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长安与铃木牵手,主打小型车市场的长安铃木成立之后迅速获得市场及消费者认可,风云25载的铃木在2018年9月4日,长安汽车官网发布《关于收购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50%股权的关联交易公告》,长安汽车终以1元人民币收购日本铃木及铃木中国分别持有的40%及10%股权。长安和铃木完成了一系列的分手协议。
这是一个非常纠结的时刻。当年风光无限的“小车之王”如今却在中国市场上“折戟沉沙”。
中国是一个年销量高达3000万辆的超级汽车市场,在中国市场上1.6L及以下的小排量车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过60%。从2007年开始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型车从过去的消费入门级的领军车型逐步退化。
然而长安铃木的产品却逐渐发展出了低端化的一个趋势,这也是铃木日方领导层的企业规划和发展思路与中国市场脱轨的重要体现。据悉长安铃木股东双方因为重振这家历史悠久的合资公司,曾进行过多次激烈的争吵,长安方面认为应该迎合中国消费者对SUV的喜爱,以及消费者需求升级的趋势,推出更好更大的SUV车型。
对于铃木汽车而言,这显然是一个强人所难的坏主意。铃木认为自己作为一家全球范围内最具竞争实力的小型车制造商,为何要改变公司的定位。这样的改变对公司从研发、制造和营销等各个方面考量都是不理智的。
其实铃木汽车当这一次与中国市场拜拜的时候,将会永远地退出中国市场,甚至以后恐怕再也不能回来。但是,他还是决定义无反顾地离开。
这一走不但抛弃合作伙伴、经销商、在中国的工厂,特别是消费者感情,都是极大的伤害,铃木这一步将分手进行得非常彻底。
虽然铃木擅长经济型和小型车市场,但是在中国这个价位区间几乎囤积了所有的自主品牌,我们的市场是那么的恐怖!上汽大通D90这款中大型SUV为例,售价低至15万多,吉利帝豪GS市场终端售价可低至6万元,奇瑞艾瑞泽5的价格甚至可低至5万元。
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可视为合资品牌在本土企业竞争中,倒下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毫无悬念的是长安铃木的表现已是大势已去。兵败中国,这也是一场痛苦的诀别,对于消费者来说铃木退出中国市场斩断与重庆长安长达25年的合资关系,基本就可以视为永远与中国市场说再见。此举将极大损害其在华的消费者、经销商的利益,对其品牌形象带来巨大的负面伤害。
事实上,曾经主打低端性价比的小车,现在早已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铃木不是第一个,广州标致、南京菲亚特等早已与中国市场挥手作别,但是铃木这一举是中国本土的自主品牌取得的战略性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在华品牌力不强、销售规模不够大、产业链不够雄厚的弱势合资品牌,将都会成为中国本土自主品牌崛起的炮灰。
长安与铃木的分手,这一刻铃木在中国,终于到了划上一个句号的时刻,我们同时也祝愿他,It’s time to say Good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