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闲话:闲话汽车,闲话生活,闲话世界。
看到吉利这几年风生水起,很多人说当初收购沃尔沃至关重要。于是乎,有很多人跳出来说,当初收购沃尔沃是他给舒服哥的建言,首功当归他。还有一些人,说当初他劝谏某某车企收购沃尔沃,不听,亏了吧?
当初,福特汽车在全球到处兜售沃尔沃,国内不止吉利一家收到了正式或非正式的收购邀约。长安作为福特汽车的合作伙伴,曾经也是重要邀约对象。最终,只有吉利一家下定决心干了,还干成了,还因此现在发达了。
上述两种吹牛方式,无非都是想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英明。反正时过境迁,又难留下证据,这个牛皮怎么吹都不容易破的。至于为什么同样收购海外车企(或所有资产,或商标,或知识产权等)的上汽、广汽等,因为现在混得一般,倒少有人吹嘘劝谏之功。
本质上,吹牛皮就是讲故事。现在对讲故事的演绎最生动直观、引人入胜的艺术形式就是电影、电视剧。我们评价一个影视产品做得好不好,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故事讲得好不好。所以,影视产品对故事这个内核是非常看重的。而其中,故事的原创性或改编,即编剧权,又涉及影视产品的收益,加之鉴于上述情况,影视产品的故事的首创(或改编)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故事产权的保护有两种方式,一靠自觉,二靠制度。脱口秀表演家黄西说,他们那个圈子有个喜欢抄别人段子的人,每当这个人出现,他们其他表演者就不说自己的新段子,免得被抄。但如果被抄了,也拿他没办法,因为抄段子这个东西法院拿着也很难判罚。后来,他们圈内的几个人合起来把那个喜欢抄袭的人打了一顿。显然,靠自觉是很难保护自己的故事产权的,打一顿可能还会惹官司上身。于是,制度的保护就显得很重要。
高晓松说米国保护编剧的故事原创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某网站注册会员后,把剧本上传上去;另外一种是把剧本密封后自己邮寄给自己,收件之后不拆封。两种形式都可以日后作为故事首创的呈堂证供。
现实生活中讲故事,极少会涉及什么原创权益问题,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花式吹牛。对于一件已经成功的事情,“主动”出来邀功的人太常见了。对此,我们完全可以一笑置之,因为你到底牛不牛,并不是你个人说了算。这里就要说到邓公了。
虽说还有极少争议,但几乎全世界都认可,咱们今天过上好生活,邓公居功至伟。那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土地承包、恢复高考等重大决策并非邓公首创,“总设计”三字是否合理。我认为,无需纠结字面意义,那些重大决策不管是谁的进言,拍板的是邓公,这就够我们对邓公顶礼膜拜了。
也就是说,随你吹得天花乱坠,拍板收购沃尔沃的是舒服哥。舒服哥拍板,并只有他有资格承担拍板带来的一切失败的恶果或享受成功的荣耀。
当然,我并不是想说参谋不重要,而是想给大家分享,你的建议即或非常正确且因此对团队的事业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功也并不归于你,而是你的老板。同时,请相信,一般情况下,你的老板肯定会记住你的建言之功的,但如果你因此到处吹嘘,试图揽老板英明之功,那就得小心了。至于我们旁人,遇到喜欢吹嘘、揽功之人,离远点,免得伤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