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造车新势力圈子,着实有些热闹。
先是9月底38号老师评测蔚来ES8,引起了圈内各种互怼,随后便是特斯拉私有化差点让马斯克“坐牢”,再就是贾老板的FF与恒大突如其来的一场撕逼,实在让大家过足了八卦瘾。
看着热闹,也不由让我们这些看客产生了些许疑虑:难道说,造车新势力就这么不靠谱吗?
话音未落,这边威马又闹出大事件,消费者集体维权退车。
据威马大定客户称:威马汽车不讲诚信,不提示国家补贴政策调整的风险,低价诱导用户下单,同时设定不退款协议。
精选君寻思着,以前都是车子出了问题车主集体维权,这次威马也算创下一个新纪录了,未交付车主就先集体跑来维权。
那此次的事件是如何引起的?威马又为何屡屡陷入“信用危机”之中呢?
1
交付引起的矛盾!到底谁说谎了?
据某威马预订车主称:他此前一共向威马交了20000元的定金,也就是威马的“大定”。而他所订购的车型为威马Ex400创新版,扣除补贴后的价格为14.76万元。
当时订购给出的提示是,这款车型扣除的国家补贴为55000元,地方补贴为27500元。
也恰恰在这个补贴的问题上,车主跟威马发生了矛盾。
按照国家补贴的标准,威马的车型补贴只有在2018年才能实施,到了2019年后,补贴可能会退坡。
而这位消费者所定的车,要到2019年1月底甚至更晚才能交付,一来一回的买车价格就差了好几万。
同时,这位威马车主表示,这一切因政策变化产生的价格问题,在订车时,威马官方并没有做出任何提示。
那这个2019年补贴退坡后的价格差,由谁承担呢?
消费者第一时间询问威马销售,销售给出的答案是,19年补贴下降的损失必须用户承担。
消费者在这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向威马销售、客服、官方微博甚至沈晖本人微博沟通未果的情况下,选择建立维权群,并向12315平台投诉,发出诉求:要么退订,要么明年交车威马承担损失。
随着事件愈演愈烈,威马公关也站出来强调,消费者在购车过程时是完全了解这些补贴情况的,同时也能看到自己的预计交付时间,最后还列出客户端方面的“截图证据”。
对于威马方面的回应,维权群用户指出,价格执行时间和价格解释为10月24日晚临时修改的。
另外,他们指出,威马官方宣称的EX500的补贴风险提示的确存在,但其他车型(EX400、EX300)都没有任何补贴风险提示。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个事件似乎有一丝“罗生门”的意味,谁是谁非也就涉事人才清楚,但毋庸置疑,这是由于威马“交付”产生的后续影响。
由于交付问题而不让消费者“退订”,似乎也显得威马有些“不厚道”。看看隔壁特斯拉因交付问题随意让消费者退订的举动,高下立见。
2
威马何屡陷“信用危机”,到底有何猫腻?
这也不是威马车主第一次要求退订了,此前因电池问题导致的“电池自燃门”事件,就让消费者对其产品能力有所疑虑。
尽管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随后否认这一传言,但对于威马的表态,公众并不买账,网传产品退订率高达三成。
此后又因6月12日补贴新政实施后,威马把获得的补贴“全吃”,丝毫未把优惠给予消费者,这一难看吃相也招致威马客户不满。
除了上述两点大原因外,还有些零零散散的细节未得到确切的答复,让外界和消费者对威马这个品牌“存疑”。
首先,在新车的交付时间上,这也是所有新造车势力最大的挑战。
威马汽车CEO沈晖在交付大会上宣称2018年底将交付1万台车给用户,但目前现实情况和他们的交车进度不符。
整个交付大会上显示交付160多辆车子,但从9月28号到现在,威马车主群了解到最多也只有106辆汽车在北京那边交付了,全国其他地方还没收到这个车子的信息。
另外,威马的线下服务不完备也是令公众质疑的一个点。例如遇到这一系列事件威马车主总是迟迟未获答复,唯有等事情“闹大”威马方才姗姗来迟。
总的来说,威马的信任危机不仅来源于它是一家“新造车势力”,更在产品体验和品牌服务上给消费者留下一个极其恶劣的印象。
3
写在最后
威马可以算是“成也低价,败也低价”。
绝大部分订购威马EX5的消费者都是奔着其低价来的,基本不存在品牌认可度和忠诚度,而且在购买行为上具有普遍的冲动性、煽动性和放大性等网络消费特征,一旦发现所订产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容易放弃。
而威马毕竟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也必须在生产体系和产品力方面有所提升,在客户服务方面多下“功夫”。
毕竟当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完全耗尽时,这家车企的路也就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