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节目咱们聊到,韩寒出生在上海郊区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算是文化人,小学阶段韩寒也算是个听话的孩子,可是因为望子成龙,有点心急,父亲把韩寒弄到了县里最好的一所中学,还是快班。
结果韩寒一直成绩倒数,心理压力巨大,开始产生了批判应试教育的逆反心理。之后,因为长跑拿了区里第一名,中考加分后总分468分,勉强可以上区重点高中。但是父亲又把他弄到了市重点松江二中上学,结果韩寒又成了年级倒数,高一就留了一级,之后校长劝他休学。
从此,韩寒就再也没有进入过校园学习。
而在2000年休学前夕,韩寒已经拿到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并且上了央视《对话》节目一战成名。
同年,韩寒的长篇小说《三重门》正式出版,上市即热销。2001年,又出版了文集《零下一度》,这本书当年获得了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2002年,又出版了小说《像少年啦飞驰》,依然畅销。
韩寒成为了那个年代的网红,这一波流量变现让韩寒名利双收。但这一波成功的商业运作背后,仅仅是靠韩寒的个人才华和异于常人的运气吗?
其实不是,这背后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帮助了韩寒,也算是韩寒成名路上的第一个伯乐吧。
这个人叫“路金波”。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路金波这个名字,不过如果听节目的朋友中有70后的话,98年前后如果20多岁的你已经开始接触网络,那么“李寻欢”这个网络写手是否你还记得,在当年第一代网络写手中,李寻欢和宁财神绝对是第一代网文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字。
路金波的人生也很传奇,1996年21岁的他大四快毕业了,闲来无事就跑去网吧上网,当时中国网民不到30万。1998年,他模仿痞子蔡《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网文风格,写出了《迷失在网络中的爱情》,一举成名。
成名后,N多书商、制片人来找人编书,写剧本。
后来人人网刚成立,就拉“李寻欢”去公司上班,什么事都不用做,就配合公关部接受电视台,报纸的采访,就是对外传达“互联网风云人物李寻欢在人人网上班了”,路金波一共待了22天,拿到了5万多块钱。
这是1999年的路金波的月收入。
2000年,著名文学网站“榕树下”开始公司化运作,创始人朱威廉邀请路金波来做主编,从此路金波就和宁财神,安妮宝贝正式成为了榕树下的同事。
可是好景不长,2002年网络泡沫导致榕树下解散,一部分股权卖给了贝塔斯曼,成立了“贝榕书业”,路金波被任命为贝榕书业的总经理。
新官上任三把火,在新股东面前路金波肯定希望成功运作几个网红给公司看看自己的实力。但要把一个普通作者培养成红人,再成功商业化实在太难了。还不如找已经有一定名气,但缺少商业化运作的人。
这时候,他就发现一个叫“韩寒”的小伙子特别合适。
于是,2002年,路金波联系上韩寒,约在北京首都体育馆附近见面,起初只是想谈一下韩寒的小说改变成漫画这件事儿。但是俩人越聊越投机,因为路金波的“李寻欢”名号如雷贯耳,是韩寒童年时的偶像,而韩寒一战成名之后是文学圈炙手可热的大红人。最后路金波回到公司想了想,干脆把韩寒签到自己公司算了。但是这时候的贝榕书业也就刚刚融资了400万,路金波第二次见韩寒谈签约的时候,最终谈妥的条件是200万的签约费。
同学们,这大概是在2005年前后发生的事儿,当年的200万可不是今天的200万哦。
到2009年之前,路金波帮助韩寒出版了《一座城池》、《光荣日》、《他的国》等等10几本书,累计支付给韩寒大约1700万元人民币。
聊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韩寒有钱玩赛车了吧,人家在2010年之前,已经是千万富翁了,玩赛车一年花个百来万,根本不是个事儿啊,开心就好。
在这期间,路金波也辞职创业了,2007年与辽宁出版集团联合成立了“万榕书业”。挖走了原贝榕书业的大部分员工,也带走了韩寒、安妮宝贝、蔡骏、饶雪漫、郭妮、冯唐这些畅销书作者,甚至后来还以1字3美金的稿酬签下了王朔。
其实总结来说,路金波就是第一代的网络营销高手,他自己就是在网络上通过写作成名。之后一直在大平台掌握着一线的流量资源,对网络造星的流程了如指掌。签下韩寒加以包装,让他在网络世界里大红大紫,可以说韩寒的人设和后期的商业运作都是路金波一手策划的。现在我们所了解的韩寒无非三个关键词:作家、赛车手和导演。
而这背后其实都有路金波的身影。
比如2007年7月22日,CFR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第二站在北京金港赛车场举行,韩寒当时在上海大众333车队,路金波作为韩寒小说《光荣日》的出版商,也就是韩寒老板,赶到现场来助阵,当然这也是为新书做了一波宣传推广。
这里提到上海大众333车队,顺带说一句,其实韩寒一生中帮他赚钱最多的人有两个,一个是路金波,还有一个就是上海大众333车队的老板夏青。
2004年,夏青到马来西亚游玩,正巧韩寒在这里参加宝马方程式奖学金资格赛,夏老板看到韩寒开的还不错,就问他有没有意向加入自己车队。
当时上海大众333已经是国内赛车界的王牌了,而且有着“赛车界黄埔军校”的美誉。
再加上333车队本就在上海,也正需要一位上海本土车手,所以韩寒很快就决定加入333车队。1年后就拿下了2个分站冠军。夏老板说韩寒是属于会用脑子开车的车手。韩寒刚加入夏老板的车队,年薪8万元,加上各类奖金补贴总收入大约20万。
其实夏老板找来韩寒,背后应该也是商业化的运作,而且是有步骤的在安排。因为到了2009年的时候,韩寒拿下了场地赛和拉力赛的双料冠军,有了这个头衔,身价一路飙升。
在最巅峰的时刻,韩寒转会到斯巴鲁车队,这背后一系列的操作少不了夏青的身影,当然应该也有路金波在背后包装和策划。
而我们熟知的韩寒电影三部曲之一的《后会无期》,背后的投资人之一也是路金波,负责影片的外联和商务活动。用韩寒的话说:关于钱的事儿,就去问金波吧,这些我都不管。
其实《后会无期》这部电影的资金只有两个人出资,那就是路金波和方励,韩寒不出钱,但是也不收取酬劳。等电影上映后,如果赚了钱,路金波和方励肯定是拿大头,剩下的韩寒再分点儿。
听到这个分配方案,有人是不是大跌眼镜,韩寒的几部电影拍的都挺成功,大家是不是都认为他才是赚的最多的?换句话说,当初韩寒决定拍电影,是不是没人看好他,不愿意给他投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深挖了一下,结果发现,在筹备《后会无期》那会儿,投资人根本不缺,甚至很多人都是主动找上门来的。因为在韩寒之前,郭敬明的《小时代》,还有另一部赵薇拍摄的《致青春》都票房不错。所以,当韩寒站出来说要拍电影的时候,一堆的投资人要来给钱,甚至连阿里巴巴旗下的“娱乐宝”都要投资,但全都被拒绝了。
为什么呢?
因为路金波挡在了韩寒前面,谁能投,怎么投都由他说了算。
所以说,韩寒这么多年一路走来,除了自身的才气和一个大时代给与他的些许运气,更多的还是背后人为的包装和指引。
以前的韩寒是一种现象,现在的韩寒是一个IP。而韩寒这个IP刚开始大家是因为写书认识他的,后来在微博上也是赚足了流量。其实,韩寒不仅80后粉丝很多,女粉丝应该也很多。因为年轻时候的韩寒的确非常帅气,披着一头长发,侧面看还有点像谢霆锋。一个人大红大紫,的确需要很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有些是后天努力的,但有些生下来该有就有了,比如帅气的脸和冷静的性格。
2005年,新浪博客上线了,韩寒是第一批进驻博客的大网红。
我相信很多80后都开过自己的博客,那时候都是一些长文,放在今天肯定是没人看的。后来到了2009年之后才有了微博,这个时代真的是越来越急躁了,图文要短,视频也要短,不知道什么时候音频也会变成快餐消费,那真的就悲剧了。
刚开始,韩寒在博客上喜欢点评一些时事新闻,因为有一些基础粉丝,人气还算可以,但到了2006年发生了一件事,一下子就让韩寒又爆红了一波,那就是“韩白之争”。
我不知道当年的韩白之争是不是新浪策划的事件,但是这件事情最大的受益方应该就是新浪博客,因为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才开始玩博客的。
当年这事是怎么发生,又怎么结束的呢?
2006年一位叫白烨的文坛大神发了一篇文章《80后的现状与未来》,为什么他要写这篇文章呢,因为2006年的网络文学已经开始流行起来,我们前面提到的路金波2007年出来单干,也是冲着这个去的。
说白了,像白烨这样的50后作家不吃香了,所以写了篇文章来批判80后的这些叛逆的小屁孩,通篇都在嘲讽和挤兑80后这帮写手,觉得这根本不属于文学,甚至连文化都谈不上,觉得这只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而已,是一种乱象,而且不会长久。
好了,这篇文章一发出来,网友们就开始站队了。
其实,也不用怎么站队,那时候玩博客的大家想一想,肯定是70后,80后为主,很多50后,60后连键盘怎么用还不会呢,当然网友一边倒的批判白烨咯。
没多久,韩寒发了一篇博文《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
这篇文章一发出来,立刻就炸裂了。因为标题就带粗口,内容更是火爆异常。吃瓜群众们立刻就开始讨论,有人说80后就是这么的没有文化,没有素质。也有人力挺韩寒,觉得他有个性,而且话糙理不糙。接着韩寒又接连发表了3篇文章,实锤白烨自我策划、收人钱财等学术腐败的内容,批判白烨这种老文青,手里握着重要的批评资源,掌握话语权的同时,又从事书商的策划和推广活动,白烨就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这一下网友可开心了,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小网红单挑文坛大佬,这种剧情前无古人,反正到今天也没有来者。网友喜欢看小人物去挑战权威,而当年还没有带节奏,网络暴力这些说法,网友也是纯粹的喜欢就是喜欢,骂你就是骂你,也不带什么目的性。五毛党的概念,当年应该还没有形成。在当年,这场骂战完全是现象级的事件,堪比“奔驰女”事件,但凡上过网的同学人人皆知。
最后,很多名人也都过来站队,著名导演陆川的爸爸陆天明,1943年出生,是著名的作家和编剧,他当然是站白烨这边,所以发文声援白烨。之后,陆川也来声援自己老爸。高晓松又是陆川的好朋友,他也刚开始玩博客,也想蹭蹭热度,结果也来声援陆川,高晓松说要状告韩寒,因为《三重门》的书里引用了他的《青春无悔》的歌词。
最后的结果呢,白烨被网友围攻到关闭博客,高晓松也顶不住压力关闭了博客。
这场“韩白之争”可以说是以韩寒大获全胜而收场,韩寒的知名度和光环又上升了一个新高度。
这时候最开心的是谁啊,当然是路金波咯。赶忙带着韩寒又是出文集,又是出唱片。最后就连韩寒博客上的文章,收集起来都出了一本精选集《杂的文》,首印30万册。
2007年,韩寒的博客点击量就已经过亿了,只要韩寒在哪里,哪里就有关注点。
所以,写作、玩赛车、唱歌,甚至在贾樟柯导演的纪录片《海上传奇》里露了个脸。
这部纪录片一共采访了18位与上海相关的人,听一听都有哪些啊,陈丹青,杜月笙之女杜美如,曾国藩曾外孙女张心漪,4、50年代的影星上官云珠之子韦然等等。
由此可见,2010年韩寒的影响力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更为夸张的是,2009年底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韩寒成了封面人物,标题:中国文坛的坏小子。
当年时代周刊评选影响力人物,韩寒排名第五,奥巴马排名第十一位。
而韩寒很聪明,他说美国杂志给自己下套,因为自己连文坛的门都没进,怎么是文坛坏小子呢?反正韩寒的风格就是叛逆,不走主流路线,越是这样,就越受大家欢迎。这一波又一波的大平台流量,就让韩寒一直火到了今天。
不过有时候人太火了也会出事儿,因为有人眼红啊。
果然,到了2012年,新浪博客上一篇《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火爆全网,作者麦田深扒韩寒是被包装出来的“偶像”,比如当年新概念作文大赛,给韩寒出题的李其纲,是韩寒父亲韩仁均的大学同学。极有可能《杯中窥人》这篇文章,就是韩寒父亲提前给韩寒写好的,然后韩寒故意迟到赶到考场,李其纲假装随机出题,揉了一团纸丢到杯中,韩寒故作惊讶,然后20分钟交卷写出了那篇成名作。
作者猜测,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就是内定的。
其次,韩寒2005年认识路金波之后,大量的博文产出以及后续的写作,明显文风和层次都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但是韩寒精力当时都在玩赛车上,这背后肯定是路金波精准定位和包装的结果,背后是一个团队在助力韩寒搞创作。
1月15日文章一发出,第二天韩寒就写了《小破文章一篇》回应质疑,简单的讲,就是告诉大家,所有文章都是我亲笔写下的,并悬赏2000万元征集代笔的证据。
当天,范冰冰也来蹭热度,表示愿意追加2000万支持韩寒的悬赏。
1月18日,另一个大网红也来蹭热度,那就是喜欢打假的方舟子。
但是所有的质疑,都没有实锤的证据。特别是方舟子加入进来之后,麦田突然发文道歉,说自己这几天对韩寒的质疑证据不足,向韩寒,韩仁均和李其纲等人道歉,随后就删除了所有的博文。
而这个时候方舟子来劲了,使劲的锤韩寒,特别是揪着韩寒的那篇《求医》使劲深扒,说韩寒这个作品写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位肝炎患者在校医院的求医经历,但是韩寒是1982年生人,根本不可能写出那么真实的情节。
但是,韩寒的父亲韩仁均1977年考上华东师大中文系,最终退学的原因,就是肝炎。
屋漏偏逢连夜雨,《求医》这件事韩寒一直没有正面回应的同时,有媒体又收到匿名举报信,说韩寒的《三重门》也不是他自己写的,怀疑背后是他父亲的代笔。
这时候,韩寒终于正面回应了,拿出了800多页初稿和修改稿展示在博客上。
结果,还是有人在质疑,说手稿为什么这么干净,不像是初稿,更像是抄写的稿件。
不过,无论大家怎么质疑,一直都没有实锤的证据。甚至,最后韩寒还把这些手稿出版成书,只卖10元,叫《光明与磊落》,用来答谢支持他的读者。
这波骚操作真的是太厉害了,背后估计策划人还是路金波。
到了1月29日,很多名人都看不下去了,比如同样是大V的姚晨和慕容雪村,他们都说文章是不是自己写的,真的不好自证,那么谁质疑谁举证呗,不过,有个罪名叫“诽谤”,建议还是尽早走法律途径。
最后,还是路金波第一个受不了了,发了篇博客,说韩寒父子马上要在上海正式起诉方舟子,要求公开道歉,并且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2月9日上海普陀区法院正式立案,不过到了2月13日韩寒又撤诉了。
最后这件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这里呢,我说句题外话。
曾经在网络上有一篇非常牛掰的技术贴,叫做《文学体和韩寒作品分析》,用列表、二维图等方式,拆分了韩寒、韩仁均、郭敬明和南派三叔(盗墓笔记作者)文章里的、地、得这些词的出现频率,得出结论:韩寒父子的文风高度相似。
最后,这篇文章被无数专业网友按在地上摩擦,该贴被原作者删除。
本来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结果到了2012年11月17日,又有人扒出,韩寒博客发布的“韩三篇”,最早曾经在韩仁均的博客上发布过,但很快就被删除了。
这件事韩寒和他父亲都没有正面回应。再到后来,又有人扒出,韩寒博文《东望洋》,一开始出现的是父辈,后来改成了爷辈,网友又有人怀疑博文是其父代写。
其实,虽然韩寒的个性特立独行,而且年少成名,且一直活跃到今天。
但一开始,韩寒现象就注定是商业化的结局,虽然我曾经看到有认识他的人说,韩寒以前的QQ签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不接受采访,不做签售,不参加任何商业活动。但到后来,仍然是以经营公司的方式来包装自己,我估计用不了多久,韩寒直播带货也不是不可能的。
时代在变,就跟当年韩白之争一样,韩寒代表的只是当下年轻人的呐喊,50后和80后在那个年代,在网络的战场里,明显是实力不对等的。而如今这个时代,韩寒代表仅仅只是流量和一代人的记忆,对于他的文字创作,有多少人真的在乎?
好的,今天这期节目聊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韩寒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有人说,韩寒是靠卖书赚钱来支撑自己玩车的爱好,如果大家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下期节目,我会告诉大家韩寒玩赛车一年真正的花费,以及他因为赛车而获得的名气和收益大概有多少。
其实,从某种角度看,韩寒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这么说,一点也不为过。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