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长城汽车销量为81901辆,同比大涨31%,创下2020年疫情以来的最高销量,从而在全球汽车销量全面萎缩的形势下实现逆势上扬。
![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百亿元,长城汽车未来集中发展“新四化”]()
作为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长城汽车一直走在“求变”的路上,重塑企业架构、拓展海外市场、乘用版皮卡……尤其在全球发展及“新四化”的战略规划中,长城汽车坚持长期、持续的投入经营模式,打造出一条全产业链的品牌发展之路。
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百亿,2019年同比增长55.8%
据2019年长城汽车财报数据显示,在研发投入方面,长城汽车支出总额42.48亿元,同比增长7.31%,占营收比重4.47%,其中,研发费用由2018年的17.43亿元上升至27.16亿元,同比增长55.8%,重点布局汽车清洁化、智能化、网联化领域。
![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百亿元,长城汽车未来集中发展“新四化”]()
在过去三年,长城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分别为33.6亿、17.4亿以及42.48亿元,累计超过百亿元。按照相关计划,未来5年,长城还将在智能网联、动力系统、四驱系统、自动驾驶方面进投入300亿资金。
长城汽车除了积极引入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人才外,长城汽车对内还创造出一套闭环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任职资格管理以及人才发展培养三大体系相辅相成,同时,在校招人才引入方面,长城汽车还与国内多所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目前长城汽车研发人员约17600人,覆盖规模已经扩展至海外市场,除了在各大海外市场建立研发中心外, 其还在清洁化技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进行投入研究。按照长城规划,2020下半年上市新车就将搭载新一代智能互联系统;2021年将推出L3级别自动驾驶产品。
在长期的战略布局中,长城汽车形成了强有力的技术力量。资料显示,在2011年,长城汽车专利数量开始快速提升,累计申请总量突破1000项。2015年,长城汽车开始着眼于专利质量提升与专利布局,2019年,专利申请数量突破1万项,核心技术已在国内外形成系统的专利布局。
发力新能源,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作为当下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了长城汽车近几年发展的重中之重。与其他汽车企业不同,长城汽车除了对新能源车型的发展外,还专门成立了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汽车动力电池材料、电芯、模组、PACK、BMS、储能、太阳能研发和制造。
此前,“蜂巢易创”推出了包括4N20发动机、9DCT变速器、6001系列电驱动在内的“Ⅰ纪元”动力总成技术产品,“蜂巢能源”也受到欧洲大型汽车集团认可,并签下总采购量预计超过7GWh的供应大单。按照发展规划到2025年,蜂巢能源规划产能将达到60GWh。
在新能源研发方面,长城控股一直坚持研发“过度投入”,在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三电”技术研发方面早已开始布局,加强对新产品、新能源、智能汽车的研发及新技术中心建设,目前已经建成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试制试验室。
针对新能源汽车,长城控股目前主要进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方面的发展,同时拥有技术领先的Pi4平台,其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实现前驱、后驱及四驱的三种行驶功能,并具备延伸到纯电四驱平台、48V混动平台等架构模式的能力。
开展合作,聚力智能网联
在近几年中,长城汽车开始逐步构建开放的技术创新平台,共同推动5G、物联网、自动驾驶、车联网V2X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据了解,长城汽车联合华为、中国移动、大唐电信、阿尔卑斯、四维图新和百度等众多信息产业头部企业,在5G 、LTE-V2X 、DSRC 、GNSS导航和高精度地图等技术领域展开多项合作。
![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百亿元,长城汽车未来集中发展“新四化”]()
去年7月份,长城汽车发布“GTO全域智慧生态战略”,宣布将告别传统功能车时代,并联合腾讯、阿里、百度、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和高通8家战略伙伴共建全域智慧生态,携手打造基于5G+AI技术、以体验驱动、带给用户全生命周期体验与服务的出行机器人,构建长城汽车全域在线(GTO:GreatWall Totally Online)智慧生态,开创出行机器人新时代。
目前,搭载“Collie牧羊犬全维智能安全系统”的2020款VV6拥有越级领先的智能安全科技,是品牌最新技术的集大成者,凭借3项全球领先、15项国内领先、25项同级领先的共43项智能安全配置,不仅为用户提供细分市场最高标准的安全防护,更树立中高端豪华SUV的智能安全行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