后,方便你的“女王”舒服的坐在副驾驶上或者照顾后排的小朋友。
在主驾和副驾中间的中控台下方,由于不像传统燃油车需要复杂的变速箱机构,所以,在中控下方蔚来设计了一个超大的储物空间,完全可以放下女性的包包或其他物品,这个很实用。
中控台简洁明了,除了一个大屏之外,下方有主页键,媒体播放键,菜单键,驾驶模式按键,危险指示灯按键和解锁按键,再下方是一个手机的无线充电面板和两个杯架。
扶手箱值得好好说一下,首先它是可以锁住的,在扶手箱里存放贵重物品更安全。然后是它分为两层,第一层就是一个小隔板,放个行驶本,票据等小物件没有问题。
打开第二层,里面有两个USB充电接口,符合现在的流行趋势。
第二层的储物深度有点吓人,我用了两个保温杯进行了一下摆拍,大家参考一下,如果换成成年人的手臂,大约会有多半个手臂的深度,容量相当可观。
在车门的位置也有储物空间,容量不小,也可放下一些物品。
第二排的腿部空间很宽敞,驾驶位是我调节好适合开车的状态下,后排的腿部空间富富有余,不用担心会拥挤,来个北京瘫都绰绰有余。
由于没有传统汽油车的传动轴,所以第二排中间并没有凸起,整个地板是纯平的,如果中间坐人,脚也会很舒服的放在地板上。
后排豪华配置并不是很多,有独立的空调出风口,两个USB接口和一个小储物格,胜在实用。
后排中央扶手配有两个杯架和一个储物格
后备箱采用电动开启和关闭,打开后,整个后备箱很规整,适合摆放一些物品,右侧带有网兜,可以放一些零散的小物品,防止行驶中物品摇晃。座椅支持4/6放倒,可以放一些过长的物品,通过照片可以看到,第二排座椅在放倒后并不能完全的贴平,还有一定的凸起。这也能够理解,后排座椅的坐垫厚度在这。
打开后备箱盖板,下方还有一个隐藏储物格,空间很大,无形中增加了储物能力,这点给予好评。
隐藏储物格左下方,是随车工具,有三角警示牌,轮胎补胎工具等。
后备箱左侧有挂钩,锚点和一键放倒座椅按钮。
后备箱右侧有锚点,12V电源接口,一键放倒座椅按钮和挂钩,实用性来说非常方便,两侧挂钩可以承受5KG的重量,挂个汤汤水水很方便。
这是后排座椅完全放倒后的最大空间,还是非常可观的。但这里不得不说一句,ES6的后备箱高度对于一个女生来说还是有些高了,即便我开启了设置舒适设置里的轻松拿取物品功能(具体功能名称不太记得了)。如果是一个女生来放一个比较重的行李箱,我觉得还是比较吃力。当然这也是这个尺寸的SUV的通病,不知道蔚来以后能不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一下。
接下来说一说动态,蔚来的驾驶模式分为舒适、节能、运动和自定义。我用的比较多的是节能模式,在节能模式下,油门踏板明显要重一些,速度提升也没有那么急迫,松开油门时的动能回收非常明显,如果掌握好距离,那停车都不用踩刹车了,可以实现单踏板驾驶。
舒适模式相对节能模式兼顾了省电和性能的平衡,油门踏板会稍微轻盈一些,而且松开油门时动能回收的介入感也没有那么明显。在运动模式下,油门踏板就更加的轻盈了,只需轻轻踩下去车辆就会积极响应,并且在运动模式下车身会主动降低以降低风阻和重心。松开油门时,动能回收就几乎察觉不到了,你得细品才能感受到一丝丝的动能回收拖拽感。
试驾车提供的是马牌MC6轮胎,规格为255/50 R20。这款轮胎更注重抓地力,能看的出来蔚来想给用户提供更好的驾乘感受,让你能跑得起来也刹得住车。在这几天的试驾中,整体感觉整个车的驾驶感受还是不错的,车内静音性也很好,而且虽然使用的是空气悬架,但是路面的起伏波动还是可以感受得到,路感可以传递给驾驶员。
这里我有一个感受,不知道到其他人有没有同样的感觉:在过减速带的时候,如果很慢的通过减速带,那么颠簸的回馈很大,感觉悬挂特别硬;但当你的时速超过30公里每小时时,那么颠簸就会有减轻,如果速度再快一些,那么通过减速带时还可以感受到“哐哐”的非常轻盈的通过,并且没有那么大的颠簸感,也就是快速通过减速带要比你慢速通过减速带要舒服。
在这次体验中,也着重体验了一下NIO Pilot驾驶辅助功能,试驾车已经升级到了最新的2.5.0版本,有一些新增的功能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NIO Pilot可以识别你周围车辆的大致类型,并通过屏幕给你显示出来,例如小轿车、公交车、还有自行车/摩托车。
为了感受驾驶辅助功能,我特意早起,趁着没有车的时候,在环路上进行了一下体验(驾驶辅助并不可以完全的代替人工驾驶,所以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使用)。
开启NIO Pilot非常的容易,在方向盘左侧按键中间的按钮就是开启NIO Pilot的按键,只需轻轻一按,即可开启此功能。在实际使用中,NIO Pilot还是令人满意的,并且在进行转弯的过程中,车辆可以根据道路标线自动进行转向,过程中也很平顺,并没有很突兀或者顿挫的情况发生。
再有就是转向灯控制变道功能,在保证周围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拨动转向灯拨杆实现车辆自动变换车道,这个功能我也体验了一下,周围车辆在一定安全距离下可以轻松实现,但是周围车辆不够安全距离时,此功能无法使用。
在使用NIO Pilot功能时,我还发现了一个小问题:在使用NIO Pilot时,下坡路段会出现时速略超过设定的速度,就比如在我几次的测试中80km/h巡航时,下坡时时速会保持在81公里每小时,而上坡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情况,可能NP对于车速的控制还是没有那么精准。
在这几天的使用中,我还体验了一把蔚来的换电服务,很方便,也很好用,要是临时有事来不及充电,可以换上电池马上出发。
在蔚来APP中,换电站的图标是如图所示,正常营业时是绿色的,休息或者维护中时是灰色的(疫情期间有些换电站关闭,请提前查好再去)在这个页面除了可以看到换电站位置以外,还可以看到换电站电池信息,和电池充电所需时间情况,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时间,非常方便。
整个换电时间大约只需要4分半钟左右,由蔚来的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只需等待一会即可换完。
如果是自己充电就很简单了,找充电桩怼枪就行。不过这里有个地方要提醒一下大家,就是尽量在锁车的情况下充电,这样充电时间会快一些,要是不锁车充电那充电时间会明显更长。
上面说的优点比较多,那么下面我也分享一下在使用中发现的一些小问题。
首先要说的就是360度影像的合成拼接问题,车辆整体还原度还是可以的,但是车辆周围的合成度就有些问题了,把合成的物体变成了一堵墙似的。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很不习惯,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可以找准位置。希望可以在后期的OTA升级中加以改善。
第二个是关于后备箱的疑问,在后备箱开启的状态下,进行锁车,车门可以锁上,但是后备箱还是开启的状态,无法自己关闭,不知道是有意这样的,还是什么情况。
因为我理解的场景是,在我进行锁车的时候,代表我要离开车辆,我希望全车关闭所有门窗,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后备箱还是敞开的状态,无法自己关闭。
对此,蔚来的官方人员答复我说,蔚来的设定逻辑是开着后备箱也可以上锁,因为有用户有拉大件物品的需求,可能后备箱关不上,而如果这时候后备箱强行自动关闭的话,可能会夹坏货物或导致尾门液压柱损坏,所以也是有特殊的考虑的,这一点其实与很多车型锁车不会自动关天窗类似。
通过这几天的接触,让我对蔚来ES6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从车辆的品质、驾驶感受、车内空间和NOMI的接触,让我有了有别于汽油车的不同感受。其实这些“硬件”多数品牌都可以做到,但是还有一个“软件”是更加吸引我的,那就是蔚来的服务。我这么多年也接触了不少汽车品牌,从合资品牌到豪华品牌,但还没发现能有哪一个品牌可以和蔚来相媲美,他们的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正是深深吸引我的地方,在同等“硬件”的前提下,蔚来的“软件”也就是优质的服务,是可以给他们的品牌力加分的。
虽说蔚来在发展的路上仍然还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它毕竟是个成立几年的新品牌,还是应该多给它一些信心和耐心。就在我写这个分享的时候,国家新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和免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的消息。不难看出,政策要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增强信心,也让一些自主品牌和造成新势力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好的车型,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也希望看到在新能源领域内中国品牌的崛起,在产品硬、软件实力上追平甚至超过国外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