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马奎斯的时间不多了,啊,在最后时刻竟然……”如果是央视的来解说马来西亚这一站MotoGP的比赛的话,应该会如是说。上次我们说到,为了了解东南亚的摩托车文化,我飞赴马来西亚一睹号称世界第一的摩托车比赛——MotoGP于马来西亚雪邦赛道这一站的比赛。
由于我们到达赛场的第一天是这一站的预赛的日子,也由于当天下午下起了一场滂沱大雨,差点取消了比赛,但幸运的是雨停得还算及时,赶在了天黑前继续比赛。
这里我稍微解释一下这个MotoGP的比赛周的规则,比赛周基本分为练习赛、预赛和决赛。预赛也称排位赛,根据练习赛的圈速成绩分为Q1和Q2两组试跑,Q1决出决赛13位以后的发车次序,Q2决出决赛前12位的发车次序。
前文说到,由于是雨后比赛,预赛举行之际,赛道上仍有不少积水,这为预赛增加了不少比赛的不确定性。果不然的是这一场比赛选手不仅有意降低了自己的速度,还出现了不少事故的情况。
这一场预赛最牵动人心的可以说是马奎斯的一次小意外,在到达终点前的弯道里,想秀一波极限操作的马奎斯出现了失误,不过马奎斯第一时间站起来把车开回了PIT房,并换车出发了。马奎斯一向以各种极限操作闻名,喜欢他的粉丝极其喜欢他的近似疯狂不要命的驾驶,但还有不少人认为这种驾驶方式过于激烈的,容易造成危险或者影响其他选手的情况。
图为马奎斯在排位赛进维修站换车
马奎斯“不出所料”地在预赛跑出最快的2’12.161的成绩,最快速度也达到了308Km/h,但由于期间的违规,马奎斯的决赛排在了第七顺位发车,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大夺冠热门罗西跑出了2‘13.009的圈速,赢得了决赛第二顺位发车的优势。
图为排位赛各位选手的圈速成绩
在介绍决赛情况之前,必须要表扬一下雪邦赛道的媒体中心,这个曾经的“世界最佳赛道”设备真的是一应俱全,不仅茶歇间有丰富的茶歇和休息空间,工作区域很宽敞,能容纳数百人同时办公也不显拥挤。
现场除了有几十块屏幕直播和显示实时的赛事情况外,赛事一结束,主办方会第一时间打印成绩明细的打印件,以供现场媒体使用,时间之快,排位赛结束没一分钟,成绩单已经摆放在它该放的位置了,这一点值得点赞。
图为决赛的发车顺序
说完排位赛,我们再来说说这场决赛,由于比赛几天均出现了午后下雨的情况,为了决赛能顺利举行,主办方将决赛的时间从当天下午3点提早至1点,时间提早了后,的确避免了降雨的情况,但30多摄氏度的现场真的太热了,不要说在赛道上的选手,现场的观众,拍照的媒体无不大汗淋漓,当然这也是题外话。
决赛以排位赛决出的顺位按次序出发,共跑20圈,总长度为110.86km,其中如无意外不允许赛车进维修站,同队队友间掩护等很很难发挥作用,也就是没有所谓的策略,更像是一场单打独斗的比赛,加上对于摩托车来说,赛道可以利用的宽度更大,所以MotoGP出现超车和反超的情况十分多,看起来十分刺激。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作为世界知名的摩托车制造商,现在并没有参加MotoGP的比赛,但它依然作为官方的安全车赞助商活跃在赛场
这场决赛可以说是戏码十足,正当大家以为马奎斯以第七顺位发车应该是比较难获得冠军的情况下,马奎斯前十圈上演了多次精彩的弯道超车,顺利爬到了第二位的位置,啊,对了,当时排在第一的是罗西,所以一场精彩的追逐战就这样正式展开了。
罗西领先了大半场比赛
在这场追逐战过程中,马奎斯多次尝试超越罗西,但罗西并没有给到太多的空间给他超越,但也许是马奎斯几圈以来一直的紧逼给到了罗西压力,又也许是罗西希望能摆脱马奎斯的紧逼,在一次过弯时,罗西失误了,这一次失误,让马奎斯“神奇”地排回了他“习惯”的位置,他也没给其他车手太多的机会,顺利将优势带到了终点,赢得了本站冠军。
最后马奎斯完成了逆袭
在罗西失误的那个时候,现场的罗西粉丝失望,马奎斯粉丝欢呼的那个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这就是MotoGP的魅力,我也很幸运地第一次现场看MotoGP,就看到一场这么精彩的比赛,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最后一站很快便会在西班牙的瓦伦西亚举行。
罗西失误的瞬间,现场粉丝纷纷露出失望的表情
受制于国内政策等其他原因,摩托车至少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其大环境,这次的马来西亚之行,让我感受到摩托车比赛魅力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东南亚在摩托车文化方面的领先,花一辆飞度的价格,就能买到一辆不错的摩托车赛车,这不是很有意思么。当然,话虽是这样说,但以现在的政策和公共设施的配备,国内大城市对于摩托车来说还是友好度还是一般,如果国内拥有更好的摩托车大环境的话,你会买一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