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过山的山,海的海
自有引力,自由生长
有你炙热目光
眺望远方... ...”
6月27日,济南站长安UNI-T先享官交车仪式在繁华商街悦立方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盛大的夏日趴,现场节目精彩纷呈,还有一支当地乐队演唱了长安汽车与隔壁老樊联合打造的主题曲《自有引力》。
笔者留意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路人讨论:“这是概念车吗?”“这是电动车吧?”。
58车济南站资深汽车媒体人、同时也是UNI-T车主的任远老师做了现场发言。他十分认可UNI-T的动力系统,对外观也大力赞赏,表示很多朋友看到他的新爱车,都觉得这是一辆电动车。
仅看外观,无边界前格栅、分体式LED前大灯、“纯粹曲面”车身设计、隐藏式门把手,的确很像新能源车或者概念车,每一个细节都在展示其“未来科技量产者”的理念。
正如隔壁老樊的粉丝较多为90后甚至00后,偏向概念化设计、满满未来感的UNI-T吸引到的也多为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
活动现场,UNI-T顺利吸引了大量路人围观,还有人当场看中,直接下单。
让我们将时间回溯到2018年4月份的北京车展,长安汽车前董事长张宝林公开表示,要优化现有品牌结构,形成长安乘用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和新建中高端乘用车四大自主品牌矩阵。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还曾提出“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要求整个集团“从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转型、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从提供产品+服务向提供产品+服务+出行解决方案转型、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
两年间,长安汽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均已布局完毕,“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也在进行。如今,“新建中高端乘用车”UNI系列“千呼万唤始出来”,完善了长安新格局的最后一步棋。
任何概念总是与之对应的现实相生相伴,当我们从大方向去重新解读最新上市的UNI-T,便能更深刻的理解它的出现对整个长安汽车的意义。
国内较为知名的自主车企都在致力于品牌向上之路,佼佼者如吉利的领克、长城的WEY,败者有奇瑞的瑞麟、观致,不温不火者则有同在奇瑞旗下的星途。
以较为成功的领克为例,纵观领克的发展,能看到吉利不管在品牌形象上还是产品定位上,都努力与吉利乘用车做出了区隔,宣传时尽力规避其“原生背景”,并以沃尔沃共同研发做背书,为领克抬高身价,让消费者接受其“高端品牌”定位。
最终领克凭借其产品力和年轻化定位获得了成功,首款车型领克01新车发布时顶配售价已超20万,依然强势“出圈”。
领克与WEY的成功对其他自主品牌带来了无法避免的竞争压力。如何提升自身品牌力是长安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然后我们就看到了UNI。
首款UNI-T正式上市后的官方指导价为11.39-13.39万元,其定价完全重新定义了“中高端”车型。它的存在意义更多在于“经营品牌”而不是“经营产品”,其目的是为了拔高长安汽车的整体形象。
5月份高高挂在SUV销量排行榜上第二名的CS75也是如此,CS75的成功或许就是UNI-T能够被看到的未来。长安用“适度超前、配置过剩”的诚意,将CS75和CS75 PLUS打造成了品牌爆款。在细分市场中(超过15万元),CS75 PIUS顶配版表现极为优秀。朱华荣曾欣喜表示:“随着CS75 PIUS的带动,长安汽车整体单车售价同比提升了2000元”。
如今长安用同样质朴的热情推出了UNI-T,继续走着跟之前相合又不完全相同的路。
正如朱华荣所说:自主品牌的机会永远存在,关键在于懂得取舍,找到差异化的生存方式。有人认为UNI系列的初步定价不利于其未来发展,更愧对“高端”之名。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长安的向上之路还很长,UNI只是开始狂奔的第一步。
“前方总有蔚蓝
去追吧,那无畏的少年
跟最耀眼的曙光
轻轻说别来无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