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2月18日,一个名叫恩佐·法拉利的男孩,诞生于意大利北部莫德拉一个小钣金工厂主家庭。恩佐的父亲是一间五金店的店主,也正是基于这份工作,他家成为了全镇第一个拥有汽车的家庭。
1908年,父亲牵着小恩佐的手,与他一同来到博洛尼亚。父子两人有幸见到赛车逆着疾风冲破终点的画面。那充满压迫的姿态,那咆哮怒号的引擎,都让年仅十岁的小恩佐发自内心感到了震撼。那一年,戴牛仔帽的男孩许下了一个心愿,恩佐·法拉利,将会进入赛车界,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光阴于无声间流淌,很快来到了1951年F1大奖赛,恩佐·法拉利率领着他所组建的Scuderia Ferrari车队征战赛场。恩佐远眺顺位榜,他距离桂冠的宝座,仅差一步之遥。横在他们面前的,是他曾为之效力的阿尔法·罗密欧车队。恩佐·法拉利暗下决心,下个赛季,他要冠军。
曾经的队友,现在的对手。这也让赛场上如日中天的阿尔法·罗密欧车队遭遇了战后的最强敌人。但是它并不感到畏惧,在漫长的赛车生涯中,阿尔法·罗密欧所获得的荣耀不知凡几,也无数次在低谷里摸爬滚打,它追求极致,追求速度。
独上巅峰,不如棋逢对手!
绚烂与落幕
1952年赛季前夕,阿尔法·罗密欧依旧信心满满地派遣Tipo 159赛车出战。作为上赛季的冠军车型,Tipo 159赛车拥有堪称狂暴的动力加速,但相对的,它的油耗量巨大。这意味着Tipo 159赛车要多次重复进站补充燃油这一过程,从而耽搁赛机,只能用绝对的速度优势来弥补。
恩佐·法拉利敏锐地觉察到了Tipo 159赛车身上的弱点,并根据这一点来制定战略。恩佐·法拉利选择的参赛车型是法拉利125S与375S,这两款车的特点是性能均衡保守,它们分别搭载八缸1.5L机械增压发动机以及V12自然吸气发动机。其中375S最大功率同样超过300马力,油耗却只有35L/百公里。
法拉利车队已然亮出了手牌,恩佐·法拉利也无愧于最了解阿尔法·罗密欧的人,相比对方,他更加注重赛车性能与补油次数间一个合理的平衡,通过不断的计算与试验,从理性的角度切入,得出了取得胜利与赛点的最大公约数。
恩佐·法拉利积蓄到了这一刻,才向阿尔法·罗密欧挥出致命一刀。
1952年,国际车联修改了F1大奖赛的规则,赛事被削减掉几站,并将部分F2比赛成绩记入当年车手积分中。纷繁杂乱的赛规变化让阿尔法·罗密欧看似巨大的优势被一点点蚕食,技术优势被不断抵消,整个1952-53赛季,阿尔法·罗密欧车队都处于一个绝对的低谷期。
与之相对的,恩佐·法拉利所率领的法拉利车队,声名鹊起,一路高歌猛进,将一座座奖杯收入囊中。尤其是其当家车手Alberto Ascari,几乎掌控了两个赛季的所有比赛。有史学家认为,他对于F1大奖赛的掌控程度,只有如今的Michael Schumacher才能够赶上。
1954年,F1大奖赛的赛制再次巨变,新增了参赛赛车必须使用2.5L发动机赛规,在这条新规下,梅赛德斯-奔驰车队、库珀车队以及BRM等车队纷纷横空出世,形成了群雄鏖战之势。
曾经的霸主阿尔法·罗密欧却因准备不充分,黯然退赛,甚至与F1大奖赛渐行渐远……给这个它曾深爱的赛场,留下了一个落寞的背影。
伴随阿尔法·罗密欧车队的退赛,其黄金组合也只能另谋出路:曾在首届F1大奖赛大杀四方的Giuseppe Farina投入了对手法拉利车队的怀抱;而Juan Manuel Fangio则选择了同为赛车强队的玛萨拉蒂。
阿尔法·罗密欧初入赛场时,像是一位少年,鲜衣怒马,烈酒狂歌,留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它倾付出希冀与血汗,也成就了胸中的荣耀与骄傲。但眼泪会苦,热血会冷,真心会碎,梦想与现实不断对峙,一时的绚烂也终究被淹没于时代的洪流中。它选择了倏然退场,没有旌旗环绕,也没有盛大落幕,它只是匹马独行,离开了这里。
阿尔法·罗密欧50年代的赛场辉煌正式落幕。
新起点
1952年往后赛场上的举步维艰,令阿尔法·罗密欧再次挪移视线,转移战略,将目光重新投向了民用汽车领域,打算通过研发新车来维持生计。作为拥有漫长历史积累的老牌车企,阿尔法·罗密欧委实有这个信心。但就在一切准备就绪,企业上下挽起袖口,准备放手一搏之际,新的问题接踵而来。
早在20世纪30年代欧美经济危机期间,阿尔法·罗密欧就被意大利政府所收购,换言之,意大利政府才是这家车企的真正掌权者。而在打造民用车的问题上,掌权者与车企本身的意向发生了分歧——政府方面不允许阿尔法·罗密欧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民用领域的新车。
满腔热血被冷水兜头浇灭,但阿尔法·罗密欧并没有坐以待毙。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它选择了改进二战前就已成型的阿尔法·罗密欧6C 2500。50年代初期,阿尔法·罗密欧1900上市。它搭载了一台1.9L四缸发动机,在功率方面,设计师有意做出了削减,最大功率仅有80马力,但相对的,整体车重甚至不到1000kg。
阿尔法·罗密欧最聪明的一点在于,它没有沉湎于过去赛车时代的辉煌,一味追求大功率的发动机,而是积极转变身份,以民用车受众的目光来做出更合理的改进。
阿尔法·罗密欧1900选择了50年代民用汽车的流行设计,浮筒式车身,线条圆润而流畅,前脸的盾形格栅使得1900极具辨识度,全身散发出阿尔法·罗密欧1900的独有个性。同时轻便的车身,使得乘驾感十分轻快、舒适。
整个五六十年代都是阿尔法·罗密欧集中向民用领域进击的时期。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1954年都灵车展上,阿尔法·罗密欧推出的经典车型Giulietta。
再遇危机
时间来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因为政治、经济以及石油危机等问题,使得世界工业格局在极短暂的时间内突生骤变,令阿尔法·罗密欧的防御壁垒几欲崩塌。同时在整个70年代的民用车领域,阿尔法·罗密欧都没有太多作为,甚至债台高筑,财政问题愈发严重。
1972年,阿尔法·罗密欧董事长Giuseppe Luraghi将桌面的文件整理干净,他感到了无比的疲惫,精神焦虑,神色憔悴。他已经看不清阿尔法·罗密欧的未来了,于是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刻,他选择了离去。之后的继任者是Ettore Masaccesi,这是一次临危受命,面对层层压力,新任董事长开始了对公司的重整,但效果不甚理想。
70年代的能源危机对于阿尔法·罗密欧的影响而言,甚至超过了两次世界战争。不仅如此,日本汽车厂商的趁虚而入,以经济省油、轻快耐用的优势大肆切割欧美市场的蛋糕,进一步动摇阿尔法·罗密欧的根基。
但即便身处绝望的深渊,也会尚存着一束希望。阿尔法·罗密欧终究凭借多年的累积挺了过来,并展现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1986年,11月,同为意大利车企的菲亚特集团收购了阿尔法·罗密欧公司。对于拥有着辉煌历史的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集团表现出极其严谨的态度,并为此指定了相当周密的收购计划。菲亚特集团将阿尔法·罗密欧公司与蓝旗亚,两家互为对手车企同时收入囊中,并合并为成立Alfa Lancia Industriale S.p.A.(阿尔法蓝旗亚工业公司),就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阿尔法·罗密欧从荣耀加身的明星品牌,到落拓沧桑、饱受磨砺的老牌车企,它的历史墙壁上涂满了曲折的经历,夕阳衔山,黑暗覆盖,它一次次的跌倒,然后重新振作,或许下一次,阿尔法·罗密欧复苏的脚步就会悄然而至……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