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书福斥巨资90亿欧元从二级市场收购汽车巨头戴姆勒股份,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后,我们终于等到了戴姆勒和吉利的第一个合资项目落地。昨天,吉利和戴姆勒宣布,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将与吉利合作在中国成立网约车合资公司,开展乘车和汽车共享出行服务,双方将各持股50%。
![]()
合作的范畴也不出意料,在互联网创业较火的共享汽车、移动出行领域。这个领域不牵涉到奔驰最为看重的核心技术,也没有影响到它与北汽的合资企业。同时,戴姆勒也需要一个本土合作伙伴,才能更方便与政府部门进行有效沟通。而吉利作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承担这个角色最为恰当。
在戴姆勒方面,蔡澈博士强硬的态度也伴随着他离任CEO后逐渐软化。毕竟在商言商,时下的中国,吉利带给戴姆勒的资源,或许比它在中国的另外一个伙伴能更多。
![]()
另外,戴姆勒集团刚刚完成管理层的迭代更新,历史上首任非德籍CEO的出现,也许也是此次戴姆勒吉利达成合作的关键因素,毕竟作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吉利对于新任CEO的认可至关重要。
同时对于戴姆勒来说,和吉利的合作也可以反过来刺激一下北汽,在如今国家放开合资车企股比以及合作伙伴限制后,可以在北京奔驰获得更大的权益与利益。
如果单纯来看网约车这个业务,包括戴姆勒在内的很多欧美汽车公司在移动出行方面的布局一直是比较激进的。
![]()
以戴姆勒为例,其早在2014年就通过收购德国的拼车软件公司来打造自己的移动出行平台Car2Go,在2018年,戴姆勒将Car2Go与宝马的DriveNow进行合并,组建合资公司,业务涉及共享打车、停车以及充电服务,当然原本的分时租车业务也囊括在内。
此外,戴姆勒还通过收购的拼车软件MyTaxi,并以此为平台,相继入股英国打车公司Hailo、希腊出租车预定公司Taxibeat等,完成在包括德国、英国、希腊等十个欧洲国家业务的落地,成为阻止Uber在欧洲发展的最大阻力。
戴姆勒还收购了德国网约车公司Flinc与入股美国搭车分享服务商Via,进一步完善了自身在共享出行领域的布局,将矛头瞄准于热衷移动支付用车而非购车的消费者群体。
有很多人可能会问,网约车的未来市场前景会好吗?墨哥想说,前景非常广阔。姑且不论中国的出租车市场,但凡去过欧美国家的人都知道出租车价格惊人,这也是Uber为什么在美国可以迅速发展,成为搅动出租车市场的最大推力。
![]()
如果OEM可以成功布局移动出行市场,那可以为企业找到除开汽车销售、售后金融之外的新的增长点,同时这个增长点潜力无限。
此外,在共享经济逐渐成为全球潮流的当下,未来人们是不是会把思维从拥有汽车转变到使用汽车上来?一旦这个理念成为趋势,谁先布局共享汽车,谁就能把握市场的先机。
网约车业务没有问题,但对于不惜代价从二级市场购入戴姆勒的股份并成为大股东的吉利汽车来说,如果纯粹说是为了财务投资,则明显小看了李书福的眼界。
![]()
与戴姆勒进行合作甚至产生协同效应,是李书福尝到了收购沃尔沃的甜头后希望再度复制的模式。作为目前国内自主品牌的领头羊,通过一连串动作频频的收购,李书福的野心肯定不止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霸主,能直接挑战丰田或者大众想必是李书福梦寐以求的事情。
网约车肯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可能就是包括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联网这样的前瞻技术,再慢慢切入到包括整车平台、整车集成这样的传统技术,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可以「畅想」一下,作为一个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一旦今后中欧之间的投资壁垒变小或者出现了可以要约收购戴姆勒的绝佳机会,那大股东吉利汽车收编戴姆勒汽车也绝非不可能。
戴姆勒的影响力绝非沃尔沃可比,到时候一个真正的中国大众就会真正浮现在全世界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