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腾马丁博士
车图腾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 ●
吉利、长城、比亚迪,作为中国品牌主流车企,它们现在的市场表现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吉利:多点开花 5月销量再破10万
据吉利汽车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其在2020年5月的总销量为108822辆,环比增长3%,同比大幅增长20%。
尽管受疫情影响,吉利汽车1-5月总销量达420317辆,完成141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30%。
继4月份降幅明显收窄后,国内乘用车市场5月依旧向好,全月总体批发销量在150万辆以上,同比增长6.9%。吉利汽车作为自主品牌龙头企业,积极抓住反弹机遇,在实现销量复苏的基础上,5月增幅明显领先大盘,强势领跑行业。
▌多点开花帝豪、博越月销破2万
大体来看,5月吉利汽车旗下轿车销量为37017辆,SUV销量为56629辆,基本均衡。
帝豪家族(帝豪、帝豪GL、帝豪GS)5月销量达到33542辆,其中帝豪轿车5月销量为24178辆,蝉联自主轿车销量冠军,不出意外仍将上榜轿车销量榜单前十。帝豪GS在5月也取得了9364辆的销量表现,接近破万。
“三好SUV”博越和博越PRO组成的博越家族,5月份的销量再次超过2万辆大关,达到20051辆,稳居在SUV市场第一阵营,有实力进入SUV销量榜单前五甚至前三。
双缤车型5月销量16087辆,其中“中国钢炮”缤越PRO在5月销量迎来新突破,再次破万,达10019辆,成为运动型SUV市场的“后浪”;缤瑞在5月也交出了6068辆的成绩,表现出色。
“未来科技SUV”吉利icon在5月销量3360辆,成为吉利SUV产品矩阵中新的增长点。自2月24日上市至今,吉利icon累计收到4万辆订单。顺利度过产能爬坡期后,吉利icon有望与博越家族一同扛起SUV板块重担。
在新能源和电气化领域,由几何A、帝豪EV、帝豪GSe等主打新能源及电气化的产品组成的产品矩阵,5月交出了6101辆的成绩单,同比增长12%,也为吉利的新能源和电气化之路稳住了节奏。
领克家族5月销量再次突破万辆大关,达到了12950辆,同比上涨约41%,环比也有27%的涨幅,单月销量创六个月以来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CMA基础模块架构打造的旗舰车型——领克05售价17.58万-21.28万元,上市一个月便取得2051辆的销量成绩,截至5月31日,领克05订单量已超过8000辆。
“多点开花”成为吉利汽车持续领跑车市的制胜法则。
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自主品牌再次出现剧烈分化,4月市场份额下降至34.6%。在此背景下,吉利汽车市占率强势提升,1-2月市占率为7.3%,1-4月市占率达7.03%。
▌架构之年吉利全球化征程再进一步
5月30日晚,吉利汽车在菲律宾发布了第二款车型——AZKARRA(博越PRO),并同步开启新车的销售和交付。据悉,领克也将于下半年开始在欧洲销售旗下01 PHEV车型,海外布局进一步深化。
6月8日,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宣布:“科技吉利4.0时代开启,吉利迈入全面构架造车时代。”
近期的两个动作宣告吉利汽车2020年的关键词——架构与全球化。
一方面,随着CMA架构的全面下探至吉利品牌旗下车型,吉利汽车全球化征程将再进一步;
另一方面,2019年,吉利汽车(含领克)销量136万辆,沃尔沃全球销量70万辆,宝腾汽车售出约10万辆,共合计216万辆,与2019年全球车企销量榜单第十名戴姆勒的262万辆并不遥远,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合并事宜一旦在2020年取得进展,吉利汽车将向全球前十车企进军。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表示,“今年是吉利的架构之年和产品大年,吉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努力让用户拥有更加完美的消费体验、努力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努力让用户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品质魅力。吉利将坚持创新,引领中国品牌向上。”
技术吉利4.0时代,吉利已成为模块化造车效率最高、产品布局最广、溢价能力最强的中国品牌。
2019年,吉利1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超39%,成为吉利主销价格段之一。领克平均售价达15.6万元,强势提振自主品牌价区。另外,基于CMA架构打造的车型,平均售价已超过17万元,也将助力吉利提升市场势位。
下半年,吉利首款中大型多功能SUV“豪越”即将上市,加上几何C、Preface等6款全新产品与多款改款车型上市。
有分析机构认为,吉利汽车是中国车企中率先开展平台化、模块化道路的公司,目前已开发完成三大整车架构BMA、CMA和SPA,电动汽车专属架构PMA正处于研发中。公司凭借整车架构带来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是领先市场率先复苏的核心因素。
长城:红5月 以“细节”调整竞争力
在经历了三四月的企稳回升后,长城汽车几乎走出疫情影响,迎来了自己的“红5月”。
2020年5月,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81901辆,同比大幅增长31%,环比增长1%,再度实现单月销量双增长,创下今年疫情以来的销量最高纪录。
根据规划,2020年长城汽车的年销量目标为102万辆,目前已完成了销量目标的超31%。
▌“三剑客”稳基盘 皮卡新成一极
在月度超过8万辆的成绩中,长城汽车哈弗品牌“三剑客”——H6、M6、F7撑起基盘,分别完成22691辆、12670辆和10241辆,仅三者合计45602辆,占总销量的55.7%。
其中,“神车”哈弗H6累计斩获84个月度销冠,1-5月累计销量近10万辆,达98513辆;哈弗M6以其高性价比深受市场欢迎,1-5月累计销量达50799辆,月均销量过万辆;哈弗F7以的智能科技魅力深度诠释“中国品牌首款全球车”,截止目前单车累计销量接近20万辆。
5月,哈弗品牌共销售新车51915辆,同比大幅增长20%。
与SUV板块相呼应的,是皮卡业务的强势领跑。
5月,长城汽车皮卡(包括风骏和长城炮)的销量为22543辆,同比大幅增长178%,环比增长43%;1-5月的累计销量为69174辆。在需求下行叠加疫情不利影响的2020年,皮卡板块自成一极,强势支撑长城汽车的整体增长。
其中,长城炮自上市以来,创下单月销量新高,5月销售10006辆,环比增长25%。6月5日,长城炮越野版正式上市,首期推出三款国六汽油8AT车型;柴油版车型也将于7月上市,届时将实现乘商兼容的全系列产品线布局。
可以说,长城汽车抓住了政策“东风”,在皮卡领域深耕多年后终见回报。2019年6月,有关部门联合发布《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当中明确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级及以下城市加快取消皮卡进城限制”。
“解禁”之后,皮卡作为乘商结合产品的产品,成为车市消费新增长点。在长城炮的带领下,皮卡乘用化已成趋势,未来能否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乘用车,如果政策进一步放开,值得期待。
▌产品、营销并举以“细节”调整竞争力
在市场表现稳健的基础上,看似“聚焦战略”和“全球化战略”指引下相对平稳的长城汽车,实际上在产品与营销两个维度上,正显示出深度调整的迹象。
第一点,产品以细见深。
6月10日,哈弗全新紧凑级SUV“大狗”定名,引发关注。新车基于哈弗全新平台打造,由前路虎设计总监、现长城汽车全球设计总监兼副总裁菲尔-西蒙斯操刀设计,计划在第三季度上市销售。
“大狗”不同于经典H系,也不同于年轻化的F系,是哈弗品牌之下开辟的全新车型,外观硬派,使紧凑级SUV细分品类愈加丰富化。
在去年战略性放弃了硬派越野H8之后,长城汽车始终未停止在硬派车型上的探索和创新,例如高端产品哈弗H9,在硬派越野的调性上添加了智能配置元素,使市场耳目一新。
根据“大狗”目前透露的官方信息,在硬派和力量感的外观下,内饰增添了透明车底技术、W-HUD大尺寸抬头显示等科技感的配置,与市面上大多数同级车型形成差异化优势,新车在年轻化人群消费理念的细化尝试,由“细”见“深”,值得称道。
此外,“神车”哈弗H6已经进入换代周期,全新一代哈弗H6基于长城全新B30平台打造,预计将于7月量产下线,随后在8月正式上市。
同时,上市了3年的WEY品牌,深入建设“中式豪华”的同时,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30万辆,与领克、红旗并站在自主高端擂台上,将合资甚至豪华品牌的配置拉高、价格拉低,惠及15-20万区间消费者。可以说,WEY的成功不能用销量衡量。三年后的今天,WEY品牌很可能迎来新一轮的调整升级,立足中国,进击全球,具体信息要看明年长城汽车的“产品大年”。
第二点,营销精细化。
进入2020年之后,尤其在疫情平稳的“红5月”,长城汽车显示出在品牌战略,即营销思路上的精细化调整,这与过去人们对长城“重研发、重产品,轻营销”的印象大不相同,一定程度上说明长城汽车的成长和成熟。
前不久,长城炮越野皮卡“丈量珠峰”,助力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胜利凯旋,成为皮卡圈和越野圈的传播典范,体现了中国品牌的品质实力和责任担当;5月20日,哈弗M6与筷子兄弟跨界出圈,“因AI牵手,为爱告白”,成功取得年轻群体关注。
更值得一提的是,5月10日中国品牌日直播活动上,WEY VV6作为直播中唯一的汽车品类代表,央视朱广权力荐,直播整车订金订单达到 7,473笔,超4.4万人参与抢购限时秒杀的VV6半价车,预计销售金额近12亿元,创线上营销新纪录,成为汽车行业品牌建设的新范本。此外,6月份的“618电商节”,WEY品牌也将“出镜”献礼。
2019年,长城汽车全球销量超过了106万辆,连续四年突破百万大关,蝉联中国品牌SUV销量冠军。2020年,在“后500万辆时代”,长城旗下各品牌运营更加精细,持续突破品牌认知,在现有产品矩阵上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比亚迪:两条腿走路 核心零部件拆分加速
据比亚迪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其2020年5月的乘用车销量为31097辆,整体销量(含商用车)31821辆,同比下跌6.2%。其中燃油车销量为20496辆,同比增长70.5%;今年1-5月,比亚迪燃油车累计销量78391辆,同比增长11.6%。
如果说,在新能源大盘下行周期、叠加疫情影响的艰难时刻,比亚迪以燃油车的良好表现顺利过渡,那么接下来,比亚迪将以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优势,进一步利好自己的账面收入和市场预期。
▌宋家族扛鼎累计销量突破70万辆大关
考察比亚迪5月份的销量分布,宋家族十分抢眼,5月全系销量17663辆,同比大幅增长87.5%,占据了比亚迪总体销量的半壁江山。一个更抢眼的数据是,截至目前,宋家族累计销量已经超过71万辆。
宋家族再细分,宋Pro 5月单车销量为14022辆,绝对优势领跑家族。
宋Pro去年7月作为重磅车型推出,不负众望,上市首月订单即突破万辆,并连续月销破万,成为去年上市的同级SUV中销量最快突破10万辆的车型。今年疫情略微企稳之后,宋Pro从3月份开始稳步回升,截至目前累销销量近15万辆大关。
宋家族的其他成员也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取的好成绩。在MPV领域,宋MAX5月销量1294辆,累计销量超过24万辆。
得益于“宋”的品牌口碑,比亚迪积极拓展家族的丰富性。
今年3月,宋经典版入市,还在产能爬坡期的5月份,宋经典版的销量达到2,347辆。而根据前不久的消息,比亚迪计划在今年内增推一款全新SUV车型,定位紧凑级,正式命名为“宋PLUS”,其定位将介于宋Pro和唐之间,有望9月上市。
宋之外的其他系列亦各有增长。秦家族5月销量为7038辆,同比增长34%,其中全新秦销量为4798辆,秦家族自诞生起累计销量超过21万辆;元家族5月销量为1714辆,环比增长7.7%;e系列5月销量为1786辆,同比增长43%;唐家族5月销量为2542辆,环比增长14.7%。
在新能源车领域,比亚迪5月纯电动车销量8278辆,混动车型销量2323辆,比例约为3.5:1。
▌以技术突破重围
对于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来讲,疫情并不是最大的利空因素。补贴作为新能源市场背后最大的推力,退坡之后的影响延续至今。
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2万辆,同比下降25.8%和23.5%;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29.5万辆和28.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9.7%和38.7%。
以上只是宏观市场环境。微观到竞争格局来看,比亚迪领衔的中国品牌压力依然不小,特斯拉国产之后销量持续攀升,仅Model 3一款车型5月份销量就破万,大众、丰田等跨国品牌在电动化战略上也迅速推进,形成重围。
稳坐了6年新能源销冠的比亚迪,如何突破?
一个规律是,市场竞争越是白热化,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就越突出。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在于,技术多点突破的全产业链能力。
更重要的是,2020年之后,比亚迪已经开始将这项能力,快速变现。
“刀片电池”一炮走红之后,紧接着首款搭载该电池的车型——比亚迪汉就成功吸引关注。作为比亚迪全新重磅中大型高端车型,比亚迪汉已于4月份开始预订,目前订单已超过1.5万辆。新车预计在今年6月底正式上市。
根据此前消息透露,比亚迪汉将提供纯电动的EV版本和插电混动的DM版本,NEDC续航里程有506km、550km以及605km三种,预售价为29万元,强势引领中国品牌突破主流价区。
此外,外界推测宋PLUS EV也大概率搭载“刀片电池”。新车采用Dragon Face 2.0的设计语言,越级尺寸,续航分为400km和500km两个版本,参数优越。宋PLUS 上市之后,将与汉共同打造比亚迪的产品攻势,进一步参与与特斯拉、合资品牌以及几何、埃安等一线中国品牌展开竞争。
除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外,其半导体业务也加速突围,积极谋求独立上市。
按照时间线盘算,4月14日,比亚迪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重组并拟引入战略投资者,仅42天后完成A轮融资,又过了20天后,也就是6月15日,完成A+轮融资。资本市场之追捧,可见一斑。
两轮融资之后,比亚迪半导体估值已达到102亿元。经过15年自主研发技术积累和规模化发展,比亚迪半导体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IDM车规级IGBT厂商,产品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累计装车量稳居国内厂商第一。
半导体的分拆上市,很可能作为比亚迪内部的样板,接下来的弗迪电池必将以此为路径,推进独立市场化进程。
如果说,比亚迪全产业链优势的深刻意义在于,引领中国品牌进入自主知识产权时代,那么,一个更为直接的好处在于,比亚迪对弗迪系公司以及半导体子公司仍为控股,后两者上市之后将与比亚迪并表,这将极大增厚母公司的财务表现。
可以说,比亚迪的战略落子,已经形成了强有力的“势”。其下一步的市场突围,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